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超級戰隊:“小湯山”再出發,南醫七軍團攜手戰“疫”

廣東超級戰隊:“小湯山”再出發,南醫七軍團攜手戰“疫”


作為一支有豐富經驗、戰勝過‘非典’的英雄集體,我們責無旁貸。小湯山全體隊員義無反顧,奔赴一線作出應有的貢獻。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3月10日,經過艱苦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武漢所有方艙醫院關閉。而這封來自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的請戰書一再被人們提起,它被看作最開始各方馳援湖北的集結令,見證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決心與勇氣。


廣東超級戰隊:“小湯山”再出發,南醫七軍團攜手戰“疫”

“小湯山”英雄隊伍再出徵。


千里馳援武漢,只為用熱血守護生命。


疫情發生以來,南方醫科大學及附屬7家醫院共288名醫護人員“請戰”出征,勇敢“逆行”,為醫者仁心做了最生動的註解。


召必回:288名“南方醫人”赴一線


“擔當時代使命,踐行醫者仁心。”


日前,南方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陳敏生在網上開講思政第一課表示,除夕夜至今,南方醫科大學已派出多批醫療隊共288人馳援湖北,其中,南方醫院127人、珠江醫院15人、三附院50人,五附院16人、順德醫院63人、皮膚病醫院5人、南海醫院12人。“前線的白衣戰士們,用請戰書上鮮紅的指印,踐行‘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熱血誓言。”


廣東超級戰隊:“小湯山”再出發,南醫七軍團攜手戰“疫”

第一批廣東醫療隊除夕夜馳援武漢。


兵貴神速。1月24日除夕夜,第一批廣東援鄂醫療隊趕赴武漢。南方醫院感染科57歲的主任醫師郭亞兵擔任隊長,他是“小湯山”請戰24人的一員。“作為一名抗擊‘非典’老隊員,我可以帶隊到一線指導年輕醫生,幫助他們更好適應工作,避免感染。”


一起出發的“小湯山”隊員,還有南方醫院副主任護師李利和主管護師史麗莎。時隔多年英雄又上戰場,戰勝病魔的決心,科學救治的細心,抗擊疫情的信心一直未變。


“家鄉疫情嚴重,我一定竭盡全力救治每一位病人!”三附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程遠雄是武漢人,心情急切帶隊趕赴戰“疫”前線。


南方醫科大學有光榮的紅色基因,在多次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前,“南醫人”都挺身而出,擔當作為。在抗擊SARS期間,承擔瞭解剖首例SARS遺體的任務,研製出世界首個SARS檢測試劑盒;在汶川地震救援期間,南方醫科大學是第一支克服重重困難挺進震中映秀的地方醫療隊……


在前線湖北,南方醫科大學“白衣戰士”與新冠病毒殊死搏鬥,不捨晝夜;在大後方廣東,各附屬醫院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


南方醫院作為廣東省新冠肺炎省級定點救治醫院,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任務落實;珠江醫院加速推進疫情防控互聯網醫院建設,通過“珠江醫療專科聯盟”連線指導數十家醫院防疫工作。


三附院迅速開通發熱門診、隔離病區及天河區孕產婦疑似新冠病例收治病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發揮中醫藥防控傳染病優勢,為易感人群提供“中藥防疫香囊”;五附院第一時間成立救治領導小組、專家救治小組,全面部署防控工作。


皮膚病醫院緊急調配藥品,將援贈物資維生素E乳膏、尿囊素乳膏等藥品分批運往湖北武漢、荊州等地;順德醫院迅速對發熱門診進行升級,做好精準防控、重點施策;深圳醫院僅用36小時,開啟深圳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二病區”。


南海醫院發揮醫共體在疫情防控管理方面的優勢,打造全覆蓋立體式新冠病毒肺炎聯防聯控體系;深圳坪山醫療健康集團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進一步優化醫療與預防相結合的新機制。


洪湖情:時隔22年再支援


凌晨荊楚,寒風料峭。2月11日,廣東醫療隊首批抵達荊州,80人的“南方醫院戰隊”繼續火速奔向洪湖。這是荊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最嚴峻的地方,危重、重症患者最多又最薄弱。疫情研判、專家會診、院感培訓……醫護人員爭分奪秒開展工作,一刻不停。


“最強的隊伍到疫情最有需要的地方去。”南方醫院黨委書記朱宏說,24小時內,他們幫助洪湖建立了核酸檢測實驗室,消除洪湖核酸檢測的空白。


醫療隊還晝夜對洪湖病情全面摸底,確定9家醫院和危重、重症、輕症、疑似、發熱5個病區的管理辦法,對一線醫護人員展開救治防控業務培訓,迅速改造洪湖市人民醫院ICU病房,轉運18名危重症病人進入ICU病房。還完成了對洪湖21個鄉鎮衛生院醫療救治和防控工作的實地指導。


廣東超級戰隊:“小湯山”再出發,南醫七軍團攜手戰“疫”

廣東醫療隊隊員與洪湖醫護人員進行樣本檢測。


“是廣東醫生的鼓勵給了我信心與勇氣!”王平(化名)是廣東醫療隊救治的首批重症病人,2月23日治癒出院時他高興地說。


3月2日,隨著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乘上救護車轉往荊州,洪湖市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實現“清零”。78歲的肖大爺用手機拍下了醫護人員工作照,做成了一個短片表達感謝之情:“我不知道他們名字,但我知道他們是從廣東來的一支醫療隊。”


事實上,與洪湖的同袍情誼可以追溯到22年前。


1998年,長江洪水氾濫,洪湖是“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重點險段。危難時刻,原第一軍醫大學向荊州與洪湖地區輸出醫療、藥物、教育等資源,並派出了專家隊伍前往洪湖災區調研及現場指導防疫問題。


廣東超級戰隊:“小湯山”再出發,南醫七軍團攜手戰“疫”


“22年前,我是學校與家鄉的聯絡者;22年後的今天,我在洪湖幫助廣東物資輸送。”南方醫科大學洪湖籍老師張小平感慨良多。她和丈夫還專程看望廣東醫療隊,在抗疫最前線見到熟悉的同事,眼淚止不住地流。


有擔當:全校鑄牢防“疫”牆


“老師,去的時候,你不怕嗎?”


“武漢需要我們,作為醫生,關鍵時刻責無旁貸。”


3月9日晚,南方醫科大學一堂特殊的戰“疫”網課在武漢開講,授課的是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吳錫平。1月24日除夕夜奔赴武漢以來,他和同事在漢口醫院已奮戰50個日夜,這才擠出時間直播《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和診斷》課程。


另一頭聽課的,是該校第二臨床醫學院2017級臨床醫學及兒科學等專業的300名學生。五湖四海的師生隔屏再見面,感動、擔憂、祝福,複雜的感情都融在求知的氛圍裡。


廣東超級戰隊:“小湯山”再出發,南醫七軍團攜手戰“疫”


“同學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就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你們的前輩、老師、師兄師姐如同戰場上的戰士,不畏安危、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守護著生命,踐行著‘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誓言。希望大家能沿著他們用逆行背影照亮的醫學道路,堅定信念,勇敢前行。”陳敏生說。


疫情發生以來,南方醫科大學抽調各學院、附屬醫院相關領域專家,組成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指導小組和防控專家指導小組,指導疾病臨床救治和疫情預防控制工作。


例如組建由26名學生組成的“擊冠”青年志願隊,與學校15位專家一起,參加省、市疫情防控流調工作。


廣東超級戰隊:“小湯山”再出發,南醫七軍團攜手戰“疫”

公共衛生學院選派流行病學系專家和學生參加省疫情防控流調工作。


公共衛生學院與珠江醫院聯合撰寫《醫務人員疫情心理防護手冊》《高校應對疫情心理援助工作要點速查手冊》,為醫務人員和高校提供指引。中醫藥學院與南方醫院援鄂醫療隊溝通,編創新冠肺炎康復健身操,指導公眾自我鍛鍊與防護。


在前後方,“南醫人”秉承“博學篤行、尚德濟世”校訓,踐行救死扶傷神聖職責,為守護人民健康貢獻力量。


記者丨姚瑤 黃錦輝

通訊員丨黃瑤

校對丨陳大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