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寺灣鎮三小美德少女王睿:孝善感恩長輩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則終生難報。寺灣鎮三小為了更好的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德育作業之一就是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養成自律習慣。四年級的王睿父母常年在外工作,自然父母春節歸來,更是關愛備至,寵愛有加,本是她享受這愛的專權之時,懂事的她以孝善的舉動回報親人,時刻感動著漂泊在外打拼的父母。


履行學習職責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王睿深諳其中的道理,不以父母的寵愛為藉口,因撒嬌而放棄學業,而是用優秀的作業向他們展示最好的自己。

淅川縣寺灣鎮三小美德少女王睿:孝善感恩長輩


勇於承擔學業職責。她每天和父母一起起床,各司其職,大人做飯,她則拿著姑父給她打印的教材,反覆誦讀課文,提前背誦古詩詞,還不忘溫習上網課時記的筆記。每天按時完成自己的作業,尤其是每天的日記最令人頭疼,不少同學半途而廢,拋之腦後。她每篇日記往往都要花費一個多小時來寫,但她並不後悔,想到父母在外受的那些苦,這點累算得了什麼。這個假期,她認真的記錄生活的點滴,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少日記贏得了老師的點贊。其它作業對她來說,更是遊刃有餘,輕鬆完成。


她能不受環境的影響,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得益於平時的勤奮,更得益於去年國慶節王培龍校長的一句話:“努力學習取得優異成績是孝敬父母,也是愛國;關愛自己,珍愛生命,是孝敬父母,也是愛國……”她不僅明白了什麼是愛,還懂得了怎樣去愛。


分擔家務增技能

她的爺爺奶奶身體硬朗,家裡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條。父母回來後,為了讓老人歇歇他們更是事事爭著幹。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來說,她在家裡就是名副其實的小公主,過那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平時,爺奶做家務時她都放下寫作業,搶著幹,已經掌握了擇菜、生火、壓面、洗碗等動作要領。現在,父母回來了,她怎能袖手旁觀?為了爭取到勞動的權利,她對髮圈家人說:“爺奶年紀大,平日為了照看我們沒少操心。這個假期我建議,所有的家務有爸媽和我來完成;可是,爸媽出門在外真的很辛苦,應該多歇歇,我們來個約定:炒菜,爸媽的教我;洗碗、掃地由我承擔……”全家人聽了,都會心的笑了,爺奶誇我懂事;媽媽卻流出了眼淚…

淅川縣寺灣鎮三小美德少女王睿:孝善感恩長輩


為了踐行自己的諾言,她起床後,就開始打掃各個房間,再掃院子,每餐主動幫忙,飯後主動洗刷碗筷,遇到洗衣服時,她會幫忙搭衣服,洗小件衣物。奶奶心疼地說:“累吧?我來吧。”她擦去額頭上的汗水,說:“鍛鍊身體增長技能,累點值得!再說,能為你們分擔家務,也是我最大的快樂。”

為母洗腳必修課

每晚她有一項必修課。那就是為爸媽洗腳,從不缺席。爸媽看電視時,她便為爸媽拿來拖鞋、擦腳布,端來洗腳水,用小手試試水溫,說:“媽媽,來我為你洗洗腳……”小手撫摸著腳,她倆都開心地笑了。之後,又為媽媽揉揉肩,捶捶背,以此來減輕父母的勞累,表達對親人的愛。

淅川縣寺灣鎮三小美德少女王睿:孝善感恩長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這個特殊的假期,王睿用實際行動彙報自己的所學,展示了寺灣鎮三小的“心本育人”的德育成果,塑造了一個品學兼優的美德少年。學習使她獲得知識,走進更為廣闊的知識殿堂。勞動使她掌握了生存的技能,磨練了意志,學會了感恩,孝敬長輩。她在這個防控疫情的假期中體會到生活的意義,親人團聚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