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法 自 然


道 法 自 然

我記得有次看紀錄片,類似《動物世界》,講喜鵲,杜鵑自己是不築巢的,而是直接把蛋下在別人的巢穴裡,待小杜鵑長大一點的時候,會把別的蛋或幼鳥都擠下去,摔死,從而讓養父養母只喂自己。

彈幕裡,大家罵自私,殘忍。

什麼都有。

有人回了這麼一句,我覺得特別有道理:道德是人類專屬。

害蟲、益蟲,也都是我們給定義的。

理解自然界,四個字最恰當:道法自然。

普通人,也就是你我以及大部分老百姓,都可以歸類為普通人,普通人是必須要道德約束的,對於一些藝術家、高層次的人,他們是可以凌駕於道德之上的,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框架,你們愛咋著咋著。

我們為什麼有道德?

是因為道德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集體生活。

倘若我是萬物之王,所有人都需要朝拜我,我可以奴役所有人,我講什麼道德?吃什麼牛排?吃個人鞭不好嗎?

大補。

什麼禮尚往來?

你給我進貢還這麼多廢話?

一心一意?

一生中,你能被我臨幸一次,都是你祖上積德了,我還賜你個金褲頭,你不能穿在裡面,還要穿在外面,時刻向路人展現著你的高貴,看,這是大王用過的。

在美學領域,人體是一個重要課題。

攝影、繪畫,這些都是基礎型的,你知道歐洲為什麼那麼喜歡雕塑嗎?因為在整個藝術範疇,雕塑是最難的,普通的是兩維的,它是三維的,你看那肌肉,那血管,那JJ,那毛,那比例。

要想做好雕塑,是需要懂生理學的,包括肌肉的痙攣,甚至要去上解剖課,從而你就知道為什麼法國的凡爾賽宮多數藝術品都是雕塑,轉悠幾圈都花了眼,大同小異,跟我們小區噴泉前面的沒啥區別。

我們為什麼不喜歡雕塑藝術?

不好意思,我們的藝術家,做不了。

我們寫不了實。

只能寫意。

藝術是這樣的,最終都是寫虛,寫意,我們的藝術家是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基礎訓練,例如國畫大師有幾個會畫素描的?

乾脆,直接寫意。

大筆一揮,這是一座山。

至於山與樹的比例,樹與太陽的比例,無所謂了。

這就叫日出東方。

西方藝術呢,也講究寫意,但是往往是從寫實作為基礎的,然後再追求意,這是不同的境界,國畫為什麼走不出中國?根源就是沒法評判,跟玉石一樣,你說好就好,販賣的是感覺,是意,於是就有了那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西方藝術是有標準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例如有篇是介紹日本的浮世繪,有個著名大師:葛飾北齋。

這老頭不簡單,簡介裡就兩句話,仔細掂量一下: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高、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可以不?

這類搞藝術的人,都沒有道德。

什麼都敢畫。

其中有一幅名作《章魚與海女》,描繪了兩隻章魚以觸手攻擊一位採珍海女的場景,畫面背景有女子與章魚的對話,要是翻譯過來,比今天的還瘋狂,中文版的應該被屏蔽了吧。

你說這些畫家變態不?

就這樣的作品還是名作?

應該千刀萬剮!

日本總是出這類畫家,這些年比較火的一個叫佐伯俊男,以奇特的風格把日本傳統鬼神,浮世繪和春畫巧妙地結合。

當然,非藝術領域的人,欣賞不了。

當戴著“道德”的枷鎖去評判藝術時,發現……

這就是為什麼我特別討厭看刪節版的進口大片,好好的一個男人,你非給搞成太監,我們真的都見過用過,還怕假的?別擔心,大膽地讓我們去學習,去成長,不就塊肉嘛,有啥好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