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分幾級?最嚴重是幾級?

用戶1022790553982


腦梗,其實就是缺血性腦卒中,或者叫缺血性腦中風,一般分為0~Ⅴ級,0級最嚴重。

Ⅴ級,正常的。

Ⅳ級,可以對抗阻力。

Ⅲ級,關節可以主動運動。

Ⅱ級,關節可以水平運動,但不能對抗重力。

Ⅰ級,肌肉有收縮力,但是不能運動。

0級,完全癱瘓。

至於分級根據,則與許多因素有關:

1、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腦缺血範圍小,側支循環易形成,級別較低;如阻塞的血管大,腦缺血範圍大,腦組織受損嚴重,臨床症狀恢復慢,級別就較高。

2、緩慢逐漸發病者,較易形成側支循環,腦缺血可逐漸代償,預後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側支循環,級別較高。

3、與梗塞的次數和數量有關。大面積梗塞,發生兩次以上的梗塞,特別是兩側腦血管均受累,級別就較高。總之梗塞灶越多,級別越高。

4、 這一點就比較複雜,看栓子性質。栓子疏鬆級別一定較低,但脂肪栓子、空氣栓子、細菌栓子卻不一定比心源性栓子級別高,主要看是否有引起腦膿腫。

5、 偏癱失語程度較重者,級別較高。

6、昏迷程度上,病人神志始終處於清醒狀態,級別較低。起病時無昏迷,以後進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漸加重者,程度越重、持續時間越久,級別越高。

7、伴見褥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齊,心力衰竭等,級別較高。

8、患者年齡和體質也是判別依據之一,但只要看具體情況。

9、此外,恢復期的康復治療,也是分級依據之一。

不過,不論哪一級,恢復期都不是固定的。Ⅱ、Ⅲ級的患者,可能比Ⅳ級患者恢復得還快,這也是有可能的,這主要受治療時間影響。1小時內獲治,與超過6小時獲治,恢復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局灶性腦缺血導致的腦組織受損是不可逆的,所以就算Ⅱ、Ⅲ級的患者比Ⅳ級患者恢復速度快,但也不可能比Ⅳ級患者預後更好。


純鈞LHGR


  一般情況下,腦梗是沒有分級的,而是根據腦梗後肢體狀況來進行分級,肌力可以分為5級,完全癱瘓為零級;肌肉可進行輕微收縮為一級;可引起關節活動為二級,但是不能抬起;克服地心引力,機體可離開床面時為三級,四級時可做阻力動作,五級是正常肌力。等級越低,則表示病情越重。

  發生了腦梗塞需要立即去醫院進行就診治療,急性期如果處理合適大部分患者可敬得滿意療效。

  不過,如治療不及時或早期沒能進行很好的綜合治療,腦梗患者遺留後遺症是必然的,為了避免嚴重後果,急性期後應儘早開始神經功能的鍛鍊,降低致殘率。

  臨床上一般認為患者在發病後的半年之內,尤其是前3個月內,是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也是康復訓練的黃金期。病程超過半年則進入後遺症期,康復療效的變化可能變得緩慢,但是並不代表沒有效果,只要堅持康復治療,一定會好起來,而且一定不要急躁,要保持心態平和,這樣才有利恢復。

  腦梗防護措施:(1)保持心情舒暢;(2)運動適量;(3)合理營養;(4)作息有常;(5)戒菸限酒;(6)治療已有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壓病等。



腦梗塞不分級,腦梗塞患者的肌力可分為六級,各級對應的行為能力如下:0級完全癱瘓,不能作任何自由運動。Ⅰ級可見肌肉輕微收縮。Ⅱ級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Ⅲ級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離床面。Ⅳ級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Ⅴ級肌力正常,運動自如。


跪射俑


腦梗塞輕重程度一般是依據腦功能損傷後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程度來判定,一般常用NIHSS評分來判斷,這是臨床醫生依據發病當時的情況判定的,一般分為輕度卒中,中度卒中,重度卒中,但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一般卒中程度會有所改善,這時候還要依據ADL(日常生活量表)來評價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情況。


幸運的腦神經


中醫不分級,按症狀區分嚴重程度。


手機用戶53328805476


腦梗塞一般沒有分級的,可能是腦梗後身體肌力的情況。一般肌力的分級有五種,零級肌肉無任何收縮,完全癱瘓。一級:肌肉可輕微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不能活動關節。二級:肌肉收縮可引起關節活動,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即不能抬起。三級:機體抵抗重力離開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四級:機體能做抗阻力動作,但未達到正常。五級:正常肌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