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在身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正是映襯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反轉和希望。”在浩家蘊文化研究所裡,賴瑞攀向筆者介紹了他的瓷雕作品《雲起時》。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雲起時》


嫋嫋升起的雲霧,被賴瑞攀定格並賦予了深遠的含義,有別於傳統手法的造型設計,讓我們看到了賴瑞攀獨特的藝術理念。“其實,我現在的藝術思想、設計理念跟我早期的外出工作,以及幾位恩師的諄諄教導,有著莫大的關係。”賴瑞攀說。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坐荷觀音》


畢業於德化職業技術學校陶瓷雕塑專業的賴瑞攀,曾先後到泉州、廈門、惠州、深圳等地從事出口雕塑工藝品設計創作,廣泛接觸了西方的藝術設計理念,積累了一定的創作經驗。2009年,賴瑞攀回到德化,又跟隨著名雕塑家李保恩學習現代人物雕塑技藝、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學習傳統人物雕塑技藝、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藝術系主任張南章教授學習雕塑理論知識等,這不僅豐富了賴瑞攀的藝術思維與創作想法,也讓他在無形之中摸索出了與眾不同的藝術設計風格。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巖戶觀音》


賴瑞攀作品題材包含少量的現代題材作品,但大多數作品還是以德化傳統的經典觀音題材為主,再融合簡約化、抽象化的現代創作手法和審美觀念,輔以自身的獨到見解,為我們展現了與時俱進又充滿個性化的瓷雕作品。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童子拜觀音》


如他創作的《渡海觀音》,大膽放棄了傳統何派衣紋的構造手法,以一片簡潔的荷葉塑身姿。大意簡練的海浪設計,將簡約的手法貫徹到底,精細傳神的面部刻畫,又讓我們看到了賴瑞攀紮實的雕塑技藝功底,也讓我們看到了有別於瓷聖何朝宗的創作手法。“我就想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帶給別人新鮮感、獨特感。這件作品在去年獲得了‘中國(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展品大賽金獎。”賴瑞攀介紹道。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單刀凌雲》


此外他的《童子拜觀音》《吉祥如意》《單刀凌雲》等作品,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富有自身藝術思想的賴瑞攀。作品《單刀凌雲》,應用擠壓式的表現手法,為我們開啟了德化瓷雕作品新的表達方式。“我覺得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是自己未來的財富,如果沒有我早前的外出工作和拜師求學經驗,或許就不會有現在這麼多樣化的藝術思想。”賴瑞攀說。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一葉觀音》


不過,好的藝術思想離不開紮實的技藝基礎。因此,除了錘鍊日常技藝之外,賴瑞攀自2011年起就不斷參加現場技能創作大賽,至今已有數十次,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我覺得技藝的提升一定不能是要自己埋頭苦練,參加一些現場技能創作比賽,既是一次技藝的交流與提升,也是對自身不足的彌補,能夠對自己水平有一個清楚的認識。”賴瑞攀說。賴瑞攀2017年參加德化縣組織部、團縣委主辦“築夢港灣”德化縣青年現場陶瓷創新設計大賽獲得了一等獎;2018年參加中國輕工聯合會主辦的中國技能大賽榮獲“全國陶瓷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無我》


而這些背後,無不展現了賴瑞攀對德化傳統瓷雕文化的無限熱愛,以及貼合時代特徵的創新傳承。在下一階段的創作中,賴瑞攀將在保留原有作品特色的基礎上,挑戰大體型的瓷雕作品創作,來豐富自身作品款式的多樣性。“藝術創作本身就是要有不同的挑戰,不斷的創新。”賴瑞攀說。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賴瑞攀:傳統與當代之間,碰撞出與眾不同的瓷雕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