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是怎麼得到慈禧太后的寵幸的?

重新來過你的世界


在大清王朝的兩百多年間,最有權勢的太監當屬慈禧太后時期的李蓮英了。

李蓮英出生於河北大城縣臧屯鄉李賈村。在他十三歲那年當了太監,從一個膽小怕事的小孩子,歷經四五十年慢慢的成為了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成為了眾多官員們巴結的對象。如果說沒有獨到的過人之處,肯定是沒辦法的。

在26歲之前,李蓮英是一個沒有主子的奴才,26歲那年,李蓮英成為了慈禧所在的儲秀宮首領太監。攀上了慈禧這棵大樹之後,李蓮英的聲望、地位便開始一天天地顯赫起來。到了他31歲那年,已經能夠和敬事房大總管(清宮太監總頭目)平起平坐。46歲那年,慈禧太后為了嘉獎李蓮英不惜違背祖宗家法,委任李蓮英為二品頂戴花翎(雍正皇帝規定太監以四品為限)。等到了慈禧太后死後,失去大靠山的李蓮英居然成功的從清宮裡面全身而退。

傳奇的太監生涯,李蓮英靠的其實不僅僅是慈禧太后,更重要的是他獨到的為官(為奴)之道。

詼諧的性格是李蓮英受寵的先決條件。相傳李蓮英性格詼諧,喜歡說笑話,雖然讀書少,但講出的笑話玲瓏圓轉,不粗俗,十分招人喜歡。慈禧太后就是因為李蓮英的這個性格而將他留在身邊,讓李蓮英為她講笑話,給大家解悶。李蓮英則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這一優勢逗樂慈禧太后及其身旁之人。

如果只是能夠逗樂慈禧太后,李蓮英的上限肯定不會那麼高。事實上,李蓮英作為大內總管對於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是十分精通。對宮中物品的擺設和禮儀程序無不爛熟於心,宮裡的太監遇到事情往往要向他請教。如果是碰到宮裡有喜慶大事,在安排調度方面,他都能安排得井然有序。為此當王公大臣們接待慈禧太后時,都會請來李蓮英協助安排,每次都能討得慈禧太后的歡心。

除了性格跟"業務能力"之外,李蓮英之所以能夠在四五十年的宦海生涯當中長盛不衰,跟他時刻能夠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作為一個奴才,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討主子歡喜都只是基本功,能夠不恃寵而驕、擺在主子跟奴才的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這點,李蓮英就做得非常到位。1886年4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以北洋海軍已經訓練成軍,奏請朝廷派大臣前來巡閱。為了紀念這榮耀的時刻,慈禧太后派出了總理海軍衙門大臣醇親王奕譞去天津、旅順港巡閱。因為奕譞是光緒皇帝的生父,雖然地位崇高,但是也備受猜忌,為了避免受到慈禧的猜忌,奕譞主動請求慈禧派李蓮英一同前去巡視。

作為慈禧太后在這次巡閱當中的代言人,李蓮英的身份可不低。在這一路上,李蓮英沒有一絲的欽差架子,一直都跟著奕譞旁邊認真伺候,彷彿是奕譞的家奴。甚至到了晚上李蓮英還為奕譞打了洗腳水,盡心竭力的伺候奕譞,把奕譞感動的一塌糊塗。

到了巡閱的當天,李蓮英也時刻保持著與奕譞、李鴻章的距離,儘可能的躲在後面不去喧賓奪主。而在奕譞會客的過程當中,李蓮英也是保持著作為奴才的職責,盡心盡力的伺候奕譞。奕譞沒有會客的時候,李蓮英則是閉門不出,謝絕會客,讓那些想要巴結他的官員們無從下手。

李蓮英並非趨炎附勢才如此低姿態的伺候奕譞。事實上,就連戊戌政變後已經失勢的光緒皇帝,李蓮英也是以奴才的身份盡職盡責的伺候他,並沒有像其他太監那樣對光緒皇帝冷眼相看。

在光緒失勢後,慈禧派人送去的食物都是餿臭的。李蓮英知道之後,便藉著請安之名,將乾淨、新鮮的糕點藏在衣袖當中,暗中送給光緒。八國聯軍侵華之時,慈禧、光緒等人一路向西逃竄。逃亡的時候,正值隆冬,光緒皇帝因為被軟禁的身份,居然連鋪蓋都沒有。天寒地凍,對於從小嬌生慣養的光緒而言豈能入睡。李蓮英知道後,先是大聲哭泣:"奴才們罪該萬死",然後將自己住處的被褥抱過來給光緒皇帝使用。所以李蓮英能夠成功,也是不無道理的。


煮酒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李蓮英是個聰明人。

慈禧是個青年守寡的女人,雖貴為皇太后,也是要吃喝拉撒的。

然而,慈禧能夠使用的只有宮女和太監。

在後宮,宮女和太監各有分工,但太監相對比較重要。

太監雖被閹割了,仍然保留男人的影子,可以從事較多的工作。

相反,宮女基本只能做單一端茶倒水、洗衣疊被的輕活。

同時,後宮女眷不能見外面的男人,只能幽閉在後宮。

相反,太監則可以見人,必要時候也可以出宮,作用大得多。

慈禧身邊,始終是有高級太監伺候的。

之前是安德海!

安德海的地位曾經很牢固,他不但伺候慈禧多年,還參加了推翻肅順的政變,是心腹的心腹。

然而,安德海的缺點是很常見的居功自傲。

自持有功勞,安德海很快牛逼起來,甚至對大臣們都不太尊敬。

自然,大臣們知道安德海是慈禧心腹,也許一句話就能讓他們連性命都保不住,都不敢得罪,反而加倍巴結。

然而,安德海越來越囂張,態度越來越粗魯蠻橫。他在後宮也樹敵很多,連慈安太后都很討厭她。

到了安德海大張旗鼓的辦婚禮,還離開北京四處敲詐搜刮地方官時,被殺掉了。

一般認為,這是慈禧默許的下場。

安德海死了以後,李蓮英就接班了。

李蓮英同安德海有很大的不同。李蓮英有4大特點:

第一,他能力很強。

在李蓮英的掌控下,紫禁城後宮井井有條,沒有什麼亂子。

大家也許不知道,後宮的宮女和太監都是非常難纏的人,沒有一個好惹。

在溥儀時代,還有太監拔刀傷人的。溥儀被嚇得半死,被迫讓皇后婉容拿著根棍子守在自己臥室門口,連續多夜不睡覺。

而李英蓮從小入宮,甚至宮內一切,將後宮管理的不錯。

表面上後宮是太后們在管,但李英蓮是實際執行人,大管家角色,地位更重要。

就是因為李蓮英有能力,才受到慈禧重用。

第二,他從不居功。

李蓮英跟了慈禧一輩子,直到慈禧死掉。

從21歲上位以來,李英蓮在慈禧身邊服侍了39年之久。

大家看看安德海囂張跋扈,李蓮英地位比他還高,應該更有囂張的本錢。

然而,李蓮英從來都是謹小慎微,從不敢居功,始終以忠僕自居。

所以,慈禧對李蓮英很信任,認為他沒有什麼野心。

第三,他很擅長處理人際關係。

在宮內,李蓮英口碑很好。

他很少利用權勢胡來,反而對下屬不錯。

後宮的紀律嚴格,一旦有人犯錯往往就是嚴懲,李蓮英就是執行者。

然而,李蓮英總是為犯錯的下屬求情,相當寬容。

所以,李蓮英的人緣不錯,八面玲瓏。

自然,李蓮英很多行為也是刻意投機。

比如,即便光緒皇帝被貶以後,李蓮英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善待皇帝。

據說李蓮英看到光緒在冬天連取暖設備沒有,抱住光緒大哭,不斷自責。

由此,光緒對李英蓮也不錯,但慈禧卻比較惱怒,認為李蓮英四面討好,對他信任有所降低。

第四,李蓮英是慈禧太后的一個伴。

李蓮英身世悲慘,6歲被父親賣做太監,很明白人間的慘劇。

然而,李蓮英明白慈禧生活也不快樂。

青年婦女死了丈夫,又死了兒子,雖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卻要時刻算計,提心吊膽。

實際上,慈禧是個非常孤獨的人,身邊沒有人敢於親近他,唯一的兒子都厭惡他。

而李蓮英很懂得慈禧的內心,很多時候他只是慈禧身邊的一個伴。

慈禧在39年內早已習慣了李蓮英,離開他就很多不適應。


薩沙


我是沫白,我來回答。

李蓮英是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也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原名李進喜,咸豐五年淨身為太監,翌年入宮。進宮後深受慈禧太后的喜愛。

慈禧對李蓮英的寵愛到了一種什麼地步?《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劉興橋說到:“每天三頓飯,早晚起居,他倆都互派太監或當面問候。



在西苑、頤和園居住的時候,慈禧太后還經常來找李蓮英:“連英啊!咱們遛彎去呀!”別說是臣子與老佛爺的關係了,就算是真親戚關係也很少能好到這種地步。

由此可見,李蓮英這個人真的不一般,能讓本性多疑的慈禧太后對他如此的信任,定是有他的過人之處。


一個人最終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與他的目標、前進的方向有關。李蓮英剛進宮時,就處處打聽慈禧的愛好,得知慈禧對梳頭房的太監不滿後,認為機會來了。

他苦練梳頭髮的技術,並學會了許多西洋的梳頭方法。因而順利的成為了給慈禧太后梳頭髮的小太監。

對於剛入宮的李蓮英來說,能接觸到大清帝國頂尖的人物,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他如果能把握住這次機會,那麼榮華富貴、權力什麼都會有的。


為了把握住這回機會,他處處小心,生怕說錯話,引起慈禧的不滿。他給慈禧梳頭時,不溫不燥,恰到好處。梳的頭髮既端莊正式,又顯得美麗大方,深受慈禧的喜愛。

他不僅恭恭敬敬的侍奉慈禧梳頭,還與慈禧身邊的宮女打好關係,常常幫助她們帶一些針針線線等宮女缺少的東西,以便能讓她們在慈禧面前說幾句自己的好話。

李蓮英因此受到了慈禧的賞識,作為晚清位高權重的大太監,他不僅四通八達,能言善道。還有著過人的本事。這也是他能“火”這麼多年的原因。

本人才疏學淺,本文如有不妥之處,還望您能指出!


沫白讀史


太監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一直持續到滿清。滿清歷史上也有不少出名的太監,但是,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安德海和李蓮英了

安德海得寵比較早,只可惜,由於過於囂張跋扈、目中無人,被一群朝廷重臣抓住把柄,斬于山東,而他的死,也給了李蓮英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李連英和安德海一樣,都是窮苦人家出身,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師傅劉多生,當時劉多生可是僅次於沈蘭玉的人,受寵程度可想而知。

李蓮英能得到慈禧的賞識,他最該感謝的應該就是辛丑政變。很多史書中都說安德海是當時為慈禧和恭親王通風報信的人,其實不然,報信的人是李蓮英。



大家可以想一下當時的情景,在咸豐死後,肅順等人秘不發喪,為了保密,不僅斷絕了與北京的來往,連避暑山莊也禁止出入,唯一可以出去的就是倒泔水的小太監。安德海當時雖然沒有紅的發紫,但在太監中也是數得著的人物,關鍵他是慈禧的人,肅順一黨肯定不會讓他出去,於是,沈蘭玉和劉多生就為慈禧推薦了李蓮英

當時李蓮英是有風險的,如何避開肅順一黨,如何取得恭親王的信任,這都是未知因素,隨便哪一邊都能輕易要了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太監的命。果然,即使滔滔不絕和恭親王說了半天,依然被多疑的恭親王給關押起來,好在恭親王最後相信了,這才有了和慈禧的聯手



當時的慈禧已經無計可施,也只有寄希望於這個小太監,沒想到,沒讓自己失望。安德海也有過通風報信,只不過,那是慈禧已經和恭親王密謀之後,風險小得多,所以,慈禧就記住這個小太監了,後來,看他年紀太小,不敢賞賜貴重物件,就賞了1000兩白銀

。這也僅僅是讓慈禧記住了他,真正得寵的原因還要歸咎到“梳頭”上

當時安德海被丁寶楨處決,讓慈禧的性情極為暴躁,而且慈禧又酷愛自己的頭髮,但那些梳頭太監總是無法讓她滿意,後果可想而知,捱打都是常事,還有幾個運氣不好的都“莫名消失”了

看到這個情況,李蓮英多次到京城的煙花巷柳去觀察和學習,因為那些地方女人的髮型總是比較超前。手藝學成之後,李蓮英自告奮勇去為慈禧梳頭,深得慈禧喜愛,留在了身邊,從此飛黃騰達

機會,永遠都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


回眸滿清


慈禧和李蓮英這對主僕的關係一直為世人津津樂道,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各種傳說野史甚至把慈禧杜撰成荒淫、霸道、一無是處。那麼慈禧和李蓮英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先看看兩個人的身世。1852年,17歲的葉赫那拉.杏貞進宮,從此開啟了她開掛的人生。19歲被封懿嬪,21歲為咸豐生下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四年以後,咸豐皇帝駕崩,同治即位,這才封了她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在以後的五十年裡,慈禧實際掌控大清帝國的命運。就在慈禧生下同治的時候,十來歲的小太監李進喜進宮,16歲來到慈禧身邊。26歲慈禧守寡,雖然貴為皇太后,不過寡婦門前是非多,她也不例外。那麼他倆有姦情?我覺得應該是沒有,首先李蓮英是太監,沒有那種功能。最多李蓮英在中間拉個皮條什麼的。從咸豐皇帝死到慈溪垂簾聽政也是經歷很多艱難困苦的。苦難多了,勾心鬥角多了,心裡累,也只有李蓮英忠實的跟著她,這就是他倆感情越來越深的原因吧。李蓮英終其一生跟隨慈禧,忠心事主。慈禧對李蓮英厚愛有加。兩人同是最好的年紀進宮,一人做了國母一人做了奴僕,風雨相伴五十年,李蓮英也只是慈禧的男閨蜜罷了!





千秋文史


李蓮英,可謂是近代我們熟知的大太監了,他從一個莊戶的兒子,最後成了慈禧太后的心腹,權勢滔天,一生極富傳奇性。那麼,他是怎麼獨獲恩寵呢呢?



1.能猜透慈禧太后的心思

慈禧太后可是歷史上有名的不好伺候,陰晴不定,一不高興就要死人,而李蓮英呢進宮以後,練就了猜人心理的絕活,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說什麼話。

2.有貴人的扶持

李蓮英,前期進宮以後,遇到了當時權力不小的劉老太監,這個劉老太監教會了他許多東西,比如對人和善,見人就笑,對敵人要狠。



3.自己有眼色

李蓮英小的時候,就隨養父學了一手好的梳頭的技術,到了宮裡他負責給老佛爺梳頭髮的時候,梳下來的不管是黑頭髮還是白頭髮,都會悄悄放到袖子裡,不讓老佛爺見


到。

4.做人謙虛謹慎

後期,李蓮英當個大太監,歷代朝廷為了不讓太監干預朝政,規定太監最高只能授四品的官,而李蓮英被賞了二品頂戴,可以看出他多受寵,不過就算這樣,有時勞累了一天,慈禧太后讓人給他沏茶看水時,李蓮英會連說,不敢不敢,因為他知道,太后越是這麼說,自己越得謙虛謹
慎。

由此看來,李蓮英是個情商極高的太監,做到閹中之霸,宦中精英,不是沒有道理的,關與他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歡迎關注貧道,我們下期再見。



止一觀史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討主子歡喜。跟李蓮英同時進宮做太監的有一人叫安德海,因為仗著慈禧的寵幸,竟然連當時的同治皇帝也不放在眼裡。慈禧是安德海的主子,慈禧的兒子也是安德海的小主子,安德海正是因為不明白這一層道理才被浙江巡撫丁寶楨斬殺。摸清這一層道理的李蓮英更加小心翼翼不敢懈怠,對上畢恭畢敬,對下屬寬厚有加,不敢隨意打罵。有一次慈禧看戲時召見戲子楊小樓,楊小樓趁著慈禧高興時請求賜字,慈禧答應了寫了個“福”字賜予,但是福字多寫了一個“點”。此時氣氛尷尬到了極點,慈禧急需一個臺階可下,在慈禧身邊隨身伺候的李蓮英機智的說:慈禧太后的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點”,這才讓慈禧有了臺階可下對楊小樓說:過幾天在把字賜給你。

不干預政事。雖然由於慈溪的寵愛,李蓮英衝破清廷的祖制:太監不得升任四品官職,李蓮英被封為二品太監之後,雖然向安德海一樣收受賄賂,但卻從來不敢幹問政事,即使被慈禧外出監軍,安德海也不敢擺架子,連官服都不穿,只穿一身粗布粗衣,不見任何朝廷官員。


陸棄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曹雪芹先生在《紅樓夢》裡面的這句話,凝練出做人高情商的表現,我這裡覺得這句話很適合詮釋晚清太監李蓮英的一生。拿文學大咖和一個不識字的太監相比,的確顯得有些不倫不類,過分冒昧。

可是李蓮英為人處世的本領,確實值得的我們學習,借鑑。這也是李蓮英能在慈禧太后的高壓中獨得頭籌,深受寵愛的原因。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河北河間府大城縣李家村人(和當時的紅人太監安德海算半個老鄉),咸豐七年(1857年)由鄭親王端華府送進皇宮當太監,這次純屬偶然的借調打開了李蓮英的權利之門,然後這個不得了的太監開始一路飈升。

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僅26歲的李蓮英升任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一般來說,進宮服役超過30年才有資格擔當這職位,可李蓮英才入宮才17年。五年後,他又升至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達到了太監的最高品級。又過了十五年,他被賞賜戴二品頂戴花翎,成為清朝唯一享此殊榮的太監。

這種不符合常規、清朝祖制的晉升之路,雖然離不開慈禧太后對其的寵溺,更關鍵的是李蓮英自己的努力和別具匠心,那麼李蓮英是如何做到的?


  • 李蓮英精準的個人定位

李蓮英之前,慈禧最寵愛的是太監是安德海,我也很好奇選擇這一職業的厲害男人都有個共同點,善於奉承、投機專營、聰明伶俐、老謀深算。安德海憑藉以上本事很快得到慈禧的喜愛,可這個死太監是個不安分的主,仗著自己在“辛酉政變”中的功勞開始飛揚跋扈,私自培植黨羽,結交大臣,收受賄賂,一時間權熏天,試圖干涉朝政,甚至貶低小皇帝載淳、恭親王奕訢等大臣。最後被丁寶楨抓住個假冒欽差的名頭,在慈安太后,恭親王,同治等人的設計下斬首。安德海死後,給李蓮英騰出位置,更重要的是他給李蓮英往後做事起到了警示作用,李蓮英在這位前輩的經歷上看出了名堂,奴才終究是奴才,不要仗著主子的寵愛把自己真當主子。此後李蓮英得勢,一直襬正自己的位置,始終對慈禧、權臣等恭敬如一,不張揚,不跋扈,低調富有平和的處事方式讓他的地位穩如泰山。



  • 李蓮英過人的學習天分

李蓮英善於梳頭的說法眾所周知,甚至有個外號叫:“小篦李”(就是“小梳子李”的意思)。同時期的安德海得勢,讓裡李蓮英已經有所計較,他善於謀事,又不甘平庸,他明白自己即使精心盡力,不辭辛苦的伺候也很難出頭。偶然間李蓮英發現慈禧因為髮型原因,經常抱怨責罰小太監,此後李蓮英痛下決心,私下裡練習梳頭技藝,終於憑藉一手高超的梳頭水平獲得慈禧的青睞。李蓮英的學習能力還表現在口才方面,擅長說書、講笑話和按摩,他常常給慈禧說《三國演義》,《永慶昇平》,《西遊記》,《聊齋》等典故,據說講的繪聲繪色,老佛爺一邊聽著故事,一邊享受著按摩手法美的不得了,常常高興後大把大把的金銀賞賜給李蓮英。很難想象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盡然轉型技術人才,李蓮英背後付出的辛苦也是不為人知,為了得寵可謂是煞費苦心。



  • 李蓮英高明的處事之道

如果學習是李蓮英受寵最大因素,那麼會做人就是李蓮英可以保持長青不老的最大秘訣,李蓮英一輩子遵循“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的原則做事,翻譯過來就是:對主子要畢恭畢敬,對手下要寬容大度,就保持這樣的態度,沒有一刻敢鬆懈。讀到這裡各位有沒有覺得李蓮英整個人生突然變的很勵志?但是仔細分析,李蓮英的自律也是被逼無奈,皇宮水深,陰謀遍佈,又面對喜怒無常的慈禧,李蓮英不得不謹慎,不然隨時會人頭落地。據記載李蓮英得勢後,朝中大臣已經沒有人敢惹這位大太監了,但是李蓮英一直很低調,在陪同醇親王巡視北洋水師時, 每天穿著很普通,替親王拿著一支旱菸袋,隨時看眼色裝煙、遞煙,回到住處則不見一個來訪的人,這讓醇親王對這位首領太監更是刮目相看。除了對大人物表現出重視態度,李蓮英也經常替慈禧責罰的宮女、太監說好話、開脫,給李蓮英營造了良好的口碑和人脈。




  • 李蓮英圓滑的政治投機

李蓮英入宮後,期間經歷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位皇帝,包括實權人物慈禧、權臣李鴻章等人,李蓮英除了有慈禧照著大紅大紫,地位如斯,恩寵至終,關鍵這位大太監能做到在政治上不偏不倚,除了必要的貪腐,不過度顯現立場。畢竟命根子都沒有了,女色不能事,錢財和權力成了李蓮英唯一的追求。清朝末年變法被提上日程,慈禧和光緒的關係逐步惡化,李蓮英在中間是兩面討好,誰也不得罪,誰也不反對。晚清文人王照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炎涼世態不堪論,蔑主惟知太后尊。丙夜垂裳恭待旦,膝前嗚咽老黃門。八國聯軍侵略,慈禧和光緒匆匆逃走,有天晚上李蓮英伺候好慈禧入睡,又去看望光緒,看到光緒就一個硬板床連個被褥都沒有,李蓮英嚎啕大哭,自怨自己無能,把自己的被褥給光緒拿過來,各種殷勤伺候,光緒很是感動,所以尊稱李蓮英為李安達,甚至死後交代兩件事:一是殺袁世凱,因為袁世凱騙了他,二是善待李蓮英,因為他把李蓮英當兄弟,至於李蓮英有沒有把他當兄弟就是另一回事了,一個太監搞到和皇帝稱兄道弟夠可以了!



  • 李蓮英獨特的會心能力

何為會心?說白了就是能猜測慈禧心思,馬屁能拍到點子上。之所以把這個能力放到最後,因為從古至今凡是能混的風生水起的太監,都具備這個能力,李蓮英可能在心思上更別具一格。慈禧愛看京劇,看高興了習慣性的給賞賜,有一次她看完著名武生楊小樓的戲後,開心得不得了,準備賞賜一桌子點心給楊小樓,楊小樓當然不會直接領賞,自然誠惶誠恐的表示愧不敢當,慈禧覺得不好意思,表示賜字作賞,奈何老佛爺文字功底有限,大筆一揮寫了一個“福”字,卻把示字旁,寫成衣字旁,楊小樓一看直接懵逼,接不接都是個難題,在場的三人都發現尷尬之處。關鍵時候李蓮英站出來:老佛爺的福,不比常人之福,自然比世人多一點!楊小樓也是精明之人,立刻改口,自己消受不起,老佛爺下次再賞賜吧!李蓮英的貼心可見一般,簡單的一句話避免了慈禧的困窘,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面對如此知心的小李子,慈禧自然愛的不要不要。



光緒三十四年,把大清折騰了一輩子的女人慈禧死於北京西苑的儀鸞殿。這對亦主亦僕、亦主亦友的深宮伴侶徹底緣滅。李蓮英親手操辦完慈禧的喪事,把他卑微的忠心效力至死,在太監一族裡,不管李蓮英作秀也好,還是出於無奈,對慈禧也算得上仁至義盡。

慈禧死後,年邁的李蓮英再也不復以前榮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深宮的法則就這麼殘酷,李蓮英也看透自己再無容身之處,憑藉自己的工作資歷,成功退休。至於李蓮英的死一直存在很大爭議,病死是主流說法,還有被毒死,被暗殺等陰謀論,畢竟這個太監得罪的人,害死的人也不少。



最後結語:這篇文章不是刻意為李蓮英洗白,關於他諂上驕下、玩弄權術、貪贓枉法、暴力殘酷的事情我沒有提起,也沒有所謂身殘志堅一說,畢竟這個太監的一生無法用一兩篇短文概述。

李蓮英能付出常人所不能忍,自然有他的追求和理想,我只是站在一個普通太監的崛起之路來分析李蓮英。李蓮英雖然是不完整的男人,但邂逅同樣殘缺的慈禧,兩人產生了完美的化學反應,給我們演義了一個墮落的清朝,一個真實的慈禧,一個不平凡的太監!

參考資料:《清宮外史》、《清案探秘合集》唐博、《德宗遺事》、《晚清宮廷生活見聞》、《李蓮英死因之謎》佟洵、《宮女談往錄》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達我看到的歷史!


我不是易中天


人和人可是大不相同,比如說整個的乾隆朝,能收到乾隆皇帝垂青的也只有和珅和大人,這和個人的能力和會來事兒的性格是分不開的,和珅如此,李蓮英更是如此,下面咱就聊聊大清朝最受寵的大太監李蓮英的故事。

李蓮英其人出身非常卑賤,是河北人,在他的家鄉窮人頗多,由於離著京城近,所以把自己閹割後做太監謀生的百姓極多,李蓮英家也不例外,在他幾歲的時候由於家境困難,其父把他送到了京城閹了後,送到一個王府做傭人,結果由於業務能力強,加上會察言觀色,很是受到東家的讚賞,於是想著幫襯這個窮小子一把,在某日,東家和李蓮英說,故宮內的有個老太監死了,太監崗位上出現了空缺,東家有心把他推薦進宮內,於是,李蓮英在保舉之下被送入了故宮紫禁城,開始了他新的生涯。

最開始,他也是從最低級的工作幹起,憑藉了巧嘴,讓他的太監師父很是欣賞,於是乎他被安排給慈禧梳頭,結果這一梳不要緊,慈禧對他手藝是極為讚賞,日後就讓小李子留在了慈禧老佛爺的身邊。李蓮英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特別會說體己話,這讓老寡婦慈禧在深宮中竟然有了一絲絲溫暖,就這樣隨著慈禧對他信任的越來越深,他所擔任的職位也越來越高,很快變成為了紫禁城中最有權勢的太監,很多文武大臣為了能覲見慈禧,總是想法設法的賄賂李蓮英。李大總管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後來在慈溪死後,李蓮英在守孝白日後離開了紫禁城。


老豬的碎碎念


縱觀中國古代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有不少出名的太監,秦朝時期的趙高、東漢時期的十常侍、明朝更是權宦氾濫汪直、劉瑾、魏忠賢之流,因為這些太監憑藉與皇帝的親近關係,獲得皇權的支持,干涉朝政、權勢滔天,故而稱之為權宦。

到了清朝,統治者汲取了前朝宦官干政的教訓,對宦官管束十分嚴格,他們只是服務於宮廷的傭人,絕不可妄議朝政,更不能參與其中,也不準也外大臣來往,以防結黨營私、裡外聯合,這樣的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太監誤國,到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清朝大太監,恐怕只有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身邊的安德海與李蓮英了,兩者相較之下,無論是情商還是恩寵都是李蓮英更高些,影響力也更大,李蓮英的宦海生涯可以代表清朝宦官的最巔峰水平了。

李蓮英原名叫李進喜,生於順天府大城縣,是漢族人,和無數被閹割的苦命人一樣,李進喜自幼家中貧困,父親還是個無所事事的混混,家中根本沒有什麼生活來源,還有一大家子要吃飯,生活得非常拮据,李進喜如果不閹割進宮,恐怕也遲早要餓死。

於是在咸豐年間,年僅八歲的李進喜成了一名太監,經過訓練之後入宮侍奉,這時的李進喜還保留著自己的原名,在其他宮殿裡待了幾年後,李進喜被調到了慈禧所居住的長春宮當差,由於深得慈禧的寵信,因而被慈禧賜名為“李蓮英”(也有一說法叫李連英)。

民間流傳的故事中,說李蓮英之所以能夠得到慈禧的寵信,是因為李蓮英很擅長梳頭髮,讓慈禧覺得心情愉悅,所以才會榮寵不衰,但其實李蓮英還真不是靠梳頭起家的,這段故事的主人公另有其人。

據《宮女談往錄》中記載,在宮中的確是有一名非常擅長梳頭的太監,但卻不是姓李而是姓劉。這位劉姓太監不僅非常擅長梳頭,而且待人謙和有禮,總是笑眯眯地,宮中的宮女太監們都很喜歡他,連慈禧對他都十分和善,還經常讓宮女沏茶給他喝。

李蓮英剛被調到慈禧手下時,慈禧已經有了一位特別信任的太監,名叫安德海,但是這個安德海倚仗慈禧的權勢,作威作福,得罪了不少的人,最終被以“違背祖制,擅離京師”的罪名處死。

安德海一死,就給了李蓮英上位的機會,李蓮英以安德海為誡,更加小心謹慎,他伺候慈禧時小心翼翼,揣摩慈禧的心意,對待小宮女、小太監們也都十分和善,在宮中的評價都很好,這也成為他晉身大太監的成功法寶。

李蓮英處事機敏,善於化解各種僵局。有一次,慈禧寫了個“福”字當作賞賜賞給了一位唱戲的名伶楊小樓,但是卻不小心將“福”字的“示”字旁多寫了一個點,慈禧也發現了自己寫錯字了,但都已經將字賞給了別人,也不好意思再要回來,楊小樓拿著慈禧寫的錯字也是手足無措,這弄不好得罪了慈禧,那可是要殺頭的。

這時候,李蓮英機智的開口,化解了僵局,他對慈禧說:“老佛爺之福,比平常人的都要多出一“點”啊!”楊小樓也是一個機智之人,立馬叩首說:“老佛爺福多,奴才怎敢多領這萬人之上的福呢?”

慈禧一聽,立馬接著臺階下,說:“既然如此,那就改天再賞賜你吧!”李蓮英這一番話不僅給慈禧一個臺階下,而且還巧妙地將這次尷尬的場面給化解了,所以李蓮英受到慈禧的寵信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慈禧作為清朝末年的實際統治者,因為生活奢靡、統治期間內憂外患不斷、還與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遭到後人的詬病,名聲並不好,李蓮英作為深得慈禧信任喜愛的太監總管,在清宮中地位聲望還是蠻高的,但礙於清朝宦官制度的限制,他沒有參與到政治中,自然也沒幹過什麼禍國殃民的壞事,故而人們對他的定位就是慈禧身邊一個受寵、很會做人的大太監罷了,沒有受到慈禧差評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