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斷奶後消瘦、咳喘,可能是圓環繼發副豬,養殖戶該如何防控呢

“新購80頭剛斷奶仔豬,進入豬場後一星期左右陸續出現消瘦、咳喘仔豬,各豬欄發病率為10%-25%,死亡率為15%-30%,有時病豬還會表現為一側或兩側關節腫大,跛行,四肢呈划水動作,無法站立,最終死亡多數都是衰竭而亡。麻煩老師幫忙看看是什麼病?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以上為前幾天一位養豬朋友給筆者發來的私信。

小豬斷奶後消瘦、咳喘,可能是圓環繼發副豬,養殖戶該如何防控呢

筆者收到私信後立馬同這位養豬朋友取得了聯繫,得到了豬場更詳細的豬場情況和豬群的發病情況:

豬場情況

這位朋友是一位農村散養戶,日常的存欄為300多頭的育肥豬,因為沒有飼養母豬,所有的仔豬都是靠外購的,豬場圈舍條件比較差,雖然是冬季,但是豬舍內的取暖措施只有一個250W的保溫燈,而且只有晚上開白天還不開,豬舍內部溫度長時間維持在15℃左右。

小豬斷奶後消瘦、咳喘,可能是圓環繼發副豬,養殖戶該如何防控呢

豬群發病情況

這一批仔豬都是從鄰村散養戶處購買的剛斷奶仔豬,疫苗免疫不詳,但是據說多數情況下僅免疫了政府免費的豬瘟疫苗。雖然仔豬進場時僅十三四斤重,但剛進豬場時整體情況還比較理想,可在飼養了一個星期之後豬群陸續開始出現消瘦、咳喘症狀,而且整體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

豬群臨床症狀:病豬精神沉鬱,食慾不振,體溫升高到40-40.5℃,發病後生長停滯,漸進性消瘦,被毛粗亂,並表現為咳嗽、腹式呼吸和呼吸困難,眼觀淋巴結腫大充血等臨床症狀。有的病豬腕關節或跗關節腫大,無法正常站立,強行驅趕站立後行走緩慢;有的病豬共濟失調,四肢呈划水動作,無法站立;有的豬表現為黃色水樣腹瀉症狀。

小豬斷奶後消瘦、咳喘,可能是圓環繼發副豬,養殖戶該如何防控呢

疾病分析

通過對豬場情況和發病情況的瞭解,筆者做出了圓環病毒繼發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診斷。診斷依據如下:

  • a、病豬生豬停滯,漸進性消瘦,而且是斷奶後一週左右的小豬,符合圓環病毒引起的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綜合徵;
  • b、部分病豬排出黃色水樣腹瀉證明有病毒感染;
  • c、同一群仔豬同時表現出關節腫大,無法站立,共濟失調三大症狀,符合鏈球菌和副豬嗜血桿菌的臨床症狀,但是考慮到豬群還表現為咳嗽、腹式呼吸等呼吸道症狀,基本可以排出鏈球菌感染的可能,要進一步確診可結合解剖病理變化;
  • d、豬舍硬件設施較差,剛斷奶仔豬取暖只靠一個保溫燈,豬群發病很可能是條件致病菌,進一步證實了副豬嗜血桿菌感染的可能。

為了做出更準確的判斷,要求豬場選擇病豬進行解剖,觀察內臟的病理變化。共解剖了5頭病豬,5頭豬均有腹股溝淋巴結、腸繫膜淋巴結水腫的症狀,並且淋巴結呈現土黃色(

符合圓環病毒病病理變化),胸腹腔積液增多。其中2頭胸腔和腹腔中充滿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物,心肺粘連,肝臟、腸道、脾臟等被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包裹,心臟表面被覆有纖維素性滲出,呈典型的“絨毛心”(符合副豬嗜血桿菌病解剖病理變化),另一一頭肺臟呈間質性肺炎,肺臟變硬呈橡皮樣(符合圓環病毒病病理剖檢變化)。

病理剖檢變化進一步證實了筆者做出的圓環病毒病繼發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診斷。

小豬斷奶後消瘦、咳喘,可能是圓環繼發副豬,養殖戶該如何防控呢

圓環病毒繼發副豬嗜血桿菌的發病機理

圓環病毒侵入機體後會在扁桃體、淋巴結等處增殖,然後再向其它淋巴組織和內臟中擴散,其中T、B淋巴細胞是圓環病毒複製的主要細胞群體,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是病毒暫時的複製場所,而單核細胞是圓環病毒的主要儲存場所。可以發現豬群一旦感染圓環病毒其機體抵抗力會受到嚴重的破壞,進而導致豬群免疫力低下,這時候副豬嗜血桿菌就會趁虛而入,導致繼發感染。

小豬斷奶後消瘦、咳喘,可能是圓環繼發副豬,養殖戶該如何防控呢

根據豬場的實際情況以及豬群的發病情況,筆者給出瞭如下的治療方案:

  • a、發病豬隻隔離至單獨的圈舍中,一個圈舍6-8頭病豬,增設保溫箱,提高仔豬圈舍內的溫度;
  • b、發病豬停止飼餵斷奶仔豬飼料,改為仔豬開口料,給予仔豬更易消化的飼料和更好的營養;
  • c、病豬食慾減退,建議飲水給藥,在每噸飲水中添加400g黃芪多糖粉+1000g板藍根顆粒+10%多西環素1000g+80%泰妙菌素200g,連用7-10天;
  • d、個別食慾廢絕病豬,肌注10%魚腥草注射液(10ml/50kg體重)+5mg頭孢噻呋鈉(5mg/kg體重),一天一次,連用3天;
  • e、其它未發病豬群,每噸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粉400g+銀黃可溶性粉1000g+80%泰妙菌素180g+葡萄糖粉10g,連用5-7天,或者豬群整體穩定。

治療後續跟蹤:給出方案後10天跟蹤反饋瞭解到,豬群在用藥後的前3天4頭症狀比較嚴重的陸續死亡,但其它豬群逐漸好轉,並無新發病例出現,連續給藥7天后豬群採食量豬價恢復正常,健康度明顯好轉。

小豬斷奶後消瘦、咳喘,可能是圓環繼發副豬,養殖戶該如何防控呢

圓環病毒病和副豬嗜血桿菌病的預防

預防任何一種疾病首先應該加強飼養管理,包括:a、加強保育舍的溫度條件,剛斷奶仔豬要求舍內溫度30℃以上,後續每週下降2℃,直至22℃左右;b、加強通風,尤其需要注意控制豬舍內的氨氣濃度;c、仔豬轉群、換料、疫苗免疫等應激時,建議在豬群的飼料中添加氨基多維+葡萄糖+小蘇打提高仔豬的抗應激能力;d、控制合理的飼養密度,密度過高豬群發病率高,密度過低又不利於保溫。

小豬斷奶後消瘦、咳喘,可能是圓環繼發副豬,養殖戶該如何防控呢

1)圓環病毒病

雖然圓環病毒疫苗被譽為“效益苗”,不屬於必需免疫的疫苗,但是目前多數規模化豬場都有給豬群免疫。自繁自養豬場,一般母豬一年普免2-3次,仔豬出生後14日齡肌注免疫一次。

而外購仔豬若是豬群未免疫,建議通過飼餵扶正解毒類的中藥進行預防,推薦仔豬斷奶後每噸飼料添加400g黃芪多糖粉+1000g銀黃可溶性粉或者是每噸飼料添加扶正解毒散2000g+葡萄糖粉5kg。

2)副豬嗜血桿菌病

目前我國流行的副豬嗜血桿菌主要是4型、5型、12型、13型和14型,部分血清型已經有效果比較理想的疫苗,所以自繁自養的豬場若是副豬嗜血桿菌病發病率比較高,可以在14-21日齡免疫一次。

而外購仔豬免疫稍晚,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外購仔豬主要以藥物預防為主,豬群進場後每噸飼料中添加複方阿莫西林1000g+恩諾沙星1000g,連用5-7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