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非遺人物:“鼓王”老魏的匠心歲月

  68歲的蘭州市皋蘭縣農民魏永宏,頭上有著太多的光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蘭州太平鼓代表性傳承人、金城名匠、蘭州文化名家、蘭州好人、中國好人、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等身的背後,是老魏40多年孜孜以求的“鼓王”傳奇。出生於1952年的魏永宏,學校畢業後當了木匠,當初的想法是學門手藝養家餬口。那些年木匠的工資很低,改革開放後掙錢機會多了,一些年輕學徒紛紛改行,但魏永宏選擇了堅守。“我是真心喜歡這個職業,這個社會匠人多,但做到能工巧匠的不多。”

蘭州非遺人物:“鼓王”老魏的匠心歲月

魏永宏

  一個偶然的機會,魏永宏選擇了製作太平鼓。有一年,村上要鬧社火,當時蘭州沒有生產太平鼓的廠子,村裡人就將本地原有的太平鼓樣品送到上海訂做。由於上海人從來沒有做過太平鼓,訂做回來的鼓還沒打一段時間就破了。看著這破損的太平鼓,魏永宏暗自琢磨,為什麼我們要去上海那麼遠的地方訂做太平鼓,難道就不能製造自己的太平鼓嗎?深思熟慮後,魏永宏毅然決定自己製作。於是,他晝夜研究上海訂做的太平鼓和本地的太平鼓,並從中找出“門道”,設計製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太平鼓,不但輕便靈巧,鼓聲均勻,而且還不變形。

  初次成功之後,魏永宏並未止步,更加激發了他對太平鼓的熱愛,他懷揣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潛心鑽研,在生產工藝上下工夫,在製作每一桶鼓時,他從選材、粘合、上皮、畫材等每一個工序、每一個環節都精心把關,專心雕琢,從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鼓的質量,對產品採取嚴格的製作標準,不達要求不輕易出庫發貨。

  40年來,他把一個“一人一廠一車間”的加工小作坊,發展成為一個集太平鼓生產、銷售、演出、培訓、經紀、禮品研發為一條龍的綜合性公司,把蘭州太平鼓推向了世界。

  1990年,皋蘭縣太平鼓被選入亞運會開幕式的表演節目,魏永宏做的100多面鼓第一次代表中國登上了亞洲舞臺,這次太平鼓徹底響徹了亞洲。1999年,為國慶50週年和慶祝澳門迴歸,魏永宏製作的兩面巨鼓代表甘肅省獻禮祖國。為了使“蘭州太平鼓”這個品牌更加響亮,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魏永宏在太平鼓的製作技藝上下功夫,為了讓音色更加均勻,魏永宏將鼓腔內側和外側都進行拋光,同時將外側打磨的更加光滑,內側打造成特殊的紋路,這樣製作好的鼓腔,對著裡面大喊一聲,就會回聲激盪,餘音嫋嫋,如同對著家裡的大水缸說話的感覺。同時,他還創新了太平鼓的製作技藝,在鼓腔內側首次交叉固定兩根彈簧,加強共振效果,讓太平鼓發出了更完美的和音。

  “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不能讓它從我這裡丟失。”魏永宏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通過蘭州太平鼓,把愛和友誼傳遍五湖四海,讓全世界的人都瞭解蘭州太平鼓,瞭解中國的鼓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