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抽查50%, 碩士論文抽查20%, 研究生“瑟瑟發抖”

上了大學之後,不論是本科畢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還是博士研究生畢業都必須得撰寫學位論文,而且為了避免出現大篇幅抄襲的情況,每年還會對論文的重複率有一個明確的要求。雖然查重是一種不錯的手段,但是總的來說只能避免大篇幅抄襲,而不能保證論文質量。

博士論文抽查50%, 碩士論文抽查20%, 研究生“瑟瑟發抖”

舉個比較極端但很形象的例子,張三隨便用上萬字不相關的話組成了一篇論文,重複率肯定沒問題,因為都是自己寫的,但是與論文題目不靠邊,中間過程隨便寫,最後得出一個“正確”結論,那麼這種論文就合格嗎?當然不行,但是這種論文是不能通過查重來篩選的,更多的是需要人工審核。當然,我舉的例子有些極端,但就是類似這樣的道理。

博士論文抽查50%, 碩士論文抽查20%, 研究生“瑟瑟發抖”

然而,有的高校為了提高自己學校學生的畢業率和就業率,對於學生的學位論文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論文中出現的明顯錯誤也不進行糾正,讓部分學生得以順利畢業。但是他們的論文上傳至網上之後,有可能會作為其他學子撰寫論文時的引用材料。試想一下,一個原本就有問題的論文被繼續引用下去會出現怎樣的狀況?這不是典型的以訛傳訛嗎?所以對於這些畢業學位論文的抽查就顯得尤為必要。因為數量太大,全部複查工作量太大。

博士論文抽查50%, 碩士論文抽查20%, 研究生“瑟瑟發抖”

而教育部近日在其官網發文,將中山大學的做法發佈在官網上,其中的含義,想必不用多說大家也明白,為的就是其他高校能夠向中山大學看齊。那麼中山大學究竟做了什麼呢?其中最吸引筆者注意的一點就是:嚴把“出口關”,加大學位論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將抽查50%、碩士學位論文將抽查20%。這是什麼概念?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9年11月14日,教育部在官網發文稱:2018年隨機抽檢博士學位論文6572篇,佔全國總數的比例為10.4%。也就是說中山大學的博士論文抽檢比例是之前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難怪網友會吐槽:“這個‘出口關’把得也太嚴了吧?讓我瑟瑟發抖。”那麼為什麼教育部會把這篇文章給發在官網上呢?你品,你細品。

博士論文抽查50%, 碩士論文抽查20%, 研究生“瑟瑟發抖”

不得不說嚴把“出口關”將是未來高校需要加強的地方。高校是培養人才,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地方。但是如果發現所謂的“人才”不合格,不達標,那麼還是一如既往地對外輸送,那麼這不就是在坑企業嗎?畢竟企業來招人時,除了考察學生的能力外,還有一部分是看中學校在社會上的聲譽,不能隨意辜負企業的信任。

博士論文抽查50%, 碩士論文抽查20%, 研究生“瑟瑟發抖”

此外,只有嚴把“出口關”才能倒逼學子們努力學習,認真聽講,不然到時候畢不了業就只有默默承受。近些年我們每年畢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今年更是達到一千多萬,但是真正的拔尖人才又有多少呢?所以當今社會缺的不是大學生,缺的是能幹實事,能有所突破創新的大學生。只要你夠優秀就不怕沒有施展的舞臺,怕就怕你上了舞臺卻展示不出”才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