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导语


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到要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产业发展,而后工信部2月25日公布的《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明确了81个示范项目。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如此背景之下,工业互联网将会是下一个风口。

趋势|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1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础设施和能力。
智能制造主要需要两方面的基础:

一是工业制造基础,包括先进的工艺、材料、技术和制造能力。

二是网络化和数字化基础,它是将设备、产品、客户、业务流程、员工、订单和信息系统连接而成的网络,通过网络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相关的结果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能力需求,智能制造也有两条路线可选:

一是德国的“工业4.0”模式,德国凭借其强大的制造工艺、技术、自动化和数字化优势,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是“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或者“智能产线”。

另外一条就是美国的偏向于工业互联网的路线,其利用国内IT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优势,依托微软、IBM等IT企业,打造通用化或者行业型的解决方案。

国内智能制造选择是一条“中间路线”,将工业互联网作为重要基础设施,为工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在国内这种道路选择中,工业互联网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国内有着较强的工业制造能力,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大量的工厂、车间和生产线具备网联化的潜力,但是自动化水平同德国相差较大。

另一方面,国内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在迅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同国际水平的差距,明显小于传统的自动化、数控领域。因此,在智能制造体系中,智慧工厂、智慧车间、智慧产线国内也会重点做,但是其中会加大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国内信息化的优势,弥补在自动化等传统领域的短板。

趋势|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工业互联网对智能制造的支撑作用

2 业务需求看工业互联网

从业务需求看,工业互联网可以从工业和互联网两个角度来探讨。
工业角度,工业互联网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生产系统到外部商业活动的智能化,利用ICT技术实现了机器之间、机器与系统、企业上下游之间实时连接与智能交互,带来商务活动的优化,应用的技术包括泛在感知、实时监控、精准控制、数据集成、供应链协同等。

从互联网角度看,主要是由外而内,外部的商业互联网创新业务拉动内部生产组织和制造模式的改造,主要业务包括精准营销、个性定制、众包众创、协同设计、协同制造等。

趋势|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

趋势|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工业互联网业务视角


3 业务架构角度看,工业互联网

从业务架构角度看,工业互联网由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要素构成。
其中:平台是核心,在传统工业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制造能力开放、知识经验复用和开发者集聚,提升工业知识生产、传播、利用效率,形成海量开放APP应用与工业用户之间相互促进、双向迭代的生态体系;网络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尤其是5G的发展,给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和变革;安全则是工业互联网健康运行的保障,重要性在持续提升。

趋势|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工业互联网业务架构

4 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2018-2020年这三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三年重点是: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趋势|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我国工业互联网中长期发展目标

2018年6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分期分批遴选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

工信部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2020年要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推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5 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

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可以与既有的研发设计系统、生产控制系统及服务管理系统等相结合,还可全面推动 5G与垂直行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等生产流程的深刻变革,实现制造业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

趋势|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5G与4G关键能力对比

按照工信部2019年11月发布的《“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的规划目标,到2022年,将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

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为实现该目标,2020年2月25日工信部公布的81个示范项目中,“5G+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项目就有10个,涵盖了大飞机制造、电器制造、港口管理、装备加工等多个领域。

趋势|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

5G高带宽、低时延、支持海量接入等方面的优势,具备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潜力。按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在八大类新型场景上,5G和工业互联网合作的可能性比较高,分别为5G+超高清视频、5G+AR、5G+VR、5G+无人机、5G+云端机器人、5G+远程控制、5G+机器视觉以及 5G+云化 AGV(自 动引导运输车)。

此次疫情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和5G一起,成为国内“新基建”投入的重点,相关建设有望提速。

中创产业研究院汇集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新兴产业、创新企业、投资机构、创新者、企业家和产业家等各方面的资源,是体系开放、多方协同的新型研究机构,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政府部门、企业和产业集团提供产业发展咨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创产业研究院坚持“研究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的理念,目前已形成医疗产业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先进制造研究中心和产业资源中心,组建成立了各研究方向的专家库。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大家关注“中创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信息分享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