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每日一練5

【每日一練】

1.老師帶領學生去貧困地區的學校看望當地學生,併為他們捐獻衣服,這體現了( )的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樣示範

C.實踐鍛鍊

D.品德評價

2.我國戲劇家焦菊隱先生回憶他的小學校長:“校長從不作訓話、演講諸如此類的事。但到畢業時,

校長說,我送你‘亮儔’這個別號,不是叫你學諸葛亮那樣去做大官,而是要你能和他一樣安心務農。”這位校長贈“號”的做法屬於德育方法中的( )。

A.角色扮演法

B.心理暗示法

C.說理教育法

D.榜樣示範法

3.為實現德育目標,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參與德育活動所採用的一系列活動方式的總和是( )。

A.德育方法

B.德育原則

C.德育途徑

D.德育渠道

4.為了提醒幼兒便後沖水,秦老師在每一個馬桶蓋上都貼上了一張特別漂亮且富有提示意義的卡通畫,效果很好。秦老師的這一做法運用的教育方法是( )。

A.榜樣示範

B.說服教育

C.情境陶冶

D.品德評價

5.德育目標是教育目標在人的( )方面的總體規格要求。

A.社會道德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6.“親其師,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認識

D.道德行為

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教師對學生的德育影響,必須經過他們主體的選擇、吸取與能動的實踐活動,才能轉化為他們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個重要條件,只有注意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學生品德內部矛盾才能轉化

C.學校的德育工作必須主要放在調節學生品德發展的外部環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發揮知、情、意、行的整體功能

8.學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異常

B.道德行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認識缺乏

9.德育過程是一個不斷反覆,螺旋式逐步提高的過程,因此德育過程必須反覆抓、抓反覆。這裡所依據的德育規律是( )。

A.知情意行因素統一發展規律

B.長期性反覆性和漸進性規律

C.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

D.在交往過程中形成品德規律

10.近期為了加強各位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校長組織全校教師聽優秀教師的演講,號召大家進行學習,而且還專門針對新老師進行一一的交談,去了解他們現在道德發展情況,講解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一步一步引導教師進行思考,最終得出了針對性解決方案。該校長的做法體現了哪些師德教育方法(多選題)。

A.說理疏導法

B.榜樣教育法

C.個別教育法

D.對比教育法

E.實踐鍛鍊法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即為實踐鍛鍊法。

2.【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榜樣示範法就是運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有意成就來影響學生,使學生按照榜樣人物的行為方式來要求自己,達到德育的目的。

3.【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德育方法是教師與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為達成德育目標而展開的有秩序和相互聯繫的活動方式和手段的組合。

4.【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方法。德育的情境陶冶法是指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薰陶學生的方法。通過卡通畫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是利用了環境感染的方式。因此本題選C。

5.【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德育目標是教育目標的一部分,是教育目標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總體規格要求。

6.【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種高級形式,它是人們根據社會的道德規範評價自己和別人的思想、意圖和舉止行為時所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7.【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德育內容的確定要受到教育的內部和外部多種因素的制約。所以,學校德育工作不能只注重外部環境的調整。

8.【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道德意志是人們自覺地確定道德行為的目的,積極調節自己的活動,克服各種困難,以實現既定目的的心理過程,道德意志是一種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能力。學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9.【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個體品德發展不是直線上升,而是會經歷一個迂迴曲折、甚至暫時倒退的過程。德育過程的長期、反覆、漸進性特點要求教育者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有針對性地逐步發展他們的品德。必須持之以恆、耐心細緻地教育學生,要正確認識和對待學生思想行為的反覆,善於反覆抓,引導學生在反覆中逐步前進。這體現了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性、反覆性、逐步提高的過程。

10.【答案】ABC。中公講師解析:題幹中校長號召大家向優秀教師學習屬於榜樣示範法。對新老師的教育,校長專門的一對一的進行了解,並提出針對性方案,考慮了教師道德品質的差異性,屬於個別教育法。並且校長在教育過程中採用交談的方式講解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並一點一點進行引導,體現了說理疏導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