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 @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218)#

蒹葭、葭葦、蘆荻、荻芽、蘆芽。眾愛故名多。

錦州有紅海灘。去看紅海灘要穿過一大片的蘆葦地。蘆葦蕩,是南方的詞;北方或稱蘆葦海子。上網查,這一大片有上百平方公里。蘆葦的蒼茫和雄渾,在那裡才能體會到。看蘆葦,或日出或日落時。早晨的蘆花縹緲如紗,朝霞透過這層薄紗,特別柔和溫潤。夕陽西下,尤其太陽沉入蘆葦中,紫霞和湛藍天空下的蘆葦,剪出恢宏的浩蕩的影。

這樣的氣勢,蘆葦下卻是另一個世界。

早春蘆芽剛出水,鋒芒畢露,真似錐子,人們稱它為“蘆錐”。杜甫詩裡有“香飯兼苞蘆”句。

有盧氏注說“蘆、荻之屬,甲而未拆曰苞,公出峽詩‘泥筍苞初荻’可證。”因而其又可稱為“泥筍”。

稱“紫筍”很是白描貼切,也是詩的語言。白居易詩有“紫筍折新蘆”,這也可參證於李賀的“蘆筍抽丹漬”、“蟲棲雁病蘆筍紅”等詩句。末後一句的原注為“蘆筍初生白色,漸長變青。此雲紅者,蓋旱地所生,為風日所爍,故變作紅色”。

漢時的《西京雜記》中索性美其名曰“紫蘀”: “太液池邊,皆是雕胡、紫釋、綠節之類。葭蘆之未解葉者,長安人謂之紫蘀。”

王維的“蘆筍穿荷葉”,羅隱的“短蘆冒土初生筍”,杜甫的"諸秀蘆筍綠”等等——此說“蘆筍”,非現代蘆筍。

唐宋以降,稱作“荻芽”,詩作常見。唐代僧人乾康詩句:“荻筍抽高節,鱸魚躍老鱗。”

配黃花魚和河豚,已見於宋詩。范成大《田園雜興》有:“海雨江風浪作堆,時新魚菜逐春回。荻芽抽筍河豚上,練子花開石首來。”

明代田汝成編輯南宋杭州遺事的《西湖遊覽志餘》中,引瞿宗谷《竹枝詞》有:“荻芽抽筍棘花開,不見河豚石首來。”

配河豚有梅聖俞詩:“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此時,貴不數魚蝦。.....炮煎苟失所,轉喉為莫邪。”

最後有東坡名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自《詩經》以降,自然風物、草微天碧,莫不由詩人紛紛點化,燦爛成章。小至泥筍,口嘗心誦之際,亦大如家國天下。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蒹葭、蘆荻和蘆芽  (二)


大董

北京烤鴨代言人

Spokesperson of Beijing Roast Duck

阿爾巴白松露全球大使

Ambassador of Alba White Truffles of the World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榮譽州民榮譽

Honorable Citizen of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DaDong elected as the Vice-chairman of “Chinese Cuisine Association”

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名廚協會主席

Chairman of “Famous Chefs Committee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大董意境菜創始人

Creator of DaDong Yijing Cuisine

大董餐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Chairman, DaDong Food & Beverage Investment Co., Ltd.

北京職業教育特聘專家

Specialist, Career Training Program (Beij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