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痛風該如何解決?

痛風是由於鴨體內蛋白質代謝障礙,尿酸鹽在體內大量蓄積所引起的代謝性疾病。本病的病因主要是飼料蛋白質尤其是核蛋白和嘌呤鹼含量過高,以及腎功能障礙所致。常見於過量飼餵動物性飼料,以及大豆、菠菜、英首、甘藍等飼料; 或藥物使用不當損害腎臟引起本病; 或鴨生活的環境陰冷潮溼、光照不足、飲水不足等誘發本病。

鴨子痛風該如何解決?


臨床表現

臨床上可分為內臟型痛風和關節型痛風。

(1) 內臟型痛風主要發生於1周齡以內的幼鴨,患病鴨精神委頓,食慾廢絕,兩肢行走無力,衰弱,常在1-2 日死亡。青年或成年病鴨精神不振,食慾減少或廢絕,病初口渴,瘦弱無力,排半黏稠

白色稀便,逐漸衰弱死亡,病程3-7 天,有時也可因心肌的尿酸鹽沉積而突然心衰死亡。

(2) 關節型痛風見於青年鴨與成年鴨,尿酸鹽沉著於各關節,從而出現關節腫脹變形、患鴨跛行、嚴重者癱瘓等症狀,病程1-10天。其他表現與內臟型相同,臨床上還可見到混合痛風。

防治

鴨子痛風該如何解決?


防治本病以加強飼養管理為主。

一是防止富含核蛋白、嘌呤鹼的飼料的過量飼餵。

二是防止損害腎臟藥物的過量飼餵(如磺胺類藥物)。

三是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飼養條件,保證充足飲水。

四是發病後可用肝腎康顆粒+VC +囊溫康,可按100克拌料200斤,連用5-7 天,可加快尿酸鹽排洩,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