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優秀旅遊城市、瓷都等

潮州


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優秀旅遊城市、瓷都等


一、城市概況

潮州地處廣東省東部,東與福建接壤,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稱。全市總面積陸地3116.12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36公里。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265萬人。聚居的少數民族有畲族,2100多人。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約230萬人。潮州市域轄二縣二區,即潮安縣、饒平縣和湘橋區、楓溪區。潮安縣轄19個鎮,饒平縣轄21個鎮,湘橋區轄城區9個街道和意溪鎮。

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著名僑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瓷都、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民族民間藝術之鄉。潮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潮文化”的發祥地。歷代以來,潮州一直是粵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二、歷史沿革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南海郡六縣,潮州屬南海郡揭陽縣。晉安帝義熙九年(公元413年)設立的義安郡,便是潮州的前身,其郡治所在海陽縣,即今潮安縣。

隋文帝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廢義安郡,設義安縣。翌年,立州制,以“潮水往復”之故,命州名為“潮”,此為潮州名始出。其後,隨著朝代的更迭,潮州一名又幾經變化,至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潮州地名從此固定下來。潮州在唐“貞觀之治”時取得了較大發展,中原文化在潮州廣泛傳播,開古城風氣之先。

歷宋、元、明、清,潮州相沿為郡、州、路、府的治所,成為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宋朝的社會穩定奠定了潮州古城的基本格局,經濟的繁榮帶來了交通、文化、宗教各方面建設的進展,城市建設出現了新的飛躍。明代潮州府進一步興旺發達,人口增長迅速,形成規模宏大的坊裡格局,此時修築的石砌城牆其形制保持至近代。清末潮州開埠為通商口岸,對外交流頻繁,成為粵東地區主要商埠和著名僑鄉。

三、歷史文化價值和地方特色

1.歷史文化特色

(1)歷史悠久的“南國古郡”。潮州自漢代置縣以來,為歷代郡、州、路、府、道的治所,歷史上一直是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宋以來的繁榮發展奠定了潮州古城的歷史格局,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

(2)山川靈秀的“臨海名邦”。古城周邊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金銀韓三山如屏,韓江水環城似帶,湘子橋東西通衢,鳳凰洲二水中分,外八景鑲嵌其間”。

(3)人文薈萃的“海濱鄒魯”。潮州是“十相留聲”之所,以韓愈為代表的名公臣卿在潮州興文重教,促進了潮州文化的發展,使潮州文風蔚起,豪賢輩出。

(4)影響深遠的“潮州文化”。潮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以潮州方言、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繡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響深遠,譽播海外。

(5)繁華興盛的“商埠僑鄉”。潮州自宋以來是粵東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華人遍佈五洲四海,有李嘉誠、饒宗頤等諸多華僑俊彥。

2.歷史文化價值

(1)潮州是我國重要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一直是粵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潮州為中心的潮州文化獨具特色,流播深遠。

(2)潮州文物古蹟與歷史建築豐富集中,以許駙馬府、廣濟橋、開元寺、筆架山宋窯遺址等為代表的潮州文物古蹟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影響,以潮州土樓為代表的城鄉歷史村落分佈廣泛,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

(3)潮州古城保持著“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空間格局,城內大部分地區保持著歷史風貌,現存歷史街區與地段集中體現了“東財西丁、南富北貴”歷史功能佈局,古城與周邊“三山如屏、一水似帶”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傑出典範。

(4)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潮州文化”貫穿在潮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集中體現在傳統建築、傳統工藝、傳統藝術、民風民俗等方面,是具有典型保護價值的文化生態保護區域。

3.名城特色要素構成

潮州名城特色構成包括自然環境要素、人工環境要素、人文環境要素三個部分。

(1)自然環境要素——有特徵的地貌和自然景觀,指對潮州“三山一水”所反映的自然環境特徵的保護。

(2)人工環境要素——人們創建活動所產生的物質環境,指對古城整體空間格局、傳統民居與騎樓街道的獨特形式、以及文物古蹟、歷史地段等所反映的人工環境特徵的保護。

(3)人文環境要素——人們傳統社會生活風貌的體現,指對潮州傳統藝術、傳統工藝、傳統民俗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環境特徵的保護。

四、重要文物和歷史建築

1.重要文物

(1)基本情況

潮州市域範圍內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6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22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潮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潮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4處,饒平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

在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中,有三分之一集中在歷史城區保護範圍內,共有3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

(2)潮州市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基本情況

1)廣濟橋

廣濟橋,在潮州城東門外,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廣濟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曾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2)許駙馬府

許駙馬府位於市區中山路葡萄巷東府埕4號,系宋太宗曾孫婦女德安縣主之婿許珏的府第。該府始建於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年),歷代屢有維修,但至今仍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佈局及特點。

許駙馬府,坐北朝南偏東8°,面寬42米,進深47米,佔地面積約245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三進五開間,首進與後座均帶插山廳、房。中廳東西圍屋帶從厝廳、房及書齋。上廳的後面有橫貫全宅的後院,主體的三進與插山構成“工”字格局。圍屋隱伏於中座兩旁山牆外,形成獨廳、獨院、獨天井之獨特設置。全宅木屋架概為近於穿鬥之穿插屋架,並立於條狀連續石地袱之上。牆體為板築夯灰和青磚條漿砌,後座正廳東側二幅牆壁仍保留桃紅色之竹編灰壁。屋面舉折平緩,出簷深遠,正脊兩端從山尖伸出石質鰲尖,垂脊頭開嘴甚長。整座建築結構嚴謹,古樸大方。

3)潮州開元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潮州市區開元路東段。是粵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佛教建築和著名的遊覽勝地。始建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歷代均有維修,現佔地面積11031平方米。整座寺既保留了唐代的平面佈局,又凝結了宋、元、明、清各個不同朝代的建築藝術。主要建築有:金剛殿(即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閣、地藏閣、香積櫥、方丈廳、知客堂、神農堂、梵天香界照壁以及石經幢、阿育王式塔等。寺藏文物豐富。

4)己略黃公祠

己略黃公祠位於潮州市區義安路鐵巷2號,建於清光諸十三年(1887),為私家祠堂。該祠是潮州傳統木雕、石雕藝術的集中體現。

該祠坐北向南偏東20°,面寬18.54米,進深25.7米,現有建築面積550平方米,是一座二進院落。頭進與後廳之間是天井,兩側是廊軒,後廳有抱廈,形成四廳相向的格局。

門樓前坡為精美石雕屋架,綜合運用了浮雕、圓雕、鏤空等石雕技法。石構門面分佈了四幅沉刻文字,兩幅沉刻圖畫;門額面刻“己略黃公祠”,背鐫“孝思維則”,是全祠石雕藝術的集中體現。後廳前抱廈及上廳廊步的雕作屋架,在梁枋、接柱之間彙集了潮州木雕工藝的多種技法和表現手法,其密度之大,工藝之精,為世所罕見。後廳中糟屋架是“三載五木瓜十八塊花坯”的典型結構,全部飾以金漆木雕,突顯了祠堂金碧輝煌又穩重端莊的氣氛。

戲曲傳奇、民間故事是己略黃公祠木雕裝飾的主要題材,如“銅雀臺”、“張羽煮海”、“水漫金山”等;地方題材也得到體現,如“韓江景麗”等。外形色彩上充分運用了黑漆裝金、五彩裝金、本色素雕等表現手法,使整座建築輕重有別、層次分明,被譽為“潮州木雕一絕”。

5)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位於市區韓江東岸筆架山西麓,北起虎頭山,南至印子山,綿延四華里,窯址鱗次櫛比,相傳有九十九條窯之多,號稱“百窯村”。

“百窯村”,又稱“水東窯”、“白瓷窯”。始於唐,興盛於宋,被譽為“宋廣東陶瓷之都”,其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中國陶瓷出口基地之一。產品主要有碗、盤、盞、燈、爐、杯、壺、盂、盒、豆、釜、洗等日用器皿和瓶、人物、玩具等美術瓷。釉色以影青釉為主,兼有青、白、黃、醬釉等。其主要特點是釉質晶瑩潤澤,釉層較薄,多為不開片或開極細的魚子紋片。紋飾以劃花為主,還有雕刻和鏤空。1953年以來先後發掘了龍窯10座,階級窯1座,最大的龍窯殘長79.5米。發掘時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其中有被列為一級藏品的“麻姑進酒”,有小洋人、哈叭狗,還有飾以八字鬍的觀音佛像。而最寶貴的是幾個像座上刻有“治平”、“熙寧”等年號及“水東中窯甲”、“匠人周明”等銘文的佛像。

6)韓文公祠

韓文公祠位於潮州市區橋東韓山(筆架山)中峰西麓中軸線上,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建,元、明、清各代均有續修,現主體基本為明、清建築。

該祠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遠,保存最完好的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宇,為頌揚韓愈治潮功績而建,是歷代潮州士庶祭祀憑仰韓愈的處所。北宋文學家蘇軾於元祐七年(1092年)撰寫了《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一文,使韓文公祠聲名遠揚,成為世人認識潮州的紐帶和窗口。同時,由於韓愈在我國古代文學史的地位,以及治潮的歷史功績和對潮州歷史文化發展的深遠影響,使韓文公祠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價值。

7)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築群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築群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潮州老城,由青亭巷大夫第、青亭巷大夫第祖宅、湖西書院、馬使埕閆宅、東府埕儒林第、卓府、黃尚書府、鐵巷陳宅、興寧巷大夫第、甲第巷大夫第、甲第巷外翰第、辜厝巷王宅、紅欄杆、德里舊家、辜厝巷林宅、鄭厝巷蔡宅等遺存組成。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築群建於明至民國時期,基本形制為中國傳統合院式民居建築,院落規模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小規模民居“四點金”,及其發展而來的多座多間從厝式府第,還有極具特色的“書齋庭院”式民居。建築從整體到局部均是潮州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潮州地區古建築特點及其風格演變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8)從熙公祠

從熙公祠位於潮安縣彩塘鎮金砂一村。清同治九年(1870年)興建,至光緒九年(1883年)告竣,歷時14年。由旅居馬來西亞柔佛洲僑領陳旭年興資所建,為私家祠堂。該祠是典型的潮州近代祠宇建築,在群體組合的配置形式和構架系統上遵從傳統的營造法式,在建築裝飾、色彩與結構的結合方面,則充分運用了潮州石雕、木雕及彩畫的高超工藝技法,因而極富地方特色,是潮州近代祠宇建築中的傑作。

從熙公祠面寬31.22米,進深42.25米,總建築面積1319平方米。祠分前後兩進,附有天井、抱廈、兩廊及後包,其四廳相向的基本格局及大部分構件均保存完好。

首進為九桁垂花門,門樓為雙面鏤空石雕屋架,門樓前埕分置精緻石獅一對,門面及兩側共分佈六幅凹肚石雕。其中四幅分別以仕農工商、漁樵耕讀、花鳥蟲魚為題材的青石彩繪通雕,巧妙地運用了傳統的“之”字形構圖,在有限的空間表現了豐富多彩的故事內容,其藝術造詣之高,堪稱石雕工藝中的罕見精品,集中展示了從熙公祠精緻石雕裝飾的高超技藝。

頗負盛名的潮州金漆木雕也在祠內的建築裝飾上得到充分運用。首進厝身、後廳抱廈、後廳廊步等處的屋架及後廳中槽屋架均飾以玲瓏剔透的金漆木雕,配以黑漆裝金,五彩裝金等彩畫,烘托出整體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其梁枋、桁柱及各種穿插構件上,彙集了潮州木雕工藝的多種雕刻技法和不同的外觀表現手法,集中體現了該祠的精美木雕工藝。

全祠雕飾均衡分佈,每一局部均顯示其精雕細作的工藝水平,而又不失金碧輝煌、琳琅滿目的整體效果。

從熙公祠是傳統建築藝術和地方工藝美術完美結合的傑出範例,是獨具地方特色的潮州石雕、木雕藝術的集中反映,尤以精美的石雕垂名於世。

9)道韻樓

道韻樓位於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是饒平縣境內655幢土樓寨中年代久遠、規模宏大,風格獨特的一處。也是中國最大的八角形土樓。

道韻樓始建於明萬曆15年(1587年),歷經三代人建設而告完成。1647年邑人明南京禮部尚書黃錦來縣城(老縣城三饒)因敘宗誼(道韻樓均為黃姓)而為道韻樓題定樓名,今門匾仍嵌在樓門之上。該樓一直為村民居住,最多曾住過600多人,目前部分村民已在外面建房居住,樓內作閒間之用。除“公社化”時期小部分牆體被挖落、個別屋頂欄杆由於年久失修破落外,總體保存較為完好。

該樓呈八卦形,三進三環圍共構成“八卦”的爻畫,座南朝北,面積1萬平方米,外圍周長328米,直徑101米、牆高11.6米,三層半,皆以黃泥土夯成,中心處設為廣場,全樓有正房56間,角房16間,面積和內構均不相等,各戶相朝並不相對。樓內廣場左右二公用井,井底墊有八卦石,當是太極圈的兩儀,即俗稱“陰陽魚”。30口私井設於正房界牆下,兩間各行其半。下水道數百年來保持暢通,從不堵塞。固角用竹釘而不用鐵釘,至今沒有一梁一角被蛀壞,內有泥塑壁畫,雕樑畫棟,樓周設有槍眼、炮眼外,門頂還設有防火燒門的注水暗涵,具有防兵亂、鄉鬥、盜賊、獸害、乾旱、火災、寒暑、地震的八防作用。突出了古、大、奇的三大特點,是國內乃至國外較為特殊的建築物。

道韻樓歷史悠久,建築藝術十分講究,以其古、大、奇等特點而名聞遐邇,樓中還有雕樑畫棟,壁聯壁畫,泥塑照壁以及明南京禮部尚書黃錦題寫的樓名石門匾。該樓歷經四百年,至今保存較為完好,是潮汕土樓民俗文化之精萃,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

2.歷史建築

潮州市目前已經公佈18處歷史建築。

五、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

潮州市域範圍現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8個,其中省級保護項目24個,國家級保護項目11個;有市級代表性傳承人40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4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1人。

湘橋區意溪鎮(木雕)、楓溪區(瓷塑)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其他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有:潮安縣大吳村泥塑貼塑之鄉、饒平縣黃岡鎮布馬舞之鄉、意溪鎮大鑼鼓之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