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樹木下端冒小芽,竟然是個大隱患。

新栽植的樹木,下端或者中間冒小芽的現象,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真的很常見。但你知道嗎,就這種不起眼的現象,到後期卻可能導致樹木頂梢乾枯甚至死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又該怎樣預防?

新栽樹木下端冒小芽,竟然是個大隱患。

都是“潛伏芽”惹的禍

新移栽的樹木,樹幹上含有很多的潛伏芽,發芽所需的養分及水分基本上都是靠樹體及根部吸收的營養,在養分向上傳輸的過程中,率先遇到的是就是樹幹的這些潛伏芽。雖說樹幹上潛伏芽比上端的發芽能力弱一些,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會發芽的。

如果不及時這些芽進行抹除的話,這些芽會越長越大,後來形成旺盛的枝條。營養基本上被樹幹上的這些芽給消耗掉了,根本無法再向上傳輸,所以慢慢就會形成頂梢乾枯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園林上常常被稱為“營養截流”。

抹芽注意事項

1. 成活多年的喬木

對於成活多年的喬木,在其養護過程中我們需要經常對喬木進行抹芽與修剪。將樹木上生長不合理的枝條、側芽及時去除,以保證樹木的骨架清晰,正常生長。

在暴風雨、或者颱風來臨之前對喬木進行抹芽修剪,還能有效減少因蟲蛀和腐爛樹枝的斷裂所導致的安全隱患。

2. 新移栽的樹木

對於新移栽的樹木,及時將樹幹中下段發的芽進行抹除是十分重要的一份工作。這個動作看似是很小,其實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新栽樹木下端冒小芽,竟然是個大隱患。


3. 截幹栽植的喬木類

比如我們常見的法桐、國槐、白蠟等截幹栽植的喬木,主要是抹除主幹萌生的側枝叉及側芽,以免爭奪養分,影響樹體的整體形態。

4. 嫁接類花灌木、小喬木

比如我們常見的美人梅、金枝槐、高杆月季等靠砧木嫁接的樹木,在營養生長階段,特別容易從根部或主幹上萌生砧木的叢枝、及側芽。對於這些枝條和側芽,我們要注意及時剪除,從而確保主體養分的供應。

5. 針葉類的苗木

對於針葉類的苗木,主要是抹掉葉叢先端的芽,否則這些芽會越長越長,影響樹體抽生側枝,使植株變得又高又瘦。如果等到它們抽完新梢後再進行短截,剪口處就會容易流出松脂和松油,造成營養流失。所以,對於針葉類苗木的抹芽工作主要是要在早春剛開始萌芽時,抹掉頂芽,促使側芽萌發抽梢。

三月,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春花美景相競開放、爭奇鬥豔。

三月,

也是園林養護工作的關鍵時期,

所謂“三分種、七分養”,

美景能夠長久不衰的關鍵,

便是長期的精細化養護管理。

-END-

溫馨提示:本平臺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讓我們一起傳播正能量。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贊、收藏、轉發,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歡迎關注:葉歪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