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秀水河流雙匯環,麟州勝景二郎山。

駝峰地造崖巒跨,筆架​天生書案懸。

​三教殿,九龍巖。自然鑿洞住八仙。

詩文嵌壁碑雄偉,正氣凌雲亭浩然。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注:​神木二郎山,麟州勝景,古屬羌山,俗稱西山,因山體中部有兩處凸起,狀如駱駝雙峰,又名“駝峰山”。其海拔高度為1082米,素有“陝北小華山”的美稱,成為神木的標誌性景觀。窟野河、禿尾河匯流于山前,雄偉的長城穿行於後。西邊沙石相間,一片松林,東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出巡路過神木縣,見此山形頗似案頭筆架,所以又賜名“筆架山”。二郎山呈南北走向,山勢蜿蜒,巍峨險峻。在前後1公里的山脊上,因地就勢、錯落有致地分佈著由山腳石窟地藏閣起,至北山頂山神廟止,計有廟群建築100多座殿、廟、亭、閣,如八仙洞、地藏洞等。整體建築疏密相間、佈局有序,建築物多為磚木結構,頂部採用歇山、硬山等多種形制,分別覆蓋以布瓦,門面簷頭油漆彩繪十分考究。廟內彩畫以工筆畫重油彩畫法為主,雕塑石刻題詞豐富多彩,均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其間尚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龍照壁和石刻卷頂一處,還有壁畫2幅、碑石10餘通,以及石刻楹聯、題字等。這些石刻,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史料價值。三教殿,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改為護國寺,民間二十三年(1935年)重修為三教殿,位於二郎山山脊中段,也是二郎山上最大的廟群。八仙洞,明代建設,坐北向南,位於地藏洞上方半山腰處,利用自然山洞鑿而成,通面闊3間8.9米,通進深4米。門楣上方建有雨簷,外有平臺和欄牆。浩然亭石窟,建於抗日戰爭時期,石窟平面呈長方形,面闊3.8米,進深3.0米,高2.2米。四壁鑿嵌有抒發抗日報國的詩文碑,亭額為抗日名將何柱國所題“天地正氣”四個大字。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鷓鴣天-神木二郎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