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三业观”

  古代就有三立之说,即立身、立言、立业。我们教师也有三业之说,三业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读书、写作、教书,这三者与古代的三立之说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处。

  读书就是立身。通过读书,汲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陶冶自己的情操,愉悦自己的身心,这是老师必须要持之以恒要做的事情。日积月累,对教师的职业成长和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那么如何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是个大有学问的问题。读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演讲录》一书就令我颇有些感触,陶老师讲到了读书应该多读经典之作,尤其是《论语》等古代经典,更是不能不细加研读,因为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修养规范,要想参透其中的奥妙,就要找到其中的源头,读古代经典就是追本溯源,就是返璞归真,只有这样才能对现在的一些现象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才知道当前很多的社会问题其实在古人那里早已为我们指明了解决的策略。古人的办法虽简洁,但却是极有效的,只是我们没有留意而已。

  写作就是立言。这也不单单是为了晋级加几分而已,而是要通过读书、教书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感悟,执笔为文,记录下来,就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升华,也是将自己的思想体悟公之于众,在更大范围内让他人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这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写作有什么技巧吗?我认为可能有,但那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要多写。好像鲁迅先生也说过:写好文章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就是要多写、多改。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开始可能写得非常粗鄙,没有文采,没有顺序,但是只要多写、多记,天长日久,自然而然就会有提高,写得多了也会有文思如泉、下笔成文的时候。现在写的条件应该是很好了,只要有空闲的时间,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铺开一张纸,就可以写了。日常可以记好每天的日记,也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博客日志,没准那个编辑看好了你的文章,还会帮你出书发表呢!这可不是以前纸质投稿时代所轻易办到的,但现在有了这个条件应该好好利用。因此,我还是提倡老师们要多写些博客文章。并且网上发表之后的互动交流还会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也更利于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使自己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教书就是立业。教书是教师的主业,做为一名老师当然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个人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落实、践行。但是有些老师每年教的孩子都考第一,每年都有好的成绩,但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并没有感到幸福,慢慢的工作变成了一种累赘、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这种工作模式最终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最多是辉煌于一时,而不能闪耀于一生。当然我不是因此而否认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但是一个教师通过读书、写作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了更好的理论指导,必然就会在工作中如虎添翼、游刃有余,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的忘我之境界,这才是很多专家和教育界人士所极力追求和推崇的教师职业化成长之路,是一条光明、幸福的职业人生之路。虽然能达到这个境界的毕竟是少数,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去努力追求的理由。

  只会教书,最多成为一名好的教书匠,仅仅停留在低级层面;只读书不实践,最多只能是绣花枕头,外表好看;既读书,又写作,并努力进行教育探索,才能达到上上境界,从而屹立于天地之间,走向教师职业生涯的幸福康庄之路。(2013年11月7日)


教师的“三业观”


教师的“三业观”


教师的“三业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