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不寫之寫

《紅樓夢》中的人物,多處這樣,你想知道他的一個結果,可是這個結果不在他本身呈現,而是藉助他人來完成。即不寫之寫。

1. 巧姐

善良的讀者都希望巧姐,在賈家敗落以後,能夠有一個善待她的生活環境,她可能辛苦,但安心的生活。那她的生活怎樣呢?

我們結合第五回人物圖讖 :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再有判詞“偶因濟村婦,巧得遇恩人”。從這裡我們知道巧姐的生活 : 她由村婦收留,並在農村從事紡績。

《紅樓夢》中的不寫之寫


其實作者對巧姐具體的生活樣貌也做了抒寫,在第15回,寫寶玉等人,為秦可卿送殯途中,到一莊農人家。 寫道: 見炕上有個紡車兒,越發以為稀奇。小廝們又說 : “是紡線織布的。”寶玉便上炕搖轉。只見一個村妝丫頭,約有十七八歲,走來說道 : “別弄壞了!”眾小廝忙上來吆喝。寶玉也住了手,說道 : “我因沒有見過,所以試一試玩兒。”那丫頭道 : “你不會轉,等我轉給你瞧。”說著,只見那丫頭紡起線來,果然好看。忽聽那邊老婆子叫道 :“二丫頭,快過來!”那丫頭丟了紡車,一徑去了。

待寶玉等人將要離開農莊人家時,書中又寫道 : “寶玉留心看時,並不見紡線之女。走不多遠,卻見這二丫頭懷裡抱著個小孩子,同著兩個小女孩子,在村頭站著瞅他。寶玉情不自禁,然身在車上,只帶眼角留情而已。”

《紅樓夢》中的不寫之寫


這裡表面上是寫二丫,實際上就是巧姐未來生活的具體展現,因此作者也就不再具體的點名寫巧姐究竟生活得如何了。後40回的補寫者也是熟知這一點,他也就沒有寫巧姐以後的具體生活樣貌了。這樣也能夠解釋作者為什麼在秦可卿送殯的路上,寫這樣的一個二丫了。

2 . 寶玉

我們知道寶玉是深愛著黛玉的,然而殘酷的現實不得不讓他接受,娶薛寶釵為妻。那麼寶玉如何處理已經死去的林黛玉與自己的妻子寶釵之間關係呢?

作者沒有寫出,但是我們可以在書的第58回找到答案。就是藕官如何處理蕊官和藥官之間的關係。

《紅樓夢》中的不寫之寫


第58回。藕官為藥官燒紙,芳官向寶玉說道: 他是小生,藥官是小旦,往常時他們扮作兩口兒,每日唱戲的時候都裝著那麼親熱,一來二去,兩個人就裝糊塗了,倒像真的一樣。後來兩個竟是你疼我,我疼你。藥官兒一死,她就哭得死去活來的,到如今不忘,所以每節燒紙。後來補了蕊官,我們見她也是那樣,就問她: “為什麼得了新的,就把舊的忘了?”他說 :“不是忘了,比如人家男人死了女人,也有再娶的,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就是有情分了。”你說他是傻不是呢? 寶玉聽了這呆話,都和了他的呆性,不覺又喜又悲,又稱奇道絕———這裡藕官的做法對寶玉是有提示意義的。

按照第97回所述,不知內情的寶玉把寶釵娶進來,這不由使我們讀者產生疑問,寶玉如何處理與寶釵之間的關係?應該說藕官的所為給寶玉,無意中上了一節處理這樣棘手問題的課。但寶玉知情以後,還覺得不妥,他又有新的課來上。他拉著芳官囑咐道 : “既如此說,我有一句話囑咐你,須得你告訴他 : 以後斷不可燒紙,逢時按節,只備一爐香,一心虔誠就能感應了。……只在敬心,不在虛名。”

《紅樓夢》中的不寫之寫


寶玉沒想到,他給芳官、藕官上的課,竟是他以後自己要做的。

在寶玉娶薛寶釵,又知黛玉死,作者沒有就寶玉如何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著任何一筆,但讀者還是能夠明白的,因為在這之前寶玉已經做了交代。作者在這裡如果再寫一筆的話,一則是重複,二則似乎也顯得寶玉有些不深情了,甚至還有可能給其中的一方構成傷害。

這裡如果直接寫巧姐的結果,和直接寫寶玉如何對待黛玉和寶釵的結果,似乎影響讀者對人物的審美認識,因為這樣的結果都不是讀者願意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