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夢迴大清》的十三爺,追溯歷史上愛新覺羅·胤祥真實的一面

根據金子小說改編的清穿劇《夢迴大清》最近熱播,這部劇以現代女子茗薇和十三爺胤祥的感情為主線,講述了茗薇穿越到清朝,在危機四伏的皇宮裡周旋,並與十三爺相愛的故事。

從《夢迴大清》的十三爺,追溯歷史上愛新覺羅·胤祥真實的一面

《夢迴》裡的十三爺撩妹技能十足,不僅教女主茗薇書法,還送他自己繪畫的畫作,說起情話來也不遮遮掩掩,曾常多次救茗薇擺脫困境,有一股來自皇家子弟的小傲氣,但又不會讓人覺得他高傲、難以接近。


這部劇有展示他英姿颯爽,騎馬射箭的場景,如第十集裡皇上帶領眾皇子到郊外進行打獵比賽一幕;也有常提及他要跟隨老爹康熙帝出宮外巡的時候,如十二集裡胤祥隨皇阿瑪南巡,恰巧正是太子第一次兵變一幕;也講述了他與四哥從小關係就很好的情節……

從《夢迴大清》的十三爺,追溯歷史上愛新覺羅·胤祥真實的一面

真實歷史中的十三爺胤祥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做過什麼?在康熙與雍正兩個時期有過什麼樣的影響、又在其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自小天資聰穎,文武雙全,備受康熙寵愛

愛新覺羅·胤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個兒子,母親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聖祖過,尋履跡伏地嗅之,其孺慕誠切如此"。

胤祥幼年時,曾爬伏在地上用鼻子去嗅父親的足跡,這一舉動看得康熙帝甚是感動,被看作是一種孝心的舉動,尤是對胤祥這個皇子就多了一份偏愛。


稍長大一點後,胤祥的聰慧就一點點地展露了出來,他能文能武創作過不少詩詞,如《西山》、《試馬》、《春晝》、《月夜》等,但收錄下來的卻很少,雍正曾在《交輝園遺稿》題辭對此表示惋惜:

"朕弟怡賢親王,天資高卓,穎悟絕倫。如禮樂射御書數之屬,一經肄習,無不精妙入神,為人所莫及。(略)而王自謙學力不充,總未存稿。是以王仙逝後,邸中竟無留存者"。


因為胤祥是一個淡泊名利,從不把自己的才華、成就拿出來炫耀、顯擺的人

"(怡親王)贊襄於密勿之地者,八年有如一日……王之懿德美行,從不欲表著於人,而人亦無從盡知之"


不僅如此,他對於騎馬射箭也是相當精通,有記載某次他在林間狩獵,濡染闖出一隻老虎,胤祥不動聲色間就把猛虎給射殺了,在場看到的人都無不佩服他的身手。


看,胤祥不僅有孝心,還文武雙全,康熙自然是越發地喜歡這個兒子了,於是自從胤祥年滿十二歲,即康熙三十七年,就讓他跟隨自己出訪巡視盛京謁陵,《清史稿》有記載:康熙三十七年,從上謁陵。自是有巡幸,輒從。

可能是表現良好,自此往後但凡有到外出巡,康熙帝都會帶上胤祥同行,可見康熙帝對這個兒子的重視。

從《夢迴大清》的十三爺,追溯歷史上愛新覺羅·胤祥真實的一面

太子被廢,受到波及,地位一落千丈

太子允礽因為結黨營私、意圖謀反等原因被皇帝忍痛廢黜,這事牽起了很大風波,很多皇子牽連其中,十三子胤祥也被圈禁了很長一段時間,失去了老父親康熙的喜愛和信任的同時,最慘的是還一直得不到原諒。

後來康熙給一眾皇子冊封爵位,人人皆有,唯獨胤祥沒被加封任何爵位,無名無分,被人戲稱為"光頭阿哥"。更甚的是康熙連賞銀都不分發給胤祥了,康熙這差別對待可是給你整的明明白白的,從前深受寵愛的皇子,淪落到備受打壓的境地,真是應了那句:最是無情帝皇家。

從《夢迴大清》的十三爺,追溯歷史上愛新覺羅·胤祥真實的一面

對於為何驟然嚴重失寵的原因,史料中沒過多的記載,不可考究,但世人多是猜測有以下原因:

、因皇子們都對儲位虎視眈眈,少不了拉幫結派、排除異己,而十三弟胤祥作為康熙身邊大紅人,免不了招人嫉恨,受他人陷害

、胤祥天資聰穎,能力過人,這些康熙都是看在眼裡的,太子廢黜一事讓他對膝下所有皇子都心存了一份戒備,對於胤祥的打壓可能是覺得,這個頗有實力的孩子也在覬覦自己的龍座,會威脅到自己的皇權。

、在太子一事上,康熙懷疑胤祥有所隱瞞、有代人受罪之嫌,觸犯到欺君,康熙對他大失所望。


正所謂愛之深,逐責之切,遂恨之久,從太子被廢,到康熙逝世,胤祥活得那叫一個憋屈。


雍正時期翻身,兢兢業業輔助皇帝打理江山

直到四爺胤禛繼位成為雍正皇帝,這個十三阿哥胤祥終於有了翻身的機會。雍正執政開始,胤祥就備受重用,成為了總理事務大臣。康熙末期在財政、軍事、民生等方面都積存了許多弊端,雍正初年,胤祥總理戶部,追繳虧空,革除弊政,連王公親貴也絕不放任留情,嚴重犯者更是勒令其變賣家產也要把虧欠清還才得以罷休。這般雷霆做法才使得嚴重虧空的國庫得以再次充盈,為雍正期間的各項改革奠定厚實的經濟基礎。


雍正七年,成立了軍機處,命怡親王為軍機大臣,胤祥協助雍正,採取了秘密購辦軍需的方式,有效地保證了軍需的供應;此外,在水利建設方面,胤祥提出了很多實用的意見辦法,

設立營田水利府,開挖引河,修河造田,有效治理了多地的水利問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對於優秀的人才,胤祥也常向雍正推舉引薦,這其中的大多數人後來都被雍正信任且重用,協助雍正處理國家大事,推行各種政策,為雍正朝作出不少貢獻。除此之外,胤祥還承辦了大量繁雜事務,如兼管漢軍侍衛,負責圓明園八旗兵丁,籌備西北用兵事宜,負責造辦處,為雍正帝勘陵等等。

從《夢迴大清》的十三爺,追溯歷史上愛新覺羅·胤祥真實的一面

棠棣之情,何其珍貴

胤祥為雍正的皇權事業盡心盡力,兢兢業業,雍正也對這個弟弟也是非常信任,愛護有加。不僅封他為和碩怡親王,雍正還把康熙年間胤祥未得到的賞銀全都重新賜予了他,雖然胤祥多次謝辭拒收,但在雍正的一再催促下,他才勉強收下了不及一半的賞銀。胤祥生病時,雍正曾為他遍訪名醫,吩咐下人"若知有精於醫理之人,可資送來京,以為調攝頤養之助"。嚴重之時,還特意設譙為他的病祈禱,雍正七年,胤祥的身體狀態已越來越差,但他還一如既往地為國家社稷勞心勞力。雍正八年,胤祥積勞而逝,年僅四十四歲。


雍正與十三弟胤祥兄弟情深,胤祥生前身後都得到過很多恩賜、加封了很多榮譽,其去世後雍正久久不能釋懷,多次以詩詞表達對亡弟的思念之情

。如:

"節屆香蒲陳似舊,貢來細葛賜誰先。"

以往但凡有進貢的好物,雍正都是第一個賜給胤祥的,現在面對著每逢過節上貢的一堆東西,他又該先賜給誰呢?

又如:

"當深秋草木黃落之際,朕心何勝悽愴。"

賢弟逝去,雍正的悲傷與孤獨溢於言表。


從備受寵愛,到打壓冷落,再到重新翻紅,胤祥一生有過落寞,有過輝煌。總的來說,無論從品性還是才能上看,他都是古代皇權貴族裡為數不多口碑極好的一位,實屬難得。


參考文獻:

試論怡親王胤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