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鵝口瘡的症狀及護理辦法,新手父母必知

鵝口瘡又叫做“雪口病”,是新生兒最常見的口腔疾病,鵝口瘡初期一般沒有什麼症狀,所以平時不太容易發現。媽媽們可以在寶寶張開嘴笑或者啼哭的時候查看寶寶的口腔,如果發現舌面或者口腔粘膜上附著有乳白色的、像棉絮或者奶塊樣的東西,並且不容易擦掉,那麼寶寶很可能患了“鵝口瘡”。

新生兒鵝口瘡的症狀及護理辦法,新手父母必知

鵝口瘡初期不會感覺疼痛,也不會影響寶寶進食,但是不能任由它去發展,否則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等症狀。

新生兒鵝口瘡的症狀及護理辦法,新手父母必知


導致患上鵝口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由於母親陰道里有白色念珠菌,在分娩的過程中,胎兒會被產道內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2.媽媽們沒有做好清潔工作,餵奶時白色念珠菌會通過不潔的乳頭、奶瓶、奶嘴或者手指傳染給寶寶,因此受到感染。



新生兒鵝口瘡怎樣預防和避免呢?

1.當你餵奶或者接觸寶寶前,洗淨雙手,杜絕致病菌的傳播。

2.保持乳房以及乳頭的清潔。

3.每次結束哺乳後,可擠出少量乳汁塗在乳暈和乳頭處,利用乳汁的抑菌作用隔離病菌。

3.餵奶後可以給寶寶喂少量的溫開水,衝去留在口腔內的乳汁,防止病菌滋生、繁殖。

4.人工餵養的寶寶,奶瓶要及時清洗乾淨,並定期煮沸消毒。

5.寶寶用的毛巾等物品要和成人的分開,並及時煮沸或者暴曬消毒。

新生兒鵝口瘡的症狀及護理辦法,新手父母必知

如何護理患了鵝口瘡的寶寶?


治療鵝口瘡不要急著用抗生素,可以先用棉籤蘸些制黴菌素溶液塗抹患處,或者用2%~3%碳酸氫鈉(也就是小蘇打)為寶寶清洗口腔,還可以塗些冰硼散或者硼砂甘油,每天塗3~4次,連續塗3~7天,一般即可治癒。塗藥的同時要注意補充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


特別注意:鵝口瘡容易復發,治療見效後(一般1~3天即可見效)應再堅持用藥3~4天,這樣才能讓寶寶徹底恢復。


新生兒鵝口瘡的症狀及護理辦法,新手父母必知

關注我的頭條號,可以獲得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