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疫情蔓延,各路資金會為避險湧向中國金融市場嗎?

庶民俗話


如果全球疫情蔓延,各路資金因避險湧向我國的金融市場的可能性很大!

疫情問題現在是全世界各國人民面臨的共同問題。

由於疫情最早在我國爆發,且在我們舉國上下共同努力之下,得到成功的控制;而世界其它各國卻開始擴散,逐漸呈嚴重態勢。

原來外國人心目當中最危險的地方,成為了它們心目當中最安全的地方!

不光是生存環境暫時不需要擔心病毒的困擾,經濟環境相較也非常穩定。

因為疫情擴散對未來經濟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國外各國股市紛紛大跌、特跌!

短短月餘時間,股指紛紛跌出技術性熊市!

經濟危機顯現!

而我國的經濟環境則發揮出巨大的體制優勢,股市穩定,社會經濟正處於有序的恢復當中。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最大的商品輸出國家以及消費國家之一,在疫情防治和穩定經濟等方面給全世界各國人民起到了良好的表率!

而中國資產在近期世界風月飄搖的經濟環境下,也展現出了巨大的抗跌屬性!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人民強大的自信心並沒有被疫情摧毀!

反而迸發出巨大的力量!

比如商品期貨螺紋鋼,雖然面臨巨大的產業壓力,但是價格依然堅挺!被網友們尊稱為——螺紋金!

再一次體現出主觀意識的強大能動性!

再比如我國股市,在世界各國一路大跌後退的隊伍當中,堅強的保持著進攻的狀態,大有併發出牛市的信心!

所以,在諸多外國友人眼中,當下我國的社會、經濟環境無疑正是他們趨之若鶩的避險聖地!

不單單是資產有來我國避險的需求,可能人也有來我國避險的需求!

不知道是否會出現移民中國的潮流!

假如這樣,那我國大量空置的樓房豈不是有了去化的機會!

能不能再引起一波牛市都不一定呢!

同時正好我國房地產行業可以迎來一個新春天,加大開工!

庫存高企的鋼材問題、化工商品等也就馬上被消耗了!

社會經濟也盤活!

我就就能頂著世界經濟下行的壓力,創造出輝煌的雞的屁!

嗯!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呢!

不說了阿!我先去靜靜......


期貨匠人李瑞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沒有如果,當前的疫情就在全球蔓延,而且愈演愈烈,當前我們並沒有看到所謂的避險資金湧入到中國金融市場。

這就說明很多事情表面上看,邏輯上行得通,但實際上受制於國情的影響,完全行不通,北向資金的流入是有限的,如果全球避險資金流入我國股市,我相信當前我國的股市不是3000點而是3萬點。

當前疫情情況

當前我國累計確診病例81,003人,相比昨天增加11人,累計死亡3181人,相比昨天增加7人。

截止2020年3月13日下午1:26,國外疫情現有確診45,971例,死亡1803人,按照當前這個數字很有可能超越我國當前數據。

其中意大利新增2651人,死亡1016人;西班牙新增869人,死亡87人;法國新增595人,死亡61人。

美國新增415人,死亡41人;韓國新增110人,死亡68人;日本新增53人,死亡26人。

各路資金能否湧入我國進入市場?

社長可以明確的表達,國外各路資金是根本不會湧向中國金融市場,首先各個國家對於外資的介入有著嚴格的規定。

對於我國金融市場的資金基本上都要通過滬港通渠道,每日流入的資金都在監測範圍之內,如果大量資金集中流入A股市場其實對我國的金融造成了不確定性與不穩定。

好比一個人平時只吃一碗飯,突然吃了五碗飯,本身難以承受,如果資金在疫情緩解之後突然撤出會給我國金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相信很多投資者對索羅斯橫掃各個國家還記憶猶新,到目前為止這方面對於外資的引進都是有著嚴格的規定與監測。

綜合來看:全球疫情蔓延,各國股市下跌,盤中出現壟斷,投資效應依然明顯,因為國外股市做空可以賺錢,與我國股市還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除了股市之外其他金融市場一時之間也接納不了太多的資金,所以說各路資金湧入我國市場的現象不會發生,也不可能發生,只要有一點點金融常識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社長財經


有兩個事實已然存在:

1,疫情已經大流行,全球蔓延開了,還處於上升期。截止3月13日,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感染,破千感染國家超8個,破萬已經有3個,累計死亡人數超5000,感染者超13.5萬。

2,北向資金連續3天大幅流出,3月13淨流出超130億,而南向資金卻是淨流入超160億。這說明什麼呢,資金在不斷流出,且流向暴跌的地方,而不是流進A股。


為什麼會這樣?

說好的A股估值低,A股更有吸引力,A股避險資金港灣呢?


1,公認的黃金是一個避險工具,但這輪暴跌,各種資產不能倖免,黃金從1704跌至最低1560,比特幣24小時內,最多跌了50%,連這些公認的避險工具都暴跌,所以所謂避險資產這個邏輯並不成立。

雪崩了,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2,“避險資產”的下跌,並不是避險資產失效了,而是流動性出了問題。美股暴跌,美元指數大漲,其它貨幣下跌,實際上是美國展開了“救市”,他們要救流動性,所以只好賣出其它地方的資產,回籠美元,然後向市場投入流動性。

救市,本質上救的是流動性。需要救的市場,資金沒有避險一說,大家都想著現金為王!


3,北向資金大多以價投和趨勢為主,當全球市場進入熊市後,他們留現金,更多的會考慮撿那些更優質的公司,逢低抄底。同時北向資金投資的主流還在美股,當美股那邊需要提供保證金時,他們只好賣出A股。他們並不是不看好A股了,而是無奈之舉。


4,A股向來跟跌不跟漲,美股總市值是A股的好幾倍,全球投資者都在那。美股崩了,全球主要市場都撐不住,所以最近美股暴跌,其它市場跌得更慘。A股跌得少,是因為我們已經控制住商情了,另外,我們市場散戶多,流動性也充足,剛好又處在結構性牛市且總體估值不高,所以本次調整跌少。

但是請注意,如果把A股整體比作是一隻股票,在全球發生系統性風險時,再好的藍籌股,也會跟跌。想像下08年時,我們有沒跌的股嗎,沒有。

有抗跌的股,只能說相對抗跌,該跌還是會跌。但他們成不了避險港灣。


所以,A股成為避險資產這個邏輯不成立。

但是A股未來向好,表現相對抗跌,這個是肯定的。

因為我們的優勢已經體現出來了,一旦外圍啟穩反彈,A股將重回上升之路。但如果美股持續走熊且還是跌跌不休,那麼A股也難獨善其身,影響是肯定會有的,只是不像以前那麼明顯而已。


星星股經


回顧歷史,A股跟隨美股走勢,總是跟跌不跟漲居多,美國股市漲,A股可以不漲,美股下跌,我們可以大跌,現在美國股市下跌,A股就能獨善其身,走出獨立上漲行情,真像某些人的說的那樣,成為價值窪地,全球資金避風港,那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

金融風險是會傳染蔓延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在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下,任何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都不能獨立於全球金融市場,都會受到或大或小的影響,週四是全球股市熔斷日,美股歷史第3次熔斷,道指狂瀉2100點!八國同日熔斷,法德跌逾10%。

全球股市下跌,北上資金也不會沒有影響,一方面是信心受損,拋售股票規避風險,另一方面可能需要拋售資產,回到國外繳納保證金,2月21日至今,北上資金共計流出581億元,

A股歷史不長,困擾股市長期牛市的一些因素沒有徹底消除,長期牛市本身就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另外全球疫情蔓延,對經濟的拖累不可忽視,我國經濟三駕馬車出口也會受到或多或小的影響,三是投資者不成熟,缺少長期投資文化,也更容易受到外圍波動影響造成短期的波動。

外圍下跌,別奢望A股短期獨立走高,但可以利用下跌尋找自己認可的個股進行中線佈局等待機會,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是漲出來的


杜坤維


實際上從今年以來的全球股市表現來看,中國股市確實是跌幅最小的股票市場,是有可能成為全球主要的避險市場。

今年以來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多地股市已經跌成了技術型熊市了,距離區間高點跌幅最大的股市是俄羅斯市場,跌幅達到38.95%,而美國股市下跌幅度也超過了20%。

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跌幅排在最後第一第二名,從全球市場表現來看,A股確實是非常適合避險的,而且A股確實也為外資進入開通了許多通道。如果外資想要進入中國股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

一是滬港通和深港通,這是幾年前就開通的香港市場與上海深圳市場聯通的通道,外資可以通過香港市場進入中國股市。

二是QFII,中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經審批進入中國A股市場進行投資。

三是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將更多的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引進來”,同時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四是滬倫通,這將是A股與歐洲市場的互聯互通,是A股市場對外開放的進一步升級。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WHO已經宣佈疫情在全球大流行,而由疫情和原油暴跌可能引起預期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

原因為:疫情的流行爆發把需求減少了,就像前一階段的國內消費一樣;石油暴跌,低油價長期看會對現有的工業體系造成衝擊,有可能造成預期的通縮。

資本都是逐利的,也是尋求穩定的。

在中國已經走出疫情陰霾,從封城到防輸入為主的防控政策轉變,復工復產甚囂塵上。說明中國已經走出最壞的時刻,經濟已經見底,基本面長期向好。而石油暴跌有有利於國內工業降低成本,減少通脹壓力,只要長期警惕通縮即可。而且,中國的A股現在處於低估值區域,從現在的獨立行情就可以看出,A股有多堅挺。

反觀,周圍國家,資本市場高估且動盪,在疫情的蔓延下,各國政府的反映情況看,都沒有治理和防控好疫情對經濟的打擊,這就是他們不穩定因素的根本,因此,資本如何做選擇,顯而易見。外國的資本市場選擇來選擇去都不是資本的最好選擇。為啥放著國運在身的的中國不來!再加上隨著國內改革的深入,各路資金進入中國的渠道更為方便,肯定會選擇押注中國,來到中國的資本市場,成為中國市場的一份子。

我們歡迎各路資金來中國金融市場,來支持中國發展和建設。


進階之梯


俗話說熊市重質,目前來看全球的股市跌幅都比較大,歐洲主要股指年內至今跌幅已經高達30%,美股也不示弱,下跌了20%以上。

在全球股市進入熊市的情況下,優質的資產將會得到投資者的追捧,畢竟股市的下跌肯定是有資金流出,而這部分流出的資金總要找一個地方進行投資,而債券市場目前由於價格較高,收益率較低,已經不是最好的投資向方向。

縱觀全球市場,大部分股指都經歷了長期的上漲,長期的上漲累加了一定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發達國家的股指下跌幅度,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原因。

A股作為世界上的大型交易市場,金融也在不斷開放。而且A股當中的上市公司這些年漲幅總體比較小,所以估值相對來說比較低。這也是我們看到近兩年北上資金頻繁增持A股的原因。

其實從去年12月份的PMI數據我們就看到,目前我們的經濟正在逐步向好。這是年前大盤指數上漲的主要原因,雖然大盤受疫情影響有一些波動,但是總的方向是沒有變的。

資本是逐利的,當投資能夠獲得鉅額回報的時候,資本就會往同一個方向流入。

1.目前來看,A股的估值總體來說並不高,特別是經歷了長期下跌的中小盤題材股。

2.經濟的高增長給了投資者高額的回報預期,龐大的內需市場也給了消費市場以強大的信心。

3.從技術面走勢來看,A股已經在底部經歷了長期的盤整。已經在3000點上下窄幅震盪了四年時間,相對來說底部比較牢固。

綜合來說,從近期A股的表現就能不難看出,投資者非常珍惜A股的上市公司資產。在外圍大跌的情況下,A股依然能保持窄幅震盪。如果按照投資市場的邏輯來看,這其實就是投資市場當中的強勢股的特徵。


盤手梁勇


會有一小部分資金湧向中國金融市場,但不會有很多資金湧進來。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因為中國的金融市場還比較小,相比於美股,我們的a股真的太年輕了,而且容量很少。外資進入的途徑也比較有限。比如滬港通深港通。每天流進流出最多也就100多億人民幣。

前幾天我們有沒有看到一個新聞,全球股市大跌一天損失21萬億美元。大家比較一下100多億人民幣和21萬億美元,這種體量的差距是有多大?所以,目前外資沒有辦法大幅流入,途徑有限,份額也很有限。

另外,如果大型的對沖基金想買a股。一般情況下,他們還要對匯率做一下對沖。但是目前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池子還比較小,為巨量資金做對沖可能不太夠用。

所以如果想要中國的金融市場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那麼首先要推行的就是人民幣國際化。另外,我們的金融開放正在進行中,預計未來確實會有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中國。但對於流入量來說,確實還比較小。

最後要誇一下全國人民認真對抗疫情,正是這種奉獻,才讓我們的金融市場成為近期全球最穩定的市場。我們看著美國一週內兩次熔斷,而我們的a股反應不是那麼大。這要在以前,別人跌一個點,可能我們就跌三個點了。如今情況反轉了。


莫水宏觀經濟


不是想不想來的問題,而是允許不允許來的問題!

背景:隨著疫情全球蔓延,包括美國、歐洲、亞太地區、中東地區和南亞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和經濟體都不同程度的爆發了新冠疫情,經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經濟放緩、消費放緩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經濟加消費雙放緩增加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投資信心大減,全球資本流動率下降。由此導致美股暴跌、歐洲主要股指下跌、日本韓國股指也不同程度下跌。

就當前全球股指來看,A股確實表現的更好一些。原因主要得益於我國疫情爆發較早,又採取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全國復產復工工作也在陸續展開,政府救市措施得力,投資者信心大增,這是保證我國A股表現良好的主要原因。

正因為我國上證指數勢頭良好,因此會有人想:“國外資金會不會來A股避險或者逐利”?答案是:會!但是我國會對資金流量予以限制!

首先,我國對外資來華有嚴格的限制

目前的政策是我國對外資來華採取QFII制,也就是外資進入我國資本市場必須是符合一定條件的“合格境外投資者”,也就是說我國的資本市場對於外資是有限制的開放。開放渠道主要通過滬港兩渠道,不是外資想來就能來的。

再者,我國對外籍人士開立A股有限制

雖然2018年中國證監會修改了《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進一步開放外籍人士來華開立賬戶炒股。但這並不意味著A股是完全開放的,只是“部分”“有條件”的放開。

我國限制外資來華特別是現在外資炒股顯然是有道理有好處的,外資大量湧入A股雖然能讓資金更充裕,但是一旦外資大量撤離則不管是A股還是我國經濟,必將受到嚴重影響。

結語

從全球股指來看,英國富時和美國三大股指跌幅最厲害,我國A股雖有跌幅,但是幅度不大。

外資來華避險的情緒可以理解,但是我國出於保護本國股市穩定和經濟穩定的目的,不會允許大量外資入市,只會予以適當限制。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3月11日,發改委發佈關於應對疫情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對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資項目的相關工作提出十一點要求。從十一點要求可以不難看出從國家層面上國家己經做好了各路資金投資中國的鼓勵政策和準備,也就是說今後一段時間國際資金流向中國將是大趨勢。

可以說積極有效地利用國際資本,一是可以增加就業,穩定我國的國民收入。二是有利於增加出口,改善我國目前面臨的外貿出口壓力。三是可以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四是彌補外匯資金的不足,改善其國際收支情況。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當投資的收益,尤其是數量巨大的收益在一段集中的時期內從我國流回投資國時,則會對我國國際收支的經常帳戶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假如在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本身已經處於不利境地時,這種倒流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總的說來,只要防控得當,有人來投資有資流入畢竟是好事。古話說鳥兒都朝亮處飛是吧!只不過這次又要讓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拋出的中國疫情將“有助於加速製造業迴流美國”等言論不攻自破了。

羅斯,美國 ,這次又讓你失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