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必將是重點大學招生生源質量最好的一年,你認同這個觀點嗎?

家有兒女悅教於行


有一定道理。

學霸級的孩子,肯定具備兩個能力,一是學習能力,二是自我管理能力。學習能力解決方法問題,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都不一樣,別人的成功經驗只能參考,不能照搬。自我管理能力解決態度問題,能控制自己的慾望,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績。成績不錯的孩子,具備學習能力,但不一定具備自我管理能力。學渣兩種能力皆不具備。

在家自主學習,對學霸影響不大;對習慣老師督促成績還不錯的孩子影響最大,這個層次的孩子,管得嚴能上一個臺階,管得不嚴就下一個臺階;對學渣影響也不大,死豬不怕開水燙,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越是崎嶇越平坦


你好,我是高考教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2020年高考,目前政策下,高考不會很大變化,不管重點大學和一般大學招生量不會有很大變化,研究生招生是有調整的。

其次,您說重點大學招生生源質量最好的一年,是有可能的,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全國學校都停學狀態,很多同學在家學習,上網課。本來這段時間是最好的學校複習時間和衝刺階段。我很多學生反應在家效果不好,有點頹廢的狀態。這是有可能的,很多學生之前在學校和家長的安排下,學習不夠自覺,自我規劃和自學能力不是很強,在今年的高考中可能要吃虧的,而我剛說的三種能力是受益終身的,擁有這三種能力的同學進入重點大學的可能性大;

最後,每一次民族危機或者困難的時候,總會出現一批優秀的人才,這是歷史規律,我相信2020屆高考同學,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會綻放光芒。

加油。




小數屋


個人不是很認同這個觀點。

1.目前的大背景是2020年肺炎疫情爆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高三畢業班學生的複習。截止2020年3月12日,河南省內高三學生都沒有返校。在家上網課和自我複習,學習效果無法像在校一樣能夠保證。缺乏與老師面對面交流問問題以及和同學當面交流碰撞的機會,對於有過高三複習備考衝刺階段經歷的人來說,這塊非常重要。

2.高考還是非常公平的考試,尤其是對於寒門學子。疫情期間封閉在家,家庭學習氛圍或者硬件設備相比富裕家庭的孩子會差很多。這次疫情可能會降低寒門學子考入重點大學的比例,那麼相對富裕階層的孩子進入重點大學的比例就高了。而正常情況下,優秀生源在各個階層都是有比例的。而未來的情況可能是一波優秀的寒門學子因為沒有較好的物質和硬件設施,在複習中吃虧,在高考中不出色,進入不了重點大學。所以會有一部分優秀的生源進入不了重點大學。



田振振


本博認為,題主在附言中強調的是有定力、有計劃、有目的,會學習的那部分學生,在本年度高考中一定能考上所謂的好大學。這一點沒錯,別說是今年,就是任何一年也是如此。

但是你要清楚的是,民間有:碗再大,勺子已經定量好了。說的是全國就那三十多所重點大學,每年的招生名額畢竟有限,並且每個學生的機會是相等的,就是考試成績再優秀的學生也僅佔一個名額。同一所大學,最高與最低錄取分數線往往也有幾十分的差距。並且還有填報志願的不確定性,以及高考試題的難易程度等等。所以說現在說本年度重點大學招生生源是最好的一年,未免過於牽強,也符合實際情況。

從歷年報名參加高考的學生和大學所錄取的生源情況分析。處於頂端的學生畢竟是少數,而處於中間狀態的人還是大多數。中間的這部學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屬於聰明但學習不踏實。另一類相對反應遲鈍但個人知道努力。所以說中間這部分學生的變化是非常大的。

至於本年度的“生源質量最好”,現在下斷語為時尚早。按照以往的經驗,有經驗的高中老師可以推測出來一個接近一本二本的提擋線預測標準,偏偏是今年,由於疫情的干擾,學生在家學習、複習長達幾個月的時間,每一個學生的成績變化也是Te們也難以掌握的。不見得處於中間狀態的學生就考不上重點大學,而那些處於所謂頂端的好學生也有發揮失常情況的發生。本博有一學弟,高中時被絕大多數任課老師所看好,可以說其知名度在同屆畢業生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偏偏就是Te在當年的高考中發揮失常,最終落榜。

每年的高考,牽動著幾億人的神經。只有到了大幕拉開的時候,一切才能揭曉,不著急,等著瞧吧。(2020/03/13)


吉祥如意


這屆考生由於疫情的特殊情況不得不待在家裡,沒有學校和老師的督促和約束,比拼的主要就是:自控能力、時間管理能力以及抓重點的能力……

在這三方面能力突出的孩子,如果能在高考時正常發揮,將會脫穎而出,考取一個好成績,進入一個比較理想的大學。

但每年都有不少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發揮失常,就是臨場發揮出了問題……這從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結合流年的分析就能提前預知,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易學的綜合調整術!



水木小易


這個觀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個人覺得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需要考慮。重點大學,我們可以先看看之前的34所錄取的生源都是什麼樣的生源。這些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查缺補漏能力,統籌規劃能力都很強,不會因為在不在學校上課而發生變化,當然,高考會出現黑馬或者是大烏龍,但這畢竟是少數,除去這些少數,個人覺得對於34所而言,哪些學生能上哪些學生不能上都已經是一個定數了不會因為疫情有所改變。

對於非雙一流院校,普通的一本與二本之間有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一個學生在有老師看著會考入一院校,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沒有把握住高考前的複習,很有可能會只能上二本或者專科,而那些原來成績不怎麼樣但是能夠自主學習的學生會有可能考得更好。但是這種現象是不是普遍現象,只有通過數據調查才能得出理論。

所以個人覺得此次疫情並不會影響雙一流院校的生源質量,對非雙一流院校的生源質量有一定的影響,但也不是特別大。歡迎討論。


無物理不邏輯


我認為你提的這個問題和你的這這個觀點缺乏客觀的事實支撐和科學理論。是完全不同意你的這個觀點的。你說今年的高校招生生源質量必將是最好的一年,是非常缺乏事實依據和理論支撐,也違背了教育的基本規律,忽視了教育學生的方法和技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因為學生本來就沒有好壞之分,就沒有差生和優生之別。區別的僅僅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在智慧智商和能力上本身沒有多大的差別,只是在於後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好的同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具備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才成為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學習差的學生就是不能自我控制的,缺乏學習的良好習慣,沒有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才導致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斷的下滑。

因此,你認為沒有疫情的發生,不好好學習的學生在學校裡會被老師推著學習。因為疫情的發生在家裡這些學生缺乏自主約束能力,自控能力。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會下降。學習好的學生,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裡,他們始終都能夠自覺地學習,主動地學習。所以,根本不存在生源質量的問題,不愛學習的孩子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不愛學習,愛學習的孩子,你想攔都攔不住,想擋都擋不住。老師在和不在是一樣的表現,因為他們對學習發生了濃厚的學習的興趣,學習對他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所以,根本不存在環境的變化問題,也不存在學生質量,生源質量好壞的問題。

綜上所述,疫情的變化與高考生源質量的優劣沒有任何內在的必然的聯繫,你的這種觀點是毫無根據的,是不根本不成立的。"千濤萬浪遮不住,吹盡黃沙始到金“。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我想確實是這樣的~

2020年這屆考生,因新冠疫情的影響,無法到校上課,無法接受課外小灶,老師可以通過網絡佈置作業和複習內容,但鞭長莫及,一切都靠學生的自覺、自律、自我規劃,真認真還是做給家長看,高考成績見分曉~

有人說家長可以管教、陪伴,真錯了,孩子都不希望家長過度干預,為了和諧,家長只能默默做好後勤工作~

這屆孩子,可以說提前半年進入了大學的學習模式(自學為主),若能考入名校,已不單單是智力上的優勢~ 看好他們。


人生若只如初見GDH


隨著高考人數的逐漸減少,首先面臨生源壓力甚至洗牌的將是處於最底層的民辦專科院校。有些辦學沒有特色的民辦高校,甚至面臨破產和倒閉的危機。民辦專科院校的收費較高,每年的學費都在上萬元,如果辦學沒特色,就業不理想,考生會分流,比如選擇成考、自考,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還會選擇出國留學


相信未來或早或晚


2020年高考,必將是重點大學招生生源質量最好的一年,你認同這個觀點嗎?

“重點大學生源質量最好的一年”,額,難道說往年的重點大學招生生源不好嗎?這個是有質疑我們高中教育,高考教育的嫌疑哦,題主,不帶這樣玩的哦!

具體我來解讀解讀題主的觀點,特別是你對問題的進一步描述。

1.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我們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的道理,無論在哪裡學習,哪怕是老師24小時的盯著,我們仍然沒有辦法讓一個不想學習,不願學習的人取得好成績。

老師只是一個促力,你一定沒有待過學校,你更沒去看過高中的課堂,特別是高考衝刺的課堂。

越是這個時候,對於這部分學生,老師根本沒辦法,不能說過重的話,不能太強制,只要不影響,老師,我就好好教我的課吧!孩子,真的只能靠你自己。

到衝刺階段,會發現大家拼命在學,但就會在這個階段總有學生不願意學,甚至有的孩子假裝在學,其實只是個假象,發現一次提醒,可是不可能隨時提醒,老師還上不上課了?

再說,孩子都緊繃著弦,太狠了孩子不樂意怎麼辦?

2.“自我管理能力、查缺補漏能力、統籌計劃能力”這個能力無論在哪裡都需要,你以為在學校就不需要這個能力了嗎?這個能力的高低對成績本身就有影響作用。如果你把這個能力歸結為決定高考成績優劣,判斷人才優劣的標準,那麼我認為你就錯了。

如果一個孩子這些能力完全為零,所有的都依靠外界的話,那麼我想說很遺憾,這樣的孩子肯定成不了學霸,考不了高分,重點大學肯定跟他無緣的。

在學校和家裡的區別只能說是學習效率的一個差別,那麼會帶來一些影響。

一些孩子容易受環境影響,需要學校緊張氣氛帶動更加專注學習,效率更高的孩子會受影響一點,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真的不會有太大幅度的漲或者降。

為什麼呢?

1.從通知延遲開學,“聽課不停學”,所有高三學生就開始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網課學習狀態。排課時間跟學校一樣,從早道晚,是的,有時候孩子可以睡眼惺忪的爬到電腦前聽課,但是這樣的強度也不輕鬆。

據我所知,孩子依然要交作業的,準時準點的發給老師,老師要批改,講解。你說都高三了,孩子們能不把作業當回事嗎?

2.老師監督不到了,家長的監督任務更重了,孩子的作用家長得監督,唉,這麼精準的盯,學校還能偷個懶,混過老師的眼睛,可是這回不行,“你媽媽的眼睛可比老師的厲害,超過X線哦!”

3.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基本都知道學了,對於少數另當別論。誰還會把學習不當回事,上了12年了,你認為孩子這些能力都為零嗎?這個絕對是不可能的,除非智商有問題,真的智商有問題,怎麼能夠考高中呢?

4.隨著網絡的發展,我們溝通交流很方便,老師對孩子的跟進絕對不可能鬆懈的。學習氣氛影響不大,雖然孩子有懈怠的時候,但我們要允許孩子有這樣的時候。

我相信能考進重點的學生都是有真實力的,無論哪一年。但其實所實話,要影響成績的話還是心態,和情緒,如果不會控制和處理,且親自之間交流不當引發的一些衝突會干擾多一些,但絕對不是決定性因素。

所以,我認為題主不應該那麼絕對和悲觀。任何時候有起就有落,這個是正常現象,你別自己嚇唬自己好嗎?更別取嚇唬我們的大學老師?

不優秀能上重點嗎?你太蔑視我們的能力了!,

高三的孩子向前衝,這個是你們要做的,別的聲音千萬別入耳,相信自己就好了!

大家說我說的對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