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來宿遷必吃的特色美食,流連忘返

在先秦中原文化的東部有一片大地,那就是被清代乾隆皇帝盛讚為“第一江山春好處”的江蘇宿遷。這個城市歷史悠久,境內有江蘇省發現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下草灣文化遺址”是霸王項羽的故里。

宿遷位於江蘇省北部,有洪澤湖、駱馬湖和大運河,著名的“水產之鄉”、“蠶繭之鄉”。宿遷是世界生物進化中心之一,也是人類起源中心之一,被譽為地球上的“生命聖地”,也造就了宿遷獨特的飲食文化。

今天就來介紹幾種宿遷的特色美食,看下你最喜歡哪一種?

溜素桂魚

熘素桂魚是一道江蘇的漢族名菜,製成山藥泥,配以香菇絲、春筍,用豆腐皮包起,仿製成桂魚形,炸後勾芡而成。熘素桂魚的烹飪技巧以焦溜為主,口味屬於酸甜味。熘素桂魚的造型優美,可以亂真,皮脆肉嫩,酸甜適口。


遊客來宿遷必吃的特色美食,流連忘返

泗陽膘雞

膘雞,江蘇泗陽著名的美食,紅白相間,質地柔韌,肉香撲鼻,夾而食之,不肥不膩,口味鮮嫩。農家婚喪喜慶,多以膘雞作為“頭景”上桌,客人評論廚師手藝如何,也都是以膘雞的製作為標準。膘雞製作相當講究,它選用瘦豬肉糊、雞蛋黃、饅頭屑、澱粉,用鹽、蔥、姜、胡椒粉、味精等佐料攪拌均勻,然後攤在百葉上,厚約一寸厚,再用肥豬肉糊與去皮的山芋糊、雞蛋清、蔥白、澱粉等攪拌均勻後攤在其上,厚約半寸。做好後將其放入蒸籠,蒸熟後,上層潔白如玉,下層紅如瑪瑙。一般先改刀成片,配以菠菜、姜蔥等佐料,青、紅、白三色相映,甚是美觀。膘雞上桌,肉香撲鼻,夾而食之,不肥不膩,嬌嫩爽口。

遊客來宿遷必吃的特色美食,流連忘返

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江蘇宿遷地區的傳統名菜。宿遷人民為紀念在推翻暴秦統治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楚國英雄項羽,並懷念那位心繫國運、大義凜然的絕代佳人虞姬,創制了霸王別姬這道名菜,流傳至今。解放後,毛澤東、劉少奇、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來宿遷視察工作,都品嚐過這道名菜,並給予讚揚。這道名菜經已故名廚裴繼洪改進,借雞、鱉形象的烘托,使霸王別姬這一歷史題材,含義委婉,意境甚妙。雞、鱉肉質鮮嫩,湯濃味醇。


遊客來宿遷必吃的特色美食,流連忘返


黃狗豬頭肉

黃狗豬頭肉為江蘇省宿遷市名吃,也稱為宿遷黃狗豬頭肉、乾隆老湯黃狗豬頭肉,為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黃德所創。

黃狗豬頭肉與揚州扒燒整豬頭齊名,都是北方豬頭肉做法的代表。不同的是,揚州的豬頭是整形上桌的,而宿遷的豬頭肉是切成塊燒的,外形上與紅燒肉無異。

黃狗豬頭肉傳統手工技藝已入選宿遷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此菜被列入《江蘇名菜譜》


遊客來宿遷必吃的特色美食,流連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