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發生在戰國時候,既然那時沒有紙,“紙上談兵”又是從何說起的呢?

秋林飛雁


紙上談兵成語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例傳》。意思在紙面上談論用兵策略,只是空談理論,不解決實際問題。

史記雖成於漢武帝時,但流傳是在東漢中期,而且兩漢統治者對史記是壓制態度。直到唐宋史記才廣為傳播。而紙上談兵的成語,是史記廣泛傳播後,在史料記載上得出的成語。所以那時典籍書寫都用紙了,不矛盾。

我們做事如果不從實際出發,不注重實踐經驗,只會空談理論,“紙上談兵”,那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一敗塗地。而作為管理者如果不能做到知人善任,而是被誇誇其談的人所迷惑,導致決策錯誤,那後果更不堪設想。


談昆明


“紙上談兵”字面解釋為釋: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事實。

這個成語來自於一個典故。

講的是戰國時期有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幼常常學習兵法,閱讀了很多兵書。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對書中的各種怎麼帶兵打仗,軍事理論輕車熟路。

對於父親的提問,考驗,他都能輕易通過。說起來頭頭是道。

到後來他接替廉頗成為趙國大將,帶兵打仗。在一次長平的戰爭中,因為只會書本中的理論知識,且不能靈活應用在當下戰役,導致趙軍慘敗。

所謂的“紙上談兵”中的紙,在戰國還沒有出現,應是後人借用趙括的故事演變而來的。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同時這個典故也告訴我們了無論學習什麼,都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要結合現實情況,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靈活掌握。光想不做,也只是空談罷了。





抽象派畫家


前言

“紙上談兵”一詞,現在常常被認為與戰國時期的趙括有關。實際上,這個成語出現的時間很晚,它最初是用來形容死讀書的書生,與趙括毫無關係。

後世認為趙括與這個成語非常契合,在牽強附會、以訛傳訛之下,“紙上談兵”竟然成了趙括的代名詞。

在我看來,趙括是一名真正的將領,絕對不是“空談誤國”的書生。他身上真正的缺陷,在於經驗不足、狂妄自大。倘若給他一定的成長機會,未必不是一代名將。

長平之戰中,趙國並非毫無還手之力,而是與秦軍僵持了四十多天,雙方都傷亡慘重、彈盡糧絕。倘若沒有一定的領兵才能,是做不到這個地步的。而趙括最終也以身殉國,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我想,用“紙上談兵”這個詞來形容趙括,是不夠公允的。因為歷史上許多將領,甚至還比不上趙括。

當然,這個問題見仁見智,這裡不便展開。本文主要談談,“紙上談兵”一詞從何而來?又是怎麼戴在了趙括頭上的?

“紙上談兵”與趙括無關

說“紙上談兵”出自趙括,有兩大疑點:

  • 疑點一:紙的使用

根據考古和史料的相關記載,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時期。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戰國時代就出現了紙。

就算戰國時代有紙,當時也不可能普遍使用。因為直到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人們的主要書寫載體,還是竹帛。

趙括長平之戰的故事,正是記錄在《史記》當中。司馬遷本人還在用竹簡,又怎麼可能發明“紙上談兵”這個詞呢?

  • 疑點二:史書中關於趙括的記載

《史記》和《資治通鑑》兩部書,都記載了趙括和長平之戰。而《資治通鑑》的記載,基本與《史記》相同。所有的記載中,都沒有見到“紙上談兵”一詞的出現,只有一些相似的表達。

比如以下幾段:

  • 藺相如曰: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 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這些記載,可以說明趙括熟讀兵書,並且有些自大。但僅憑這幾段話,就確定成語的出處,顯然是不合適的。

“紙上談兵”的出處

“紙上談兵”一詞,最早應出現於明清時期。不過在此之前,已經有了這個成語的雛形,只是沒有出現精煉的概括而已。

元末明初的詩人劉三吾,有《湘南雜詠》三首,其中有一句:

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這是現在能找到最早的接近“紙上談兵”的句子。很明顯,這一句說的也不是趙括,而是諷刺當時的元朝政府。


一直到清末,“紙上談兵”一詞才在許多文人的作品中出現。如:

  • 魏源《聖武記》:“今日動笑紙上譚兵,不知紙上之功,即有深淺,有一二分之見,有六七分之見,有十分之見。”
  •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這兩個地方的“紙上談兵”,都是諷刺當時的一些書生,跟趙括也沒有一點關係。

“紙上談兵”如何與趙括綁定?

說起來也有趣。趙括的故事,已經發生了兩千多年了。這兩千多年裡,誰也沒有用“紙上談兵”來形容過他。反而在最近的幾十年,因為種種誤會,這個詞竟然成了趙括甩不掉的標籤。

事情要從中國最早的一部少兒通俗讀物《上下五千年》說起。1979年,著名語言學家林漢達與作家曹餘章,參考現存史料和民間傳說,共同編寫出了這部書。其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影響力非常大,以致於後來衍生出各種“五千年”系列。

在當時教育水平較低的中國,這部書可謂深入人心。而書中寫到長平之戰時,作者用“紙上談兵”來形容趙括。這是趙括第一次與“紙上談兵”產生聯繫。

趙括的故事具有非常典型的教育意義,他也因此成了教科書裡的常客。基本上接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沒有不知道趙括的。

而教科書為了生動形象,便直接套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久而久之,人們就默認了趙括等於“紙上談兵”。

到了後來,中國最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索性也直接標明“紙上談兵”就是出自趙括。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結語

在中國的語言中,牽強附會、以訛傳訛的現象非常多。

很多成語在流傳中都失去了本來的意思,如:空穴來風、瞻前顧後等;很多字的讀音也發生了變化(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

這些錯誤在成為習慣之後,就變成了正確的。很多人調侃:這是對“文盲”的妥協。當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錯了時,那麼錯的也成了對的。這種說法固然有些極端,但也是事實。

最後,個人認為:

為了“遷就”大多數人的習慣,而改變語言的本意,的確無可厚非。但同時,也不能矯枉過正。有時候,糾正一些歷史錯誤,也是必要的。比如,紙上談兵一詞,也是時候撇清趙括與它的關係了。

大家認為呢?



造作的楚狂人


其實“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有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而且把“紙上談兵”這個飽含貶義的詞語用在趙括身上,其實不太合適,對於小孩子來說,這個故事還可以,但是對於成年人來說,把“長平之戰”的失敗歸咎於趙括沒才能,實在是對歷史的誤解。

1、成語演化史

根據現在的考古研究,能證明西漢初期有紙,但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用,直到東漢蔡倫改良了造紙術,才使紙的發展迅速起來,最終大行於世。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漢書·宦者列傳》

所以說,在趙括生存的戰國時代,應該是沒有紙張的。

後世對趙括的不斷“曲解”,大概是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的。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藺相如勸趙王:“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通過藺相如的這段話,從此大家記住趙括這個小子了,原來是一個只知道死讀書的書呆子,所以才葬送了趙國四十萬大軍,讓秦始皇(長平之戰是秦始皇爺爺當家的)那小子得了天下。

每次讀到這裡都恨的牙根子癢癢的,因為長平之戰基本上改變了之後的戰國史,如果當時獲勝的是趙國,也許統一天下的就是趙王了。

而且秦朝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很多暴政,所以很多人都特別“恨”趙括,要是趙括不是個書呆子,我們也不用忍受秦王的“暴政”啊。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但是大家知道,《史記》並不是百分百真實的,有很多事情,都是司馬遷根據資料,然後自己“想象出來”的,畢竟當時那個年代,資料也是很有限的,而且就算司馬遷如實記載,您覺得咱們今天看到的這個版本,沒有經過後人修改嗎?

所以藺相如究竟有沒有對趙括做過那種評價,是值得商榷的。

但是後面的人可不管這些,畢竟都是讀《史記》長大的,書裡面記載的東西,就算想去考證,也是很難的。

所以後來者,但凡遇到打了敗仗,就會引用趙括的事蹟。

唐朝胡曾《詠史詩·長平》:
長平瓦震武安初,
趙卒俄成戲鼎魚。
四十萬人俱下世,
元戎何用讀兵書。徐夢莘在 《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二里提到“昔趙括論兵,其父奢不能難,而奢謂括必敗”。

連趙括的父親也搬出來了,要是知道趙括必敗,還會派趙括上,不過都是“事後諸葛亮”罷了。

不過這個時候,大家把趙括的失敗,歸咎於他讀書少,或者不會讀書,但是卻從來沒有提紙的事情。

“紙上”這個詞原本是個中性詞,就是說寫在紙上的字,但後來逐漸演化,成了理論的代名詞,如宋朝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中的名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後來這個詞逐漸從學術界,流傳到軍事界,大家發現,趙括和談兵這兩個詞早就準備好了,軍事界沒事的時候就會拿趙括“開涮”,這會有了“紙上”,所以“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就呼之欲出了。

到清朝的時候,開始有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後來《現代漢語詞典》把“紙上談兵”一詞的出處定在長平之戰,於是有了趙括“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以上就是“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演化史。

2、為什麼說“紙上談兵”是人們對趙括的“誤解”?

簡單來說,沒有趙括,趙國依然會滅亡,退一萬步講,就算長平之戰,趙括暫時抵擋住了秦軍,日後趙國還是要滅亡,這就是“歷史必然性”!

秦國的強大,不在於軍事,而在於國力。

“商鞅變法”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是一場歷史上的偉大變革,也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原因。

因為商鞅變法涉及到的改革非常深刻,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總之,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經濟、軍事、農業等各方面都遠超其他國家,正是因為秦國國力雄厚,他才有能力“打”其他國家,要不然秦國憑啥囂張?

秦昭襄王不顧一切發動長平之戰,是因為趙國接受韓國上黨郡,上黨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就開打了,當時趙國的主帥廉頗,估計知道自家的軍隊不是秦軍的對手,所以固守城池,打“持久防禦戰”!

這次防禦戰,大概打了2~3年之久。

這個時候,趙國國力弱於秦國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防禦戰”也是要戰鬥的,也需要大量的糧草,需要趙國的後勤保障。

但是經過2~3年之久的消耗,趙國“缺糧”了。

《孫子兵法》說,“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

所以打仗是很費錢的。

《孫子兵法》還說:“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

上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長途征戰會導致自家的百姓貧窮,會拖垮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長平距離趙都邯鄲不過200裡,而距離秦都咸陽在400裡以上。

所以秦國的消耗應該更大,事實上的確如此,這2~3年的防禦戰,對秦國也是一個不小的消耗,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國的後勤保障還是遠遠大於趙國。

一方面,長平之戰前秦國已擁有關中、四川、江漢和河東四大糧食產地,其中主產地關中的土地質量被《禹貢》評為“上上”;而趙國主要糧食生產區包括晉陽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鄲為中心的漳滏流域只被《禹貢》評為“中中”。這是趙國農業比之秦國的先天不足。

另一方面,商鞅變法將“耕戰”確立為秦國國策,將農業生產提高到了最高戰略位置。但趙國重視商業,不重視農業。

《史記·貨殖列傳》就說,“齊、趙設智巧,仰機利”。說明當時趙國商業發達,但農業相對滯後的狀況。

所以糧食消耗沒了,防禦戰肯定是沒辦法支持下去了。

所以就算把四十萬軍隊交給廉頗,趙國還是要滅,要是廉頗堅持防禦戰,那麼沒有軍糧,士兵必定生變,或許士兵會把廉頗抓起來,然後投降秦軍。

防禦戰是沒辦法堅持了,所以趙國派出使者求和,但是秦國拒絕了求和。

秦國之所以沒有和趙國決戰,其實就是消耗趙國的國力,好不容易等你消耗空了,怎麼可能會接受求和。

不能防禦,也不能求和,那就撤軍吧,撤回太行山還能“打游擊”!

這個方法也不太現實,首先,兩軍對壘,而且是大軍對壘,你從人家“眼皮子”低下撤軍,有點自欺欺人。

還容易軍心渙散,就算能撤回來一部分,肯定是非常狼狽,損失也不小。

而只要你撤軍,秦軍就會揮師北上,佔據戰略要地,把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領土全部佔領,這樣趙國的地盤就會縮到太行山以東的地帶,靠著邯鄲平原那一帶地方,趙國可能會“苟活”幾年,但是再也沒有“逐鹿中原”的實力。

這和戰敗沒啥區別,所以趙國也不能接受撤軍!

上圖是長平之戰決戰圖

剩下的唯一希望,就是主動出擊。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 ——克勞維塞茨《戰爭論》

要是出其不意,趙國還有希望,“富貴險中求”,否則趙國肯定滅亡。

而趙括在這個時候,接受了主動出擊的任務,先別說人家有沒有才能,這種精神值得肯定啊,因為這種主動出擊,和“敢死隊”是一個類型的。

不知道廉頗為啥沒有接受這次任務,可能是怕損了一代名將的尊嚴,從後世高度讚美廉頗,過度貶低趙括,不難看出,“薑還是老的辣”!

而趙括也沒有大家說的那麼不堪,人家是名將之後,從小就是學兵法的,而且戰爭策略,也不是趙括一個人制定的,肯定是得到了趙王的同意,所以這是當時趙國一起研究的戰術,只不過交給趙括來指揮!

趙括也並非無能之輩,白起為了包圍趙括,用5萬士兵做誘餌,這5萬士兵,全部被趙括殲滅,但是人家秦國還是國力太強了。

犧牲5萬人沒啥,我用更多的軍隊把你包圍,就和圍棋一樣,你贏了局部戰役,但是卻輸掉了整盤棋。

趙括最後彈盡糧絕,戰死沙場,雖然失敗,但是也給秦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傷,白起戰後也高度評價趙括:“此子不除,必成我秦國大患”。

可見,趙括雖敗猶榮,而且還是很有膽識和謀略的人,但是想要憑藉一己之力,扭轉“歷史必然性”,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可見,長平之敗,並非趙括無能,也並非人家“紙上談兵”!

總結:

“長平之戰”歸根結底是“國力之戰”,趙國國力不如秦軍,失敗是必然的,不是個人英雄能改變戰局的。

不但趙括不能,白起也不能,要是長平之戰把這兩人換過來,白起也一樣會失敗。

不但戰國的戰爭是這樣,後世的許多戰爭,基本上也都是“國力之戰”,雖然有極少數“英雄”憑藉個人能力,改變了戰局,但是這依然改變不了“歷史必然性”!

三國時候,諸葛亮那麼厲害,為啥蜀國最後還是被滅了。

因為蜀國人口少,經濟不發達,國力比不上魏國,所以諸葛亮救不了蜀國,是“必然”的!


太行山下小小強


很高興能回答您提出的問題。我是“隔壁LW”,下面是我的拙見,供您參考。

1.成語是如何形成的。

成語大多是出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再經過長期沿用而形成。成語的意思精闢,往往隱含於字面意義之中,而只看字面是不能瞭解其中深意的。

2.“紙上談兵”的出處。

“紙上談兵”出自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書中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3.“紙上談兵”這一成語與紙並無直接關係。

“紙上談兵”是把不切實際的抽象意義具化到了紙上,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在戰國和漢代的一些史料文獻當中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只是後來在這個成語形成的時候將趙括確定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主人公了,並且影響到了現代。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會有“戰國時期沒有紙,怎麼會出現‘紙上談兵’的成語”的疑問。

4.經過了解了成語的形成過程以及其所出自的故事後,相信您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持有不同觀點的朋友到我的頭條“隔壁LW”來交流。


隔壁LW


題主提的問題是:即然無紙,何來紙上淡兵?我在這裡告訴你,那時有紙。上世紀五十年代,(1957)考古人員在西安市郊灞橋發現了,一座不晚於西漢武帝的古墓。在墓中的一面青銅鏡上,墊襯著麻類纖維紙的殘片,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把粘附在銅鏡上的紙剔下來大小80餘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長、寬約10釐米。這些殘片呈泛黃色,專家對其成份進行鑑定,發現是以大麻和少量的苧的纖維為原料組成。後來專家給它定名為灞橋紙。現陳列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它證明了我國造紙術至少至少上溯到公元前二世紀上。考古的最大價值,是實物佐證。用實物證明那遠去的歷史。灞橋紙的發現證明了,造紙的歷史。只不過,以前的紙造價昂貴屬奢侈品,並沒有廣泛的書寫使用。至於蔡倫,他在東漢興元年(105),認真的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蔽布、及漁網等為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這種紙,原料來源普通廣泛,價格便宜,質量好。廣泛用於書寫。蔡倫雖不是造紙術的最初發明者,但他改進了造紙術,以他重大的貢獻而留名青史。


WangWei8


題主的疑問確實是對的

趙括其人,活躍於戰國時代,而最早的紙出現都已經是西漢初年,真正普及紙的使用更是要等到東漢時期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之後。

所以紙上談兵自然不可能是因為形容趙括而誕生的。


關於趙括與長平之戰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裡面也沒有提及任何關於紙張的描述。

而後歷朝歷代無論是評價趙括的用兵能力差還是對他讀死書的貶低,都未曾提過紙上談兵。


這句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時期,出自劉如孫的《湘南雜詠》,“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到這裡才堪堪有了“紙上兵”的說法,至於演變成後來的紙上談兵,最早也只能查證到清朝的雍正乾隆在位年間。


而將趙括與紙上談兵聯繫在一起,要等到晚清時代的重臣沈葆楨之言中:“以武鄉侯之謹慎圖功,尚因輕信馬謖而至街亭之失;他若趙括能讀父書而陷長平。昭遠自比諸葛而失金蜀,殷浩人稱奇士竟至一敗塗地,房琯自誇車戰不過紙上談兵。”

這幾位將領被統一認為是不會實戰的將領,皆是紙上談兵的代表人物。

由於趙括相比其他幾位而言,人們對於他的記憶明顯更深,長此以往,趙括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紙上談兵的代名詞了


鑿鑿大院


紙上談兵這個典故,可謂婦孺皆知,講的就是戰國時期趙括兵書讀得很熟,一上戰場就葬送了趙國數十萬大軍,由此衍生出這個成語,意為空談理論、不切實際。

這個典故有兩個重點,一是紙,二是談兵。

考古發現證明西漢初期有紙,但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用,直到東漢蔡倫改良了造紙術,才使紙的發展迅速起來,最終大行於世。

這裡的“紙”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植物纖維製造的書寫載體,在其發明之前,古人會不會把其他物品也叫作“紙”呢?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漢書·宦者列傳》

這是對蔡倫改良造紙術的記載,縑帛就是絲織品,而“紙”這個字從糸,糸就是細絲之意。也就是說,“紙”的原意是絲織品製造的書寫載體。

鑑於絲織品的歷史,“紙”的出現年代應該很早,在戰國時代肯定存在,趙括很可能見到過。但縑貴,趙括讀的兵書不可能用“紙”來書寫,而應該是竹簡這種廉價普適品。

長平之戰後,後人對於趙括的評價是相當一致的,都是志大才疏,進而衍生一個典故:“讀父書”。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藺相如勸趙王:“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趙括言兵事,跟談兵是異曲同工,但並未明確提及,此後歷朝歷代,評價趙括多引用藺相如的評語,如唐朝胡曾《詠史詩·長平》所寫:

長平瓦震武安初,

趙卒俄成戲鼎魚。

四十萬人俱下世,

元戎何用讀兵書。

可另一方面,引用趙括失敗的例子時,談兵、論兵的身影逐漸多了起來,比如徐夢莘在 《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二里提到“昔趙括論兵,其父奢不能難,而奢謂括必敗”。

隨著時間推移,趙括讀書跟趙括談兵都成了固定詞組,意義很明確,都是說趙括死讀書,不會活用,但一直跟紙沒關係。

在跟趙括搭夥前,紙上談兵其實有自己的生活。

“紙上”這個詞原本是個中性詞,就是說寫在紙上的字,但後來逐漸跟實踐對立,成了理論的代名詞,如宋朝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紙上”有了光說不練的意義,並在隋唐之後,因軍事上屢屢失敗,從學術領域拓展到軍事領域,到清朝正式出現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到了清末,紙上談兵和趙括的碰撞越加頻繁,二者經常出現在同一場景,作為誇誇其談的代表,但仍未明確融合。


隨遇而安的廖先森


紙上談兵呢🈶兩個重點,需要強調,一個是我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二呢是這個故事本身的寓意: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它出現於戰國末期,是根據長平之戰的故事而產生的。耐人尋味的是,紙張是在東漢時期才投入使用的,為什麼這個故事卻在戰國末期廣泛流傳,其實,這和紙的發展歷程是脫不了干係的。

其實,紙張在戰國時期已經產生,只不過因為當時技術的落後,所以列國都以竹簡代替之。東漢時期所謂的蔡倫造紙其實只是改進了造紙的技術,並未說明紙就是由蔡倫所發明。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粗糙的紙張,只不過由於當時技術的落後,才沒有大規模的投入生產,不過,紙張依然是達官貴族身份地位的象徵,擁有珍貴而又粗糙的紙片,對於戰國時期的人來說,實在是幸運之至了。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本意為解決實際問題時,只知道空談理論,而無實際應用的效果。其出處就來源於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趙國統帥趙括,因為其空談理論,而無實際作戰的經驗,才導致趙軍最終失敗。這個成語具有諷刺意味,不過,其用在不同的場合,卻有不同的道理。



喜馬拉雅的祝福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在戰國時期趙國有一位名將趙奢的後代趙括,文采出眾,熟讀兵書,談起用兵打仗來是滔滔不絕就連他的父親也辯論不過他。在趙括接替廉頗統領趙國軍隊後,他打仗只按兵書裡講的條條框框、不懂變通,被秦軍大敗。後世用這個成語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雖然紙上談兵的典故出自趙括,也讓後世的人普遍認為指的是趙括。

其實最早紙上談兵的說法大約出現在唐宋時期,作為成語最早是出現在清代,也都是指書生用兵只會空談,跟趙括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連最早的史記《東周列國傳》中也沒有關於趙括的記載。

至於“紙上談兵”這個說法怎麼變成趙括“專屬成語”現在我們能找到的最早記載,是林漢達版《上下五千年》上“紙上談兵的趙括”。

後來《現代漢語詞典》更是明確把這個成語的出處定義為長平之戰的趙括,此後紙上談兵也就開始專指趙括。因此,“紙上談兵”用來指趙括只是從上世紀開始,

並不是自古如此。不知道這樣的解釋能不能說的通,很多知識點可能大家都有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