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昆明文廟為什麼要移址重建呢?雷濺波在《談古說今話昆明市文廟》一文中有如下解釋:“昆明的文廟,位於市中心區,歷代駐滇的軍政首府所在地五華山下。初為元代賽典赤建於長青坊——即前省議會處,到了明末,沐英的後代認為從五華山的坡路下來,即直衝‘文廟’的殿後,有對至聖先師孔子不敬之嫌。故又改遷於山下的右側,即今文廟街;因文廟在此,故這條街命名為‘文廟’街,有文廟橫街與直街之稱。”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從這裡穿入


對於重建後的文廟的演變情況,道光版《昆明縣誌》有如下記載:“明洪武初,西平候沐英因即舊址重建。景泰間,巡撫鄭榮建成德、達材二方。天順五年,都督沐瓚以次興修。弘治十五年,巡按何琛建講堂、聚奎樓,增置廡舍。嘉靖十年,建啟聖祠、敬一箴亭,及視聽言動心五箴碑。萬曆元年,巡撫都御史鄒應龍鑿泮池,週六丈有奇。十八年,知府易以巽重修。此府廟學之沿革也。……縣學舊在府學西北,九龍池畔,為明弘治十六年巡撫林元甫、巡按陳天祥所建,既於嘉靖十七年,巡撫汪文盛以地卑溼,遷建府學之東南。後重修於萬曆間,兵備副使高薦、黃文炳至四十年,乃興府學,合其經畫,則巡按鄧濮、提學黃琮也。闕後四十三年,巡撫周嘉謨、提學張間改建明倫堂於廟門之左。洎崇禎元年知府王紹旦重修,復建文昌、魁星二閣,齋舍、坊表加飾焉。丁亥流寇入滇,學並毀,遷於長春觀。”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宛在水中央


經過歷代增建,昆明文廟規制完備體量宏大,然這座文廟在抗戰期間卻被日本人用飛機炸燬了。關於此事,凡是談到昆明文廟的文章時都會提及,相較而言,以羅養儒所撰《省垣文廟之舊觀》一文記載較早,該文中稱:“昆明文廟建於明代永樂年間,入於清代康熙年間,又重而修之。其地場之廣大、地脈之雄厚、建築之精美、材質之堅結、彩色之輝煌、設置之完善,在省垣廟宇中實居第一。乃不幸民國三十一年(1942),因陳列日本來滇轟炸而被我擊落之飛機一架於魁星閣前,日本人挾勢而驕,引以為辱,競遣機群來轟炸是處,於是大成殿毀焉,大成門毀焉,旁之桂香閣、尊經閣與明倫堂亦同被毀焉,崇聖殿與倉聖殿則炸去一半。被炸後惟見橫七豎八之斷梁斷柱和七高八低之破壁殘垣與夫萬下片屋瓦牆磚散積於地面而已。”


關於日機轟炸文廟的原因,陳長平在《文廟憶舊》中有更詳細的介紹:“抗日戰爭爆發,抗日歌詠活動如火如荼,文廟內就有‘歌崗合唱團’在裡面活動,還出版了幾期《抗戰歌聲》。1938年9月28日日寇首次空襲昆明,潘家灣一帶被炸,死傷達八十餘人。敵機九架,有三架被我空軍擊落,並活捉敵機飛行員池島,後來送到文廟大成門東廡的一間室內,供廣大市民觀看,我也曾去那裡看過,當時真恨不得咬他一口,方才解恨。擊落敵機的殘骸,也運來大成殿展覽。後來日機轟炸昆明時,把供奉孔子的大成殿也炸平了。記得在抗戰期間還在文廟觀看過轟動昆明的‘毛孩’展覽和男扮女裝的的漢奸展覽。”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泮池


自此之後,文廟就衰落了下來,其實當時孔子的後人曾捐資要修復文廟,可惜資金不配套,修復的設想未果。馬穎生在《雲南第一座孔廟——昆明文廟》一文中寫道:“10及至抗戰軍興,日機迭炸昆明。1941年1月,省有關方面在文廟魁星閣前陳列被我軍擊落的日機一架,被日軍間諜偵之,發回情報,於29日派轟炸機十餘架來襲,大成殿、大成門、桂香閣、尊經閣、明倫堂同時被炸燬;崇聖殿與倉聖殿被炸去一半。1942年,孔子七十五世孫孔祥熙私人捐資50萬元襄助修復文廟,然雲南仍籌不出全部工程費用,文廟依然不能馬上動工修復。1946年,雲南省政府‘撥幣三千萬元’修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又進行過多次維修。‘文化大革命’中,文廟遭到徹底破壞,文物所剩無幾。”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無法入內參觀


其實早在日機炸燬文廟之前,昆明文廟已改為他用,對於該文廟的演變過程,楊發思、狄君勝、楊維龍在《建設民族文化大省與修復昆明文廟》一文中簡述道:“1932年,文廟被改為民眾教育館,開辦了圖書館和一些科普方面的展覽。裡邊甚至還做過動物園。1950昆明文廟劃為市文化館併為其辦公地點,後為市群眾藝術館。市花燈團、市少兒藝術團亦在廟內活動。魁星閣變為講評書的茶館;大成殿變成蒙古包,還有花燈排練廳、製衣廠。文廟逐漸變為市民消閒、娛樂、餐飲的場所。現廟內又新建了一些單位宿舍、辦公樓和大批鋪面,欞星門東側所建一幢四層樓的餐飲娛樂場所,更使文廟變為井底之蛙了。”


對於文廟的改造過程,雷濺波在文中寫道:“解放後,一切不同了。‘文廟’也隨著時代翻了身。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佔領了‘文廟’的陣地。省文化館就設立在文廟內,開辦了各種文化藝術活動。一九五三年,省文化館改組為‘昆明市大眾遊藝園’。內有三個劇場:第一劇場由原禮堂擴建,第二劇場由崇聖殿改建,第三劇場由明倫學社原址改建,分別演出花燈、戲劇、放映電影。被日機炸平的天字臺大成殿上,作為露天展覽地,及雜技團馬戲表演的場所,以及在全國流動的動物展覽。東西兩廊,及大成門,改建為三個展覽室,輪流展出新中國成立後的新人新事,及社會主義國家的先進事蹟。有藍球場二,星期天,及三、六組織各單位的藍球賽。星期天的夜晚,組織音樂舞會。桂香樓下設棋奕活動,樓上為辦公室。魁星閣改為評書茶室,樓上裝有擴音啦叭,播送革命歌曲,宣傳新聞時事。”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圍觀


在史無前例的那場運動中,昆明文廟進一步受到了破壞,雷濺波在文中寫道:“13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的風暴突然襲擊,情況為之一變。文廟內外所有的活動,不是封,就是資,不然就是修。不但糾出封資修的頭頭打倒,還要把文廟屋頂上的小人小馬統統敲掉。上天字臺階中間的大墨石碑,龍頭也被砸爛了。進大門來的三座龍盤石柱的牌坊,雖然沒有推倒,已經被推斜,只不過力量不足,沒有被推罷了。工宣隊進館,軍宣隊進館,又是批林批孔——批周公。市文化館改稱:‘毛澤東思想宣傳站’。江青樹立的八個樣板戲,是宣傳的中心。文廟當時,呈兩派武鬥的緩衝地帶。‘八二三’派的槍子從五華山向魁星閣穿過,‘炮派’的槍子從勝利堂向魁星掃射。我住在文廟裡,是封資修的遺老,槍子在我住的倉聖祠改修的宿舍房頂穿梭,任你怎樣保持鎮靜,也難免膽顫心驚。”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委屈


看到這些文字真是令人感到沮喪,而對於被毀前的昆明文廟,羅養儒在《舊觀》一文中有詳細的描寫,比如他談到大成門和大成殿時稱:“大成門分中、左、右三道,中常閉,出與入由其左右兩門。門內又是一平墀,地場極寬大,為丁祭時一班官員之跪拜處,向上即為陛墀。螭陛系以一塊大墨石雕鏤而成,長可及丈,寬三尺餘,嵌於石級當中。階有十餘級,上為龍墀,龍墀俗稱月臺,高於下之平墀約五六尺。龍墀環以石欄,左右有東西二階,為龍墀之定製也。龍墀左右為東西廡,一廡各九間,中列先賢先儒牌位。龍墀之北為大成殿,殿有七楹,階三級,系舊制也。殿上奉孔子及四配、十哲牌位,是孔子一龕、四配兩龕,十哲兩龕,一共五龕。殿樑上懸有九匾,當中之一匾額曰‘萬世師表,為清康熙帝所獻者。以次,亦是清朝歷代皇帝之所獻。殿之樑柱門楹俱飾硃色,孔子神龕則以金飾,殿瓦則用黃色。”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欞星門


此文中所描寫的東西兩廡早已被拆毀了,陳長平在《文廟憶舊》中談到:“大成門的東西兩廡,把七十二賢的泥像拆除後,西院作為展覽廳,一共是三間,作為雲南動植物、礦物及人體胚胎等實物的標本展覽。還記得展廳的牆上懸掛著雲南畫家廖新學的大幅油畫,有一幅是畫的農民插秧的情景;另一幅畫的是1929年7月11日昆明火藥庫大爆炸時死傷無辜百姓萬餘人血肉橫飛的悲慘景象。東院是民眾教育館的辦公室和職工宿舍。”


對於大成殿後的情況,羅養儒有如下描繪:“大成殿後有殿五楹,由另一門入。其間規模擬於王者制,有臺墀,亦有陛,屋瓦亦用黃色。殿上奉孔氏受封之五代先王,曰崇聖殿。殿壁上有石刻聖蹟圖三十餘幅,每幅方長俱在尺餘,而刻畫極精,亦可貴之物也。崇聖殿之東畔為倉聖殿,殿只三楹,配以群房,規模不大。倉聖殿東為桂香閣,閣系三楹,有樓。桂香閣前為明倫堂,堂中懸一匾額,即明倫堂三字。左右陳列大木刻二塊,形如座屏,長可七八尺、高五六尺,一書‘禮義’二字,一書‘廉恥’二字。字則大於方桌面,云為朱文公所書,乃由某省翻印而來。字體類米,筆力極健,故無論為何人所書,俱宜以字中神品視之。堂之橫棟上,懸昆屬翰林、進士、舉人、五貢之題名錄。”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有創意


羅養儒的所言應當是晚清時的狀況,因為陳長平在其文中提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崇聖殿已經改作他用:“大成殿後面,通過月宮門,就是崇聖殿,是供奉孔子的先父叔梁紇牌位所在。但在30年代時已闢為歷史文物展覽室,裡邊陳列著吳三桂的盔甲、大刀,蔡鍔的將軍服、帽等。還展出了孫中山逝世後出殯及靈柩安葬在南京中山陵時悼念活動盛況的照片。在抗戰後期崇聖殿已闢為電影院。現系昆明市花燈團的所在地。”而此殿之旁另有倉聖祠:“在崇聖殿旁邊是倉聖祠,是供奉傳說造文字的倉頡牌位所在。順路朝東向南而下,有休息室,解放前後在此建起了大禮堂,以此作為演戲、放映電影之用,後為群藝劇場,大約在1990年時因成為危房而停止使用,現已是卡拉OK舞廳了。”


這些變遷雖然令人感慨,但我還是想到現場去看看其現況,2017年3月7日,我前往昆明參觀雲南省圖書館,在王水喬館長的安排下,該館古籍部主任計思誠老師帶我在當地尋訪了幾處歷史遺蹟。今日前去參觀當地的文廟。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麗日

昆明文廟正在維修中,故計老師帶著我從旁邊的昆明市文化館進入,沿著該院一直往內走,走到後端,穿過圍擋從側旁進入。進入院中,首先看到了一座結構巧妙的八角亭,但此亭也被圍了起來,入口處豎有告示,稱此亭有落瓦,進入其中會有危險。故我們只能站在遠處拍了幾張照片。八角亭前則是一個一畝地大小的水池,水池邊的護欄頂端刻制著形態不一的小石獅子,其造型之憨與他處有較大差異。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欞星門背後


走到泮池附近,其整體規制不小,然中間僅有一座三孔橋,在橋的前方有一片樹林,樹蔭下有很多當地人圍在一起下棋打牌,斑駁的樹影落在他們身上,顯現出一片昇平景象。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龍抱柱


文廟的大殿也在維修之中,無法入內參觀,只好在院內轉來轉去的尋找可看之物。參觀完畢後從前門走出,方看到昆明文廟的欞星門製作得頗為繁複,而在前方的綠地中看到了金屬文保牌,而文保內容僅是欞星門。此門為三開間,正中兩根抱龍柱雕刻得頗為精美,而整個石構件全部加上了彩繪。如此作法在文廟體系內頗為少見。


昆明文廟:日機炸損,改建他用(下)韋力撰

禮門


除了欞星門外,旁邊還有禮門,雖然該門沒有雕造繁複的花紋,然其制式卻與欞星門為一體。當地為什麼對門這麼重視,我未查到相關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