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望江南》,寫盡了初春的詩意,也寫出他自我治癒的過程

前幾天讀到這樣一句話,說朋友之間或情侶之間最好的關係應該是“初見乍歡,再見仍怦然”

,當即被這句話觸動,想想人生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如此,就拿古典詩詞來說吧,有很多詩句是第一次讀到便被深深吸引,等到這些詩句深深紮根於你的記憶中,每逢詩中的情境再現,你都能想起這些句子,再拿出來讀一讀,還如初相識那般怦然心動,這就是美的歷程。蘇軾有一首詞《望江南》,裡面有這麼幾句,“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每年春天我都會想起這幾句,每次想起都還是會被詞中那一份詩意深深打動,這或許就叫作“初見乍歡,再見仍怦然”吧。現在正是初春時節,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詞吧。

望江南·超然臺作

北宋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這首《望江南》,寫盡了初春的詩意,也寫出他自我治癒的過程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蘇軾從杭州來到了密州,這是一個和水鄉景緻完全不同的地方,“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餘之不樂也”(選自蘇軾《超然臺記》),這就是他剛來時候的感受。可是,過了一年,情況就大不同了,“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可以看出,在密州工作生活了一年有餘之後,蘇軾的心態已經完全變了,他漸漸地喜愛上了這裡,而這裡的百姓和小吏們,也漸漸地瞭解了這位瀟灑豪縱的文人太守,也越發覺得這位太守質樸可愛了。這算不算是一種“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感覺呢?

就這樣,蘇軾和密州的關係,越來越和諧,他自身的思想也越來越成熟,而在詞的創作上,他也迎來了人生中第一階段的大爆發,在密州的三年時間,他寫下了著名的兩首《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十年生死兩茫茫”,還有那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而要說到此間最小巧、最有詩意,也最能體現蘇軾曠達飄逸情懷的,或許卻要屬這首《望江南》了。

蘇軾這首《望江南》,寫盡了初春的詩意,也寫出他自我治癒的過程

熙寧九年(1076),寒食剛過,太守蘇軾便攜著幾位知交好友,又來到了超然臺這裡,這是他們常常聚會的地方,就像孔子在東魯與弟子們講習禮儀的舞雩臺一樣,蘇軾與好友也在此“風乎舞雩,詠而歸”,他們飲酒賦詩,坐而論道。春天才剛剛開始,護城河畔楊柳依依、姿態嫋娜,那是一種初春特有的“治癒綠”。好友們登上超然臺,縱目遠眺,護城河的春水漲了,城外的幾條河也都是“水滿陂塘”,整個世界看上去潤油油的,城裡城外到處都是近幾日才開放的花兒,寒食的煙雨,朦朧了萬戶千家。

好友們在超然臺上飲酒賦詩,微風襲來,酒力漸消,湧動的心裡只剩下了一些埋藏很久的情感,那是我深深的思鄉之情。還好,還有我的這些好友陪伴,還有這半壕春水一城花,還有密州這裡淳樸的萬戶千家。此情此景,故人相伴,我又何必心繫故園,且來用這新火烹一壺新茶,一杯敬過往,一杯敬春光,莫要辜負這最美的年華。

都說蘇軾的思想裡,雜糅著儒釋道三家的理想與志趣,但我總覺得,對這首《望江南》來說,我只願意感受詞中那一份“詩酒趁年華的詩意”,而並不想被這些所謂的高端思想所打擾。

蘇軾這首《望江南》,寫盡了初春的詩意,也寫出他自我治癒的過程

再看幾個細節,上闕後三句,“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這幾句可以同杜牧那首《江南春》中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來對比,杜詩中煙雨江南的春天,是闊大的,是有千里縱深的,是需要聯想的,而蘇祠中這三句,卻更顯得小家碧玉一些,更溫柔旖旎一些,更近在眼前一些,所以說,蘇軾這首詞中的詩意,就是你身邊的詩意。這裡的“暗”字是朦朦朧朧的意思,是因為下著細雨,所以從超然臺望去,這些千家萬戶都顯得似有似無,朦朦朧朧,如在水墨畫中一般。

你看他用的這些字詞,說春天是“未老”的,後面再接以“風細柳斜斜”,像是一個實實在在陪伴著你的形象,又像是一個有著獨立情韻的人,這個“斜斜”就好像是“春天”這個“人物”的一點情緒,若是垂柳一般耷拉在那裡,就顯得如死水一般了。

蘇軾這首《望江南》,寫盡了初春的詩意,也寫出他自我治癒的過程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最後這三句的詩意,是一句比一句好。這裡面有一個情緒轉變的過程,寒食過後是清明,況乃初春好時節,這是最能激起思鄉情緒的時候,杜甫就有過同樣的表達,“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試問此時的蘇軾能不思鄉嗎?他當然也是思念的,這就是他酒醒後的諮嗟、嘆息。但他看著滿座高朋,他們在此飲酒作詩,“陽春召我以光景,大塊假我以文章”“遊目騁懷,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再看看自己治下的密州城,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中百姓富且安,他還有什麼可抱怨、可低沉的呢?還是不要對著老朋友們發一些思念故國的感慨了吧,此時此刻,快然自足,有詩有酒有新茶,我們還是不要辜負這好年華吧!

作這首詞的過程或許也就是蘇軾“自我治癒”的過程吧。


蘇軾這首《望江南》,寫盡了初春的詩意,也寫出他自我治癒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