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有哪些看似不經意,卻耐人尋味的細節?

侃聊天下


有一個看了好幾遍才發現的細節。

甄嬛由貴人晉升為嬪,是因為懷孕。剛懷上孩子,皇帝就迫不及待晉封她,在正式冊封之前,甄嬛和皇后在太后宮裡商量冊封禮的事情。

皇后就提到了,冊封的吉服來不及趕製,用了敬妃以前的禮服。太后誇讚皇后做的好,懂得變通又很節儉。

一旁的甄嬛看在眼裡,暗暗記下了,從此她就有了這個概念:吉服出了問題,可以拿別人的衣服代替,不越制就好了。

於是有了後來的誤穿故衣事件。

我看了很久,才發現這中間的關聯。

甄嬛剛被冊封,又懷著身孕,如果順利生下皇子,說不定皇帝一高興直接封妃,到時候再想撼動她就難了。而且她聰明乖巧循規蹈矩,不像華妃輕易可以尋到錯處,一旦封妃生子地位穩固,又年輕美貌,皇后想再遏制她,就很難做到了。

所以皇后選擇在她生孩子之前,就動手,且做了兩手準備。

一邊囑咐安小鳥給甄嬛送舒痕膠,打落她的胎兒。但是甄嬛之前曾經識破餘氏給自己下毒的詭計,且為人謹慎小心,皇后不確定甄嬛身邊是不是有懂醫術的人,萬一被拆穿,這個辦法未必百分之百成功。

第二手準備,就是提前在太后面前,說起冊封禮服的事情,引起甄嬛的注意。從此以後,甄嬛就知道,禮服的事情是可以變通的。這就為她後來的故衣事件埋下禍根。

假如甄嬛識破了舒痕膠,一路小心保養,順利生下皇子,她再次冊封的時候,皇后就會使出後招,讓她自己穿上那件純元的衣服,引來皇帝震怒,從此失寵。

沒錯,讓她自己穿。這才是重點。皇后為了這一步,在她剛封嬪的時候,就已經在鋪墊了。若沒有這個先例,後面甄嬛封妃的時候,未必敢穿來歷不明的衣服,可能只是穿著破損的吉服就去了。這樣就算皇帝責怪,也不會動搖她的根基,最多罰一頓完了。

我看到這的時候,只能感嘆皇后深謀遠慮,用心險惡之極。華妃還在得寵,還要利用甄嬛來扳倒華妃,皇后就已經在盤算以後怎麼限制甄嬛了。真可怕。

~~~~~~~~~~~~~~~~~~~

編輯一下,補充一個細節。關於敬妃不經意的出手。

劇中前期,華妃動作非常多,推沈眉莊落水,利用餘氏毒害甄嬛,都是她的手筆。但是其中最絕的,是曹貴人佈下的陷害眉莊假孕爭寵的局。

這個局的鋪墊非常多,從安排太醫和宮女,到設宴時找來生育過的欣常在和齊妃一起確認,並且最後揭穿,每一步都是引誘沈眉莊自己上鉤,華妃和曹貴人從不曾牽涉其中,撇得乾乾淨淨。

從外人的角度看,是沈眉莊自己找太醫索取的藥方,也是她自己推薦的劉畚,所以皇帝知曉真相才會怒不可遏。他印象中的沈眉莊一直穩重賢良,卻沒想“內裡如此不堪”。

皇帝一氣之下,重重發落了沈眉莊。而甄嬛的反應是什麼呢?她和沈從小一起長大,相信沈不會做這種事,然而鐵證如山,即便她聰慧過人,也猜不透其中的關竅,因此後來冒險去見沈的時候,還是要當面問一句。

一起長大的姐妹都會起疑,更何況旁人。不得不說曹的這個局布得真是妙,所有圈套都是沈自己往裡鑽的,沒有任何辯白的餘地。如果不是甄嬛費盡心思抓到了劉畚,沈眉莊可能真的要含冤而死了。

而這件事的轉機,卻不是甄嬛,而是敬妃。

眉莊被貶之後,華妃一不做二不休,給眉莊的飲食裡下毒。如果眉莊因此死了,那就坐實了她是畏罪自殺,這件事就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了。

然而當時敬妃在場,她驗出了有毒的飯菜,保全了眉莊的性命,同時非常清醒的去報告了皇帝。

這個報告,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她一直是整件事的局外人,又甚少捲入宮中爭鬥。眉莊被下毒一事,如果由沈自己或是甄嬛去說,皇帝絕不會信,甚至可能會認為是沈的苦肉計。而她作為目擊者去主動向皇帝說明,皇帝不會懷疑。

皇帝信了她,自然會想到,這是有人在殺人滅口。那麼沈眉莊假孕爭寵的事件,說不定另有隱情。

曹這個局布得天衣無縫,所有證據都指向眉莊,皇帝對眉莊的印象一落千丈,任由她自生自滅。眉莊此時的狀況岌岌可危,幾乎就是任人宰割了。

然而最後華妃多此一舉,想要殺人滅口,反而被敬妃攔下。敬妃報告皇帝后,皇帝才有了這個念頭,說不定眉莊真是冤枉的。

於是他派了御前的芳若姑姑去看守眉莊,芳若與甄嬛交好,她不會苛待眉莊。而後來甄嬛用反間計引華妃入局,皇帝的態度也是:沈答應雖然戴罪禁足,卻也不能教她白白受辱。

臨走的時候還囑咐敬妃:人在你宮裡,你要費心照應。

我個人覺得,皇帝這時候已經內心動搖了。他怒火平息後,冷靜下來,可能會覺得,這事並沒有看起來的那樣簡單。所以,他雖不會放了眉莊出來,卻也留了後路給她,至少要保住她的性命。

眉莊後來沉冤得雪,固然是甄嬛派人抓到了劉畚的緣故,但是敬妃的作用也絕不可忽視。她以局外人的身份,提醒皇帝有人在害眉莊,皇帝才會覺得事有蹊蹺。後來劉畚落網說出真相,前後諸多事情聯繫在一起,合情合理,皇帝才會真的相信,眉莊是無辜的。


小飛電視劇


這部劇真的是每一個細節都非常的好,服裝妝容自己劇中道具群演什麼的都表現的非常的好,正因為有這樣的良心製作,才讓大家對它這麼看好。



要說這部劇畢竟是一部宮鬥劇,三個女人一臺戲,更別說後宮當中那麼多女人了,而劇中也有一些耐人尋味的細節,不仔細看還發覺不出來的。


就拿甄嬛來說吧,孫儷在這部劇中的哭戲真的是被很多人所誇讚的,哭起來真的一點包袱都沒有,也不怕醜,但是要說能哭成這個樣子,也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比如說自己第一個孩子流產的時候,知道自己只是純元皇后的替身的時候,以及之後果郡王死了的時候。 在那些真情實感流露的情況下,她每一段哭得都很讓人動容,整個人的心都跟著揪了起來

再看看她假哭的時候,在凌雲峰得知果郡王死了,為了肚子裡的孩子假意哭死勾引皇上的時候哭得那叫一個梨花帶雨惹人憐愛,還有後面滴血認親洗清了自己的嫌疑開始補刀皇后的時候,語氣那叫一個委屈,但是哭得還是很好看的,面部表情的什麼的都管理的很好,這一點的設計也是非常有心了。



再有就是四阿哥弘曆的貼身嬤嬤了,四阿哥小時候一直不怎麼受寵,所以一直住在圓明園裡,身邊照顧的人也不是很多,最重要的應該就是身邊的嬤嬤了,四阿哥與甄嬛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這個嬤嬤也出鏡了,本來也沒有怎麼注意到她,畢竟就是照顧阿哥的一個資歷比較老的宮女而已但是知道後來才發現,導演組真的很用心。


通過圓明園之旅,弘曆搭上了甄嬛,再後來他就由甄嬛來撫養了,後來有一個片段是說他長大了的事情,皇后想要毒害四阿哥,在嬤嬤吩咐熬的綠豆湯裡下了毒,晚上四阿哥好好學習的時候,嬤嬤將湯端過來,當時四阿哥正在努力學功課,就講湯賞賜給嬤嬤了,而這個嬤嬤居然就是當年圓明園的那一個,而且因為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妝容方面也老了很多的樣子。真的很心疼這個嬤嬤,照顧了弘曆一輩子,老了還成了替死鬼。實際上這些早已埋下伏筆了,結果是註定了!沒法改變!



最後再講一下毛曉彤所飾演的瑛貴人吧,很多人都覺得她很可惜,從果郡王府中被浣碧送到宮中,一直循規蹈矩的,但卻因為被人陷害與三阿哥有染,最後含冤而死,要說這個人第一次出現並不是在宮中,而是在凌雲峰,當時甄嬛被趕出宮,大雪天暈倒在雪地裡,果郡王救了她,隨後送來伺候她的丫鬟之一就有采蘋,就是圖中右邊的那個丫鬟,後來小廝走的時候,浣碧拉住他問他這兩個丫鬟姿色穿衣不像是普通下人的感覺。 大致意思就是問她們是不是王爺的通房丫頭,小廝阿晉說不是浣碧這才放心,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浣碧對果郡王已經有意思了,所以格外的留意他身邊貼身的丫鬟


猶豫中的決策


看《甄嬛傳》久了,才知道里面沒有一個是獨善其身的。

這裡跟大家聊聊瑾汐、浣碧、不起眼的欣貴人還有端妃。

瑾汐的無意之間,讓皇后鑽了空子,把甄嬛逼上絕路。

甄嬛前後最大的改變,就是發現自己只是純元皇后的替代品,從此萬念俱灰,一心只想出宮,再次回宮後也是徹底黑化了。當時瑾汐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瑾汐是見過純元皇后冊封時的華服的,當時甄嬛冊封的華服壞了,一時間難以補救,內務府說皇后處送去的衣服可以派上用場,已經算是一個提示了,瑾汐也說好像在哪裡見過,可是主僕幾個就是沒當回事,犯了大忌。

這可能就是她做過的唯一一件對甄嬛不利的事,但也是無心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推斷瑾汐並不完全忠誠的理由。

浣碧:自己創造機會接近果郡王,最後甚至想殺死果郡王的孩子

浣碧和甄嬛真是同父異母的姐妹,浣碧曾經也想接近皇上,但皇上發現她的心意後,根本不領情還諷刺了她兩句,後來甄嬛喜歡了果郡王,浣碧也對果郡王情有獨鍾。回宮後甄嬛明知她的心意,但未曾給皇上進言,是浣碧在七夕宮宴上故意蹭掉了果郡王的香囊,被皇上發現了那個小像,表面是為甄嬛與果郡王解圍,實際就是為了逼果郡王娶她。

後來的瑛貴人,原本是果郡王的侍婢,浣碧在宮外時就發現了,採蘋跟隨果郡王多年,所以在甄嬛說選嬪妃時,浣碧就把她送進了宮裡。

後來孟靜嫻有了孩子,浣碧說孟靜嫻有了孩子,還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嗎?甄嬛多次強調這個孩子是果郡王唯一的孩子,才讓浣碧放下了殺心。在原著上,浣碧與孟靜嫻的關係,就像之前宜修和純元一樣,而孟靜嫻不小心喝下毒藥後,在偏殿的浣碧又在她的湯藥中下了些藥,把她毒害了。

欣貴人:欣貴人小產後不再邀寵,但她知道依靠宮中權勢最大的嬪妃,才不會喪命

這位不起眼的欣貴人,從甄嬛一進宮她就小產了,我們很少見到她有什麼心機,但她知道擇佳木而棲,皇后不幫著她,她就找到了甄嬛,並且讓家裡做官的盯著安比槐,舉報他貪汙受賄一事。

端妃:恨皇后和華妃,只能也必須去借助甄嬛的力量

端妃當年成為了謀害華妃喪子的替罪羊,原著中說,當時是皇后提出藉端妃之手,將落胎藥端給了華妃,所以端妃深知背後的主謀,宮中兩大勢力都無法抗衡,只能藉助甄嬛這隻潛力股。

但她深愛皇上,在發覺甄嬛對皇上的歹心後,(拿孫答應與侍衛苟且的事情故意氣皇上),在大結局中也未露面,而是稱病在自己宮中待著。


亦喜亦悲


皇帝隨身帶穿黃色衣服的御前侍衛。

有時是外景

有時是護駕

但是一般去妃嬪那裡不會有御前侍衛的鏡頭,完全可以減少人數省經費。可是我在看60集時發現了一個小細節

看到窗戶外沒有,隱隱約約就是穿黃褂的御前侍衛了。

這張更清楚些。按理說,只有皇上和熹貴妃的對手戲,背景能省就省。但是加上御前侍衛的鏡頭卻更加合情合理。皇上進屋,護駕的人肯定要在屋外候著。我就挺佩服導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