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眼見為虛》—寄居蟹?鐵線蟲?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寄居蟹。寄居蟹的外形有點像蝦,又有點像螃蟹,主要是寄居於螺殼內。現存的寄居蟹大概有500多種,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數生活在陸地。由於身體的原因,寄居蟹長大後,必須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房子,就像我們一樣要住在房子裡。他們有時會找一個死去的海螺殼,有時也會會將海螺殺死,強行佔有。這樣,寄居蟹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家。隨著寄居蟹不斷長大,這個家不夠大的時候,寄居蟹就會尋找下一個目標,換一所大房子。。。”

“老師,我有一個問題。”一個學生突然舉手,緊接著站起來說道。

他突然站起來打斷我講課,我有點吃驚,說道,“哦?有什麼問題,這位同學。”

“老師,既然您說寄居蟹是寄居在海螺的殼裡,那寄居蟹會不會有海螺的意識,或者說是海螺的記憶?”學生問道。

課堂上一陣鬨笑。。。

“這位同學的問題我還真沒有考慮過,畢竟我是個生物老師,不是神學老師。”我思考了一下說道。

課堂上又是一陣鬨笑。。。

“老師,我。。。”

“好了,這位同學,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課後再問。我們繼續上課。。。”我打斷了他的話。

其實,作為我來說,並不是不想與學生們互動,互動是一種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形式,只是要按照備課計劃講完所有的內容,實屬無奈。。。

下課了,我收拾好書本走出教室。

“老師。”身後一個學生的聲音傳來。

“是你啊。”我停下腳步轉身看去,正是課堂上問我問題的學生。

“老師,我還有問題想問您。”學生走過來說道。

“好啊,到我辦公室吧。”我說道。

學生跟我一起到了辦公室。。。

“有什麼問題你就問吧。”我說道。

“老師,您剛才講的寄居蟹只是寄居在海螺的殼裡,那對於寄居蟹來說,它的意識是起主導作用的,而海螺殼本身沒有意識。對吧?”學生問道。

“是的,沒錯,對於寄居蟹來說,海螺殼只是一個避難所。”我說道。

“那麼我們人呢?人的靈魂是不是就像寄居蟹一樣,只是寄居在一個軀殼裡?”學生問道。

“靈魂是不存在的,你想說的是人的意識吧?”我說道。

“不,我說的是靈魂。就是人死後的那個靈魂,您說的那個不存在的靈魂。”

看著學生的眼睛,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這已經超出了我的認知範疇,作為無神論者的我來說,這個問題就像是你問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人“你吃豬肉嗎?”一樣可笑。。。

“這個我確實沒法回答,因為在我看來,靈魂是不存在的,如果你只是想討論,我倒是很樂意跟你討論一下,但是我沒法給你答案。就你剛才所說的問題,你的觀點是什麼?”我說道,並沒有直接否定他的意思。

“我覺得人是有靈魂的,而且靈魂就像寄居蟹一樣,寄居在人的軀殼裡。就像您說的,寄居蟹不斷長大後,就會再去尋找更大的殼。靈魂也是一樣,當軀殼不能滿足靈魂的時候,靈魂就會再去尋找其他的軀殼。”學生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說,人有靈魂,人死了以後靈魂會進入另一個人的身體裡?”我問道。

“不一定是死,也許活著的時候,靈魂也會脫離現在的軀殼,去尋找下一個軀殼。所以,我們有時會說一個人像丟了魂一樣,就是這個意思。”他說道。

“這個比喻倒是挺恰當。你繼續說。”不得不說,拋去個人偏見,他說的還是有點道理的。

“而且我覺得靈魂進入另一個軀殼以後,會存在兩個靈魂共用一個軀殼的情況。兩個靈魂糾纏在一起,就會出現兩個不同的意識或者記憶,從而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學生繼續說道。

“什麼變化?”

“比如說人格分裂。兩個靈魂糾纏在一起,會使一個人產生兩種不同的性格,看上去像是兩個人,當然也可能會有兩種以上不同的性格,那是因為同一個軀殼裡,寄居了多個靈魂。”

“說的很形象,不過那只是你的想象而已,畢竟靈魂是不存在,對於這一點,我是肯定的。”

“那好,那我們再說另一種情況。”

“還有另一種情況?”

“嗯,我們人都會做夢,對吧?”

“沒錯。”

“您也有做夢的經歷,那在您的夢裡是不是也有一些您沒見過的情景或者是陌生的人。”

“這個是有,不過我認為夢裡的情境,是現實的一種反映。即使是你說的沒見過的情景或者是陌生人,那也是大腦對於現實反映的一種改造而已。”

“真的是那樣嗎?那我說一個最普通的例子,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就是從沒有去過的地方或者從未見過的陌生人,感覺似曾相識。對嗎?”學生問道。

“這個確實是有,我也有過。”這一點我還是肯定的,畢竟我也確實有過類似的感覺。

“那是因為現實是你軀殼裡原有靈魂的記憶,而夢境則是另一個靈魂或者多個靈魂的記憶。這就是我所說的靈魂糾纏,產生不同的變化,是因為寄居的靈魂所產生的意識影響到了原有的靈魂的意識。”

“按你這麼說,你這不太像寄居,倒更像是寄生。”我說道。

“寄生?”學生有些疑惑。

“對,寄生,寄生蟲。”學生似乎把我的興趣也勾了起來。

“這個我倒是沒想過,能說的明白點嗎?”看來學生也有疑惑的時候。

“如果按你說的,靈魂既然會相互影響,那就不像是寄居蟹,因為寄居蟹不存在這個問題。倒更像是寄生蟲,比如說鐵線蟲。”我解釋道。

“鐵線蟲?”

“對,鐵線蟲是一種寄生在動物體內的寄生蟲,靠動物體內的營養為生。鐵線蟲在動物體內不斷生長,變為成蟲後,就會脫離宿主,這也會導致宿主的死亡。最關鍵的是,鐵線蟲可以影響或者控制宿主的意識。就像你說的靈魂之間相互影響和糾纏。”我說道。

“這好像跟我說的不一樣,我所說的靈魂之間相互影響,並不一定會導致人的死亡,而相反是想讓這個軀殼或者說宿主更好地活著,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取營養。除非是自然死亡以後,靈魂才會再去尋找其他軀殼。即使是我說的丟了魂,那也不會導致宿主的死亡。”學生糾正道。

“那倒是更像是共生,也許我說舉得例子不恰當。”我略顯尷尬。

“不過,您倒是提醒了我。靈魂之間不只是相互影響那麼簡單,而且還會相互控制,甚至將其他靈魂趕出軀殼。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有一些人格分裂的人會由多重性格又變為一種性格,一種完全不同於之前的性格。而且那些丟了魂的人就如同行屍走肉,跟死了沒啥區別。”

“那總結一下,靈魂就是寄居蟹和鐵線蟲的綜合體。呵呵。”我笑了笑,緩解一下尷尬。

“對,人一出生靈魂就像鐵線蟲一樣寄生在人的身上,吸取營養,不斷成長。當軀殼不能滿足需要時,就寄居到另一具軀殼上。總之,靈魂不滅。”學生也贊同我的說法。

“今天跟你討論的很愉快,你的想法確實給了我很多啟發,我不反對任何形式的想法,但我還是要提醒你一句:相信科學,想象沒有關係,但不要過於痴迷,畢竟那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我說道。

“好的,我知道了,老師,謝謝您!老師再見。”學生說完便走出了辦公室。

看著他走出辦公室的背影,我感覺剛才我不是跟一個學生在討論,更像是在訪談一個精神病患者。不知道是他看靈異小說看多了,還是我思維有些僵化了。。。

管他呢,就當圖一樂,笑笑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