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說,如何才能把人像攝影拍得更加清晰?

驚龍軒


就人像攝影而言,清晰度應該是攝影師和欣賞者對於照片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連畫面清晰度都保證不了,再談什麼攝影藝術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鏡頭像素對於照片清晰度的影響

很多人以為,照片的清晰度就是由手機或相機的鏡頭像素來決定的。其實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

就算單單從設備的配置而言,拍照的質量也不僅僅取決於像素值,還需要多個指標綜合衡量。這種衡量涉及到整個相機模塊,包括光學鏡頭、光學傳感器、圖像處理器,以及圖像處理算法與軟件等等。

懂點攝影常識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人像攝影成像的清晰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感光元件的質量和鏡頭的分辨率。鏡頭對於畫面的銳利度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圖像的細膩與否則與相機本身的圖像處理器與軟件算法息息相關。

所以說,如果僅僅以為鏡頭的像素高畫面效果清晰完美的照片,的確想得太簡單了。

拍攝清晰照片從正確姿勢開始

毫不誇張地說,抖動就是照片清晰殺手。為了避免拍攝時出現抖動情況,首先就是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持機姿勢。

最常採用的正確手持姿勢是左手放到鏡頭下,手指卡住鏡頭、手掌托住機身,左臂和左胳膊肘輕貼身體,形成三角狀。右手緊握住相機手柄,食指輕放在快門鍵上、大姆指放到相機背後方便按鈕操作,其餘三隻手指環撓手柄位置捏緊。必要的時候,可以用肩帶纏繞在右手臂防止意外跌落,也能夠儘可能地穩固機身防止抖動。

此外,為了保證拍攝時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外景拍攝時,三腳架的使用也是很有必要的。使用三腳架可以搭配快門線使用,效果會更為理想。

對焦、快門、光圈等調節直接影響拍攝效果

在拍攝人像時,相機的對焦、快門、光圈等調節不當都有可能使畫面效果出現模糊的情況。事實上,很多照片之所以不太清晰就是因為焦點沒有對準導致的。拍攝人像,首先要保證人臉的清晰度,所以鏡頭的焦點在一般情況下要對準眼睛。

如果是拍攝靜止狀態下的人像,快門的使用相對比較好把控。但是拍攝時人物也可能不經意間改變姿勢,如果這時候快門速度不夠快,畫面就可能出現模糊了。大家都聽說過一個“安全快門”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拍攝時焦距的倒數。設置快門速度一般要高於這個安全快門速度,就可以避免因手抖而導致照片模糊。

另外,光圈和感光度的調節也要與快門配合好,相關知識隨處可見,這裡不再贅述。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如何才能把人像拍攝清晰?

1、拍攝清晰的基礎光線要好

如果我們在拍攝時光線不充足,相機不能感光到人像的反射,那麼拍攝出來的照片是不清晰的。

2、要有足夠的景深。沒有足夠的景深,你就不“通”,沒有通何以透呢,一般相機比較理想的畫質是光圈在8—11左右的時候,在這個光圈範圍左右拍攝的畫面,明暗對比適當、銳度比較理想。

3、在一般採用順光拍攝。順光拍攝保證了整個畫面的受光比較均衡,能夠較好地刻畫每個區域的細節,而逆光拍攝很難做到這一點。

快門和抖動影響

拍人像模糊,也可能是因為快門速度過慢導致相機抖動造成。在一般情況下,快門速度低於1/60秒就可能會出問題,如果用長焦鏡頭更容易抖動。如果你在晚上或弱光下拍攝,快門速度不可避免會降低,這時雙手的輕微顫抖、模特的顫抖都會讓畫面模糊。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使用大光圈鏡頭,或者提高ISO再提高快門速度,還不行就配置三腳架來固定相機。


鏡頭記錄世界


簡單來說把人像照片拍清晰注意一下幾點就可以了

1.器材準備,要確保攝影器材,特別是機身、鏡頭沒有問題,鏡頭拍攝時不會跑焦。

2.在鏡頭光圈的選擇儘量選擇小光圈來拍攝,保證整個畫面的清晰,拍人像時焦點選擇一定是在人物的眼睛上定焦,如果採用了大光圈拍攝人物眼睛清晰了做到焦內清晰焦外虛化更能層次分明突出主題。

3.安全快門拍攝,什麼是安全快門?安全快門就是不小於1/鏡頭焦距,加入你用的是50毫米的鏡頭那麼安全快門最低就是1/50秒。

4.光線的利用,拍攝人像時採用逆光或側逆光拍攝照片的質感和清晰度會更優秀,當然瞭如果採用逆光拍攝一定要在人物正面加反光板或閃光燈進行補光處理。

做到以上幾點基本上能就保證拍攝拍攝出的人像作品畫面清晰。當然了,作為人像攝影師除了保證畫面清晰外還有很多很多拍攝技巧 需要掌握,人像攝影是門綜合了審美、用光色彩搭配畫面構圖等等一系列綜合工程,等掌握的綜合攝影技能後我想也不會再提這樣的初級問題了……





盜驪


要把人像攝影拍的更加清晰的主要問題在於鏡頭的銳度,全開光圈是不大可能的,如果在室外的話更難,我一般只有棚拍的時候才能保證人像攝影拍的很清晰,但從專業角度上講,拍人像拍清晰是個偽命題,現在沒人喜歡你把他拍的很清晰,畢竟沒人的皮膚是天然就光滑無暇的,總會有點瑕疵,如果後期再一磨皮,那又不清晰了,所以結合我的經驗給你總結下怎麼把人像攝影拍得更加清晰。

  1. 不要使用最大光圈拍攝,鏡頭需要縮兩檔光圈以上才行,小光圈更能體現細節,大光圈會降低銳度,造成圖片不夠清晰

  2. 光線需要自然而柔和,強光會導致高光溢出,暗光會導致噪點過多都會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照片的通透度和清晰度

  3. 不要使用單點對焦,使用十字對焦更好,基本上合焦成功就不會出現虛掉的情況
  4. 鏡頭距離模特近一點,拍攝特寫!這是重點,不要離得太遠!

放張圖片和參數,你領悟下

相機:佳能5D4 鏡頭:EF 35 f/1.4 光圈:f/2.8


麥克


現在的相機自動對焦功能非常強大了,其中臉部識別和眼部識別對焦更是大大方便了拍攝。

把人像拍的更清楚,首先對焦要準確。全身照對焦點選擇人物臉部,半身特寫的選擇對焦眼部,臉部特寫要注意焦點選擇哪一隻眼睛,一般情況是對焦靠近鏡頭的眼睛。對焦準確的情況下,無論光圈大小、景深深淺對清晰影響都不大。人像可以是人物清楚背景模糊的特寫表現手法,也可以是人物和背景都清楚的環境人像。

清晰和質感、銳度不能混為一談哦。

把人像拍的更清楚,必須得了解自己手中的器材。如果拍運動或者移動過程中的人像可以開啟連續追蹤對焦模式,如果人物是靜止不動的可以選擇單次對焦鎖定。

拍人像不能說是拍清楚了就是好的人像作品,需要把人物拍美或者拍出人物的個性,拍出情緒。




桂林舞秋山


首先,我們先說說照片模糊的原因。第一是因為對焦不夠準確,第二是因為快門速度不高,第三是相機的震動造成了模糊。

針對以上三點,我們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精確的對焦。怎麼樣精確的進行對焦?在光線條件好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對人物的眼睛進行對焦。一張人像照裡,只要人物的眼睛是清晰的,我們就會認為這是一張清晰的人像照,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表現人物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光線條件不好的狀況下,或者是在逆光的情況下,我們怎麼樣對人物進行對焦呢?我們可以用鏡子或者反光板把光線反射在人物的臉部,然後對準光亮部分進行對焦,然後鎖定。

第二,保證足夠高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最快是多快呢,一般情況下對於標準鏡頭書本上說不能使用低於1/60秒的快門速度,但我們的建議是對於標準鏡頭不使用低於1/125秒甚至1/250秒的快門速度。手持拍攝的可靠速度還取決於鏡頭的焦距。經驗法則告訴我們,手持拍攝時最慢速度的分母應該大約等於鏡頭焦距的毫米數,即手持50毫米鏡頭拍攝時快門速度應該不低於1/50秒,手持200毫米鏡頭拍攝時,快門速度不應該低於1/200秒,以此類推。我建議給誤差留餘地,至少以經驗法則兩倍的速度進行拍攝,即對於50毫米鏡頭快門速度不低於1/125秒,對於100毫米鏡頭不低於1/250秒,這樣有助於我們得到最高的清晰度。

第三,只要條件許可就使用三腳架。必要的情況下,我們還要使用快門線。對於任何一位嚴肅的攝影者來說,三腳架都是一件必不可少的裝備,想要得到拍攝到頂級質量的照片三腳架就是絕對必要的。

第四,為了避免相機的震動,我們還可以用反光板預升的方法進行拍攝。

近距離拍攝時還要注意,光圈不要太大以避免景深過小而造成焦點以外的模糊。


匆匆過客之秋水


除非是特殊要求,不管你拍什麼,照片首先得清晰,這是最基礎的要求

如何才能把人像拍得更加清晰呢?

首先。手要穩,不要像得了老年帕金森症一樣,這就涉及到一個安全快門的問題,數碼時代。拍清晰的口訣,曝光寧過勿欠。這點和膠片時代是不一樣的。

攝影小白知識,安全快門:快門值不慢於1/鏡頭焦距。假如你使用的是50毫米鏡頭。快門值1/50秒就是安全快門。

如何做到拿穩相機?

根據物理學常識來說,3點支撐最為穩固,拍照時時部夾緊身體,用兩隻手一起端起相機,並緊貼臉上,其中一隻手成環形托住鏡頭,幫助對焦和變焦,另外一隻手按快門。按下快門的時候儘可能屏住呼吸,不要讓肘部離開體側。

* 錯誤姿勢

*正確姿勢

站姿端姿坐姿臥姿。原理同上。

你還可以藉助三腳架。人物攝影,用三腳架,拍攝的時候容易受限。

喬.麥克納利握持法,這種方法,在他的《熱靴日記》上有詳細的圖解說明。我不是很推薦這種方法,對於一般人來講總是覺得彆扭,感興趣的自己可以網上搜搜。

*圖源網

其次,拍照的時候光線一定要夠。

拍照的時候要注意運用好光線,可以藉助自然光,注意,儘量避免中午時分的頂光,日出日落時候的散射光,通過反光板來補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這是傍晚六點的光,透過樹葉,正好把人物臉部打亮,這個時候腳不可以用反光板來補。

當自然光不夠的時候就要考慮藉助人照光源補光,這就需要用到閃光燈或者外閃設備。 或者一些持續光源。

閃光燈的最大好處是方便,但有些時候對人造光運用技術要求有點高,運用不好的話,會造成人物和環境脫離。持續光易受條件限制。最大的好處就是所看即所得,環境與人物會比較融合。

*弱光下的攝影,這個就必須藉助於閃光燈了。上圖用的是尼康SB900,離機閃。

第三個,光圈大小的運用要合適。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人像攝影,很多攝影師喜歡大光圈下的虛化效果。背景虛化使人物主題更明確。 大光圈對攝影師的對焦要求更高。建議安全快門提高一倍,儘可能把對焦點放在眼睛上。

一般來說鏡頭光圈的最佳光影效果是縮小兩檔。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攝影師喜歡用定焦鏡頭來拍人像。

*為了虛化背部的櫻花,用的是1.4的光圈。

第四,通過後期加大對比度和銳化,也能把人像變得清晰。

有些時候我們受限於條件,無法藉助自然光源。也沒有閃光燈,這個時候圖片的成像質量很受損,解決的秘訣是,寧願照片曝光不足,也不要把照片拍糊。曝光不足可以通過後期來調,拍糊掉的後期就很難調了,現在ps後期調整能力非常強大,相機的寬容度也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後期通過暗部和亮部調整。可以把很多作廢的照片變的有用。

*這張照片原片曝光是很欠的,通過後期調整也能取得不錯的光影效果。

最後一點。一萬次快門定律,熟能生巧,多拍。解決清晰問題就變得非常簡單。


適度闕


如果發現你拍攝的人像照片很容易模糊,很難拍攝出清晰對焦的照片,不要沮喪,不要灰心。這裡有九個技巧,可以幫助你在拍攝人的時候獲得清晰的圖像。

1. 快門速度

如果你將快門速度設置得太慢,可能會導致你的圖像不會像你想要的那麼清晰。你需要將快門速度設置為與鏡頭的焦距相同,或者是焦距加倍的速度。

例如,如果你使用35mm的鏡頭拍攝,請確保跨門速度設置為1/35(雙倍-1/70)或者更快。如果你使用85mm鏡頭進行拍攝,請將快門速度設置為1/90(雙倍至1/170)或更快。

2

保持相機穩定

在拍攝的時候,請牢牢地將手放在相機上,並確保你沒有晃動。理想情況下,可以使用三腳架來保持相機的穩定。但是如果你正在手持設備拍攝,那麼請儘可能的保持穩定,因為即使是最輕微的動作也可能導致你的照片變得模糊。

3

設置好焦點

你可以採用很多種方法來設置焦點,但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是將你的焦點設置在相機的中心焦點,並專注於你想要拍攝的人。一般來說,中心會是最清晰的地方。

4

對眼睛對焦

如果你只拍攝一張照片,請將焦點放在眼睛上。眼睛是肖像照中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要保證眼睛的清晰,確保對焦點在眼睛上。

5

人物的姿勢

如果你是拍攝多人照片,那麼人物的姿勢可能會影響照片的焦點和銳度。讓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平面上的排列方式,有助於保持焦點的清晰。如果你在使用手動拍攝模式的話,建議不要講人物分為太多的層次,因為這會使每個人都被拍攝清楚變得很困難。

6

設置你的光圈

如果只是拍攝一個人,可以輕鬆使用大光圈,能在保證清晰的基礎上獲得很好的虛化效果。但是如果是拍攝集體照,那麼建議使用小光圈,來使拍攝的每個人都變得清晰。

7

對焦最接近你的人

如果你拍攝很多人的話,請將焦點放在距離你最近的人身上。理想情況下,這個人也會在集體招的中心,這將有助於確保焦點以及背後照片中的人物的清晰,然後,調整你的光圈,以確保每個人物都被拍攝到。

8

選擇鏡頭

並不是所有的鏡頭都是相同的,一些鏡頭相比起同類的鏡頭來說會更好。一個好的鏡頭,跑焦的可能性會比較小。你可以選擇類似於50mm f/1.8、85mm f/1.8或50mm f/1.4這樣的鏡頭,並不貴,在對焦的表現上也不錯。

9

清潔你的設備

如果以上的步驟你已經嘗試,但是仍然還是隻能拍攝出模糊的照片,那麼可能你該清理你的設備了。如果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清潔(或者你從來沒有清潔過),請將相機和鏡頭帶到你信任的本地相機店,讓他們來為你清潔裝備,相信我,這將使你照片的清晰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沐窈信息


你好,我是小賤,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是如何才能把人像拍的更加清晰。既然你說的簡單說說,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 光線:光線能營造畫面的氛圍、照亮主體、製造空間感等,光線角度也分順、前側、逆光等。不同的光線和角度會影響畫面的清晰度。建議多用順光,人物會更立體清晰。
  • 快門和抖動影響:一般情況下,快門速度低於1/60秒就會有問題,如果用長焦鏡頭更容易抖動。如果在晚上或者弱光的下拍攝,快門不可避免會降低,這時雙手稍微抖動或者模特的抖動都會使相片模糊。
  • 對焦模式:單反有幾種對焦模式,對於靜物,可以對焦後再拍攝。連續自動對焦適合拍攝持續運動狀態的物體,比如模特走動等情況。
  • 還有其他情況,比如是否對焦準確,距離遠近等。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我叫小賤2019


如果把照片成功的標準梳理一下的話,當是第一主題明確、第二構圖合理、三是清晰通透,等等,可見,畫面的清晰通透對於拍攝的優劣有多重要。

哪些照片需要通透清晰呢,大致有自然風光片、城市風光片、人物(多個人物)活動片等;不必過分講究通透清晰的大致有逆光人像片(主要部分清晰即可)、剪影片、人物特寫片等等,當然這些很難一一列舉,只能是大致如此。

第一、構圖要講究主體突出。這是每一張照片的基本要求,不然,讀者不知道你是要描寫什麼,你想要表達什麼,你的畫面再通透再清晰也是白搭。

第二、要有足夠的景深。沒有足夠的景深,你就不“通”,沒有通何以透呢,一般相機比較理想的畫質是光圈在8—11左右的時候,在這個光圈範圍左右拍攝的畫面,明暗對比適當、銳度比較理想。

第三、一般採用順光拍攝。順光拍攝保證了整個畫面的受光比較均衡,能夠較好地刻畫每個區域的細節,而逆光拍攝很難做到這一點。

第四、曝光要恰當。曝光這個環節應該是最為重要的,只有曝光恰當了,才能保證明亮處的鮮亮和暗淡處的清晰。曝光準確的保證,不必過分依賴於測光的數據,最為重要的是根據現場試拍的結果,及時運用曝光補償的手段,適時加大或減少曝光,這個過程對於拍攝經驗的依賴性很強,許多高手老師用誇張的話說,“即使是相機的測光系統癱瘓了,我也能實施正確的曝光”,意思是說,完全可以按照試拍片子的情況來判斷和調整曝光補償。

第五、適當後期處理。後期的對比度調整、亮度調整、色階調整以及曲線手段的運用等等,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優化通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