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自考書,還用看同名考研書嗎?

既看甲,何看乙?

都知道自考的教材每個科目就是一本,全日制的教材各校不一,不過自考教材裡面涵蓋的知識點跟全日制的大同小異,只要看得透,知識也能掌握得比較紮實。

現在問題來了,很多自考生打算考研,考研的指定書目各校不一,有的自考生覺得,反正我看過自考那套教材了,學得也挺紮實的,知識點翻來覆去不也就那些嘛?有些考研的書目跟自考教材書名完全相同,是不是就可以不看了?

看過自考書,還用看同名考研書嗎?

(郭版《古代漢語》)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如果你止步考完本科,看不看好像區別不大。但若深造,就絕不能停留在“翻來覆去那幾個知識點”的層面了。

沒錯,很多教材的書名是完全相同的,自考的《語言學概論》就跟邢福義的《語言學概論》書名完全相同,遊國恩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名字完全相同,王力王寧郭錫良《古代漢語》名字相同,黃廖胡裕樹《現代漢語》名字相同……但內容上,體系架構會略有不同,甚至完全不同。

看過自考書,還用看同名考研書嗎?

朱生豪跟梁實秋的譯本《莎士比亞全集》名字也相同,內容卻各有千秋,人家還是基於完全相同的一本原著呢。

一切案例都表明,書名相同只能證明大方向相同,內部架構就說不定了。

如果你“閒到”把名字相同的兩本書讀一遍,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兩個作者不同的思維方式,以及兩所高校不同的教學體系

跳出思維牢籠

說到思維,我們常被固化思維給困死,以至於做一些很簡單的腦筋急轉彎題目都轉不過來,還不如幼兒園小朋友轉得快。

成年人的世界看起來複雜,其實往往困在“信息牢籠”——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圈子,總喜歡呆在“舒適區”,可謂“畫地為牢”。“畫地為牢”的人只能聽到一種聲音,思維很容易固化。這時代看似信息爆炸,其實每個人都只能接收得到系統推送的所謂“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久而久之溫水煮青蛙(詳見文末《這三點傳播學真相》)。

看書亦是同理,看慣了一個體系就總習慣看這一種體系,對其他的越發不能接受,下意識抗拒它的存在,永遠活在“自己喜歡看”的書裡。

看版本二,有時候也是對版本一的另一種解讀。有些不好理解的知識點,看了版本二說不定豁然開朗——原來這樣分類更清晰!

看過自考書,還用看同名考研書嗎?

(張世祿版《古代漢語教程》)

看版本一的時候,只是一味順從作者的思想——原來是這樣啊!

而看了版本二,人會有更深度的批判性思考——原來還可以這樣?

再看版本三,說不定會有靈感——我是不是可以站在第四種角度寫一個版本四?

這才是研究生應該具備的思維。

多讀書≠死讀書

多讀兩個版本,不是叫人買一堆版本擺在面前大眼瞪小眼死看,而是要一邊看一邊靈活思考,“求同存異”

買東西,我們總要貨比三家;同行競爭,更是要眼觀四路耳聞八方,可見不光是學習,世間任何一件事想要做得精,都要經歷同樣的階段。

小互動

你有沒有讀過名字相同的兩本書(不限於教材),或是同一名著的兩個譯本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閱讀

衝著風景,也要考這8所大學的中文研究生

很多自考生還沒明白,期刊網免費的意義

“書到底該怎麼看啊?”好問題……

讓人進步的,恰不是考試本身

這三點傳播學真相,自考新人越早懂越好

你是在學文學,還是在背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