旅遊行業成疫情“重災區”:旅企疫後練“內功”是剛需

作為旅遊行業重要構成部分,旅行社、酒店、景區等人流密集場所成為此次疫情的“重災區”。

為了全面瞭解本次疫情對旅遊行業帶來的影響,日前,湖南省通過線上問卷調研的方式,對全省旅遊企業進行受疫情影響摸排調研。


旅遊行業成疫情“重災區”:旅企疫後練“內功”是剛需

多場景在線調研


調研結果


本次調研圍繞企業類型、企業規模以及薪酬待遇等多個維度,全面摸排旅遊行業受災情況。參與填報的企業類型包括景區(點)、旅行社、酒店、民宿以及旅遊交通、票務經營等單位。


受災面積廣、程度深

旅行社/酒店/景區(點)排名前三


按照數量排序,旅行社、酒店、景區(點)佔比分別為:比38%、29%、20%,在本次調研中排名前三。因本身企業數量較多,因而也成為受疫情波及範圍最廣、程度最深的三類旅遊企業。


小微旅遊企業受“重傷”

百人以下規模的企業佔75%以上


參與本次調研的旅遊企業中,百人以下規模的企業佔據多數,500-1000人、1000人以上的旅遊企業分別為5家和6家。疫情當下,企業經營難以恢復,小微旅遊企業岌岌可危。


整體上看,此次疫情對旅遊企業經營的影響偏消極,其中,面臨倒閉或較長時間暫停營業的企業超過80%,僅有1.4%企業表示沒有明顯影響。


應對疫情,旅遊企業當練“內功“


數據顯示,企業受疫情影響主要來自於消費需求大幅萎縮以及停業造成的成本損失。


除此之外,因疫情帶來的訂單取消、復工困難等“後遺症”也是企業目前擔心的首要問題。


那麼,應對疫情,旅遊企業應如何度過危機呢?


>>>>

政府“外援”


通過政府出臺減稅降費、房租減免、水電氣收費優惠、財政貼息、降低或延期支付企業五險一金等相關的財政政策自然是重要的“救命稻草”。


但是,縱觀當前防疫形式,疫情何時能得到控制尚無定數,外援之下,能快人一步率先開展“自救“的旅遊企業或許能在危機中尋得轉機。


旅遊行業成疫情“重災區”:旅企疫後練“內功”是剛需

遠程調研,專業免費


>>>>

企業“自救“


依託多年的數據洞察能力以及服務旅遊行業的經驗,倍市得(bestcem.com)認為,疫情帶來的行業鉅變之下,企業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積極謀變:


  • 優化原有產品:覆盤原有產品計劃和資源採購計劃,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做升級。例如加快年輕人、家庭團等需求的產品開發和打磨,儲備資源為疫情過後的需求反彈、業務恢復準備。
  • 加強業務整合:從疫情期間各類新零售平臺的活躍程度來看,加強線上與線下業務的結合,能提升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靈活度。
  • 開展線上培訓:雖然疫情期間無法正常經營,但通過遠程方式加強員工培訓同樣是企業提升“內功”的重要一環。


但也有一些旅遊企業會有這樣的擔憂:


  • 產品開發多年,企業如何明確顧客需求加以改善升級呢?
  • 疫情這麼不穩定,我怎麼知道如何規劃疫後產品方向呢?
  • 總說業務整合、業務升級,我如何判斷業務是否匹配呢?


如果身在旅遊行業的你也有上述疑慮,也在擔心疫後的業務轉型與升級問題,倍市得將通過客戶洞察與專業調研,為旅遊行業的您量身定製疫後轉型方案。

以下文章來源於倍市得CEM客戶體驗管理 ,作者倍市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