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速求共眠》(一):突然想發財怎麼辦?

本月約1500字,閱讀預計需要7分鐘。

有時候,在中國的文化情勢下,坦誠會毀掉一切;

保留與虛偽,才是成就的根基。

閻連科《速求共眠》


84.《速求共眠》(一):突然想發財怎麼辦?

《速求共眠》是中國大陸繼莫言之後,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作家閻連科的作品,之前咱們在《炸裂志》的書評說過,閻連科的老師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較大,並給自己的作品歸到一個新的類別:“神實主義”。

但他的最新小說《速求共眠》卻是一部打著非虛構寫作旗號的小說,作者以第一人稱進行敘述,即“我”就是閻連科,書中還涉及到他的好友,如顧長衛、蔣方舟等等。

這部小說其實可以看作是閻連科老師對寫作形式的一種創新與突破,也可認為是對自己手頭上的部分作品進行整合,行文成書,留成紙質文字作為紀念。因為書中所內嵌的兩部作品,即短篇小說與《速求共眠》劇本,二者早已通過不同形式發佈。

84.《速求共眠》(一):突然想發財怎麼辦?

短篇小說是閻連科老師的早期短篇小說作品,講的是李家老二李撞青春期時強姦了苗家老四,被村裡教書先生洪老師的傻兒子看到了。於是在洪家、苗家、李家的合計下,李撞迎娶了苗家四姑娘,壞事變成了好事兒,充滿了荒誕的意味。

而劇本《速求共眠》並不如小說裡所描述那樣沒有被導演看上,而是已經拍成了電影,在去年上海電影節上首映,好像還不錯,在豆瓣的評分還算可以。而這部劇本就故事內容而言是為他之前的短篇小說的所作的續作,即在那事兒發生多年之後,李撞的老婆死了,外出在北京打工為兒子籌學費,兒子李社連考三年沒考上大學,而身為民工的李撞碰到了北大的江南漂亮女研究生李靜,所發生的事情等等。

84.《速求共眠》(一):突然想發財怎麼辦?

而結構上,先是閻連科失眠,突然想發財,於是想到拍電影,於是走到窗前,感覺這個世界是我的。

(算是把自己內心裡魔鬼放了出來)。

於是他召集了他的朋友們,顧長衛、蔣方舟等若干人等,先讓他們讀短篇小說。他們紛紛表示沒興趣改編成電影,然後閻連科表示這是個引子,因為通過那些不良失實的營銷號,引出了李撞這位他家鄉的兄弟,身為民工與北大研究生李靜談上了戀愛的故事。

以此為噱頭,閻連科問顧長衛要了50萬開展創作與採訪活動。而由於這個愛情故事雙方地位的懸殊與離奇,顧長衛欣然同意。

接著閻連科展開了對當事人的採訪與調查,他發現按照事實沒啥故事可寫,便進行了改編創作。

84.《速求共眠》(一):突然想發財怎麼辦?

隨後劇本被眾人拋棄,閻連科陷入虛無,後在自己創作的劇本中成功“預測”了故事中李撞最後的結局,即誓死捍衛自己老婆的骨灰而狀態有所好轉,畢竟自己作為作家也能像算命一樣未卜先知。

所以儘管劇本不被人所承認,但他也能像預言家一樣活得成就感與滿足。

本質上說,是作家要餵食自己的內心,而不是餵食讀者的需要。

閻連科《速求共眠》


其實小說很像是閻連科老師突然想發財,然後想到了電影這個行當,然後為自己的早期作品寫了個續的樣子。而由此引入了對寫作的思考,比如是否為了餵食讀者,還是為了自己的表達,亦或是為了自己的發財夢?而這部小說由於是在非虛構環境下展開寫作,它也就失去了閻連科以往小說的“魔力”。

當然,書的最後閻連科也以書店裡自己的書不好賣、青年讀者不喜歡他神神叨叨的風格調侃了自己的境遇,雖然存在著文人自憐自哀,但或許也有某種真實的存在。

畢竟相較於格非、王安憶、蘇童等作家,閻連科在當代作家裡的地位是比較尷尬的。儘管他總是被譽為是下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但他卻沒有拿到過當代文壇的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他的很多作品是寫鄉土,符合當代嚴肅文壇的主流,但或許由於尺度過大,卻拿不到獎。

84.《速求共眠》(一):突然想發財怎麼辦?

雖然文人似乎是可以自視清高而無視這些東西,但完全不受影響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或許這裡邊多少有些他拼接寫作這部小說的理由與動因,貌似是為了發財,讓自己內心魔鬼出來馳騁一會兒,其實也算是內心的一份無奈。

當然小說最精彩的部分還是那部短篇小說與劇本,客觀來說,這樣的拼接也有些偷懶、“二次銷售”之嫌。

84.《速求共眠》(一):突然想發財怎麼辦?

或許也是這樣,這部小說也就由“二次銷售”專業戶出版品牌出版了。

拋開這些不談,那《速求共眠》這個劇本究竟講了什麼?

咱們週五再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