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大氣,必有大財


做人大氣,必有大財


師父曰

傳播正能量,善知識,讓傳統文化的光芒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作家蘇岑說:“做人聰不聰明其實不重要,甚至情商不高也沒關係,但一定得夠大氣。”

深以為然。

為人大氣,才是最重要的。

大氣的人,待人更寬厚,遇事更豁達,路才會越走越寬。

做人大氣,必有大財。

1

待人大氣,有人幫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種很重要的人格魅力,那就是大氣。

大氣的人,對人更寬容。

《菜根譚》裡有句話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待人寬厚的人,不但能幫助別人,也能幫助自己。

春秋時期,秦穆公有一匹良馬,平時他特別愛護,自己都捨不得騎。

在饑荒的時候,那匹馬卻被三百多個鄉下人宰殺吃掉了。

官吏捕捉到他們,打算重重地懲罰他們。

可秦穆公看到他們個個面黃肌瘦的,便很大氣地說:“馬死了不能復生,不能因為一匹馬去傷害這麼多人。聽說吃了良馬肉,如果不喝酒會傷身。”

於是下令釋放了他們,並給他們酒喝。

在場的人無一不佩服他的大氣。

後來,秦國和晉國在邊界交戰,秦穆公的軍隊被重重包圍,形勢十分險惡。

正當秦穆公快要絕望的時候,一群人拿著武器,爭先恐後地衝上去與晉軍奮戰。

就這樣為秦穆公的軍隊打開了一個缺口,才讓秦穆公得以脫險。

後來他才知道,那群人就是當初吃馬的那群人。

他們是來報秦穆公寬容的恩情的。

秦穆公的寬厚,不僅得到了福報,還讓他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留下了大氣恢宏的英名。

《尚書》說:“有容,德乃大。”

人有寬容胸懷,為人大氣,德行肯定不會差。

曾看過一句話說:“人在社會上,越大氣,過得越好;越小氣,越過得平庸。”

確實,誰都喜歡和大氣的人交往。

因為待人大氣的人,更能理解包容他人。

這樣的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人人都願意出手相助。

2

處世大氣,養格局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胸懷大氣的人,遇事不會斤斤計較。

人們常說,氣量體現一個人的格局。

越是大氣的人,他的格局就越大。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必定胸懷大氣。

東漢時,有個叫孟敏的年輕人。

一天,他在集市裡買了一個很大的瓦罐,準備扛回去。

在回去的路上,人來人往,道路又擁擠。

這時,有一個人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一失手就把瓦罐摔碎了。

他看了一眼,便繼續回家。

旁邊的人見了,好心提醒他:“你的瓦罐撞碎了,那個人還沒走遠,你快去追他。”

但孟敏卻淡然地回道:“瓦罐已經碎了,找到那人也無濟於事,又何必再計較呢?”

孟敏無論遇到多大的事,都能從容大氣地應對。

十年後,孟敏成了一位家喻戶曉的大學士,才學人品皆為眾人仰慕。

古語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君子胸懷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一些不可挽留的事深陷其中,最後卻失去了更多。

欲成大器,先養大氣。

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不如大氣一點,將它放下再繼續前行。

因為只有大氣的人,才能養好自己的格局。

3

做人大氣,必有大財

大氣,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外觀表現。

小氣的人,只為自己著想;大氣的人,會為他人著想。

《聖訓》說:“以大度兼容,則萬物兼濟。”

大氣的人,做事會更大度,人緣也會更好。

洛克菲勒年輕創業時,四處奔波。

一天,他來到自己的分行裡,很多員工都不認識他。

他說職員自己要見經理。

職員見了他穿著隨意,不是什麼大人物,就說:“經理很忙。"

洛克菲勒便說,那他在會客廳等一等。

在等待的時間裡,他做起了運動。

那個職員聽到聲響後很生氣,衝洛克菲勒吼道:“喂,你當這是什麼地方,這裡不是健身房!你趕快起來,否則就給我出去。”

洛克菲勒說:“好,我這就起來。”

後來經理來了,很客氣地說:“老闆,裡面請。”

職員才發現這個人是自己的老闆,而自己卻把他得罪了。

職員心想,自己肯定要被解僱了,結果等了三個月,也沒被解僱他,於是他更加賣力地工作。

其實洛克菲勒壓根沒有把這件事放心上。

在生意場上的洛克菲勒,也是一個很大方的人。

當自己的生意夥伴出現困難時,他大方地提供鉅款資助,也經常給合作伙伴讓利。

所以,很多人都十分願意和他合作,最後成就了他的商業帝國。

呂本中說:“不與人爭者,常多得利;退一步者,常進百步。”

很多時候,遇到問題和矛盾時,爭一時,就會損了自己的大氣。

有句話說:“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也深。

人的度量大的話,他的福氣也大;心機深的人,他遇到的禍也非常深。

做人大氣,人緣好了,財運自然亨通。

馬丁•路德說:“如果我做不了大事,我至少能把小事做得大氣一點。”

大氣是為人的寬廣胸懷,是處事的肚量和氣魄,並非人人都有,卻是人人皆可學。

要知道,小肚雞腸的人,永遠不成大器;為人大氣的人,才能財運亨通。

大氣做人,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追求的境界。

願你往後餘生,養好你的大氣,留住你的財氣。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學高分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