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絡 | 足太陽膀胱經


一、經脈循行

起於目內眥(睛明),上額交會於巔頂(百會,屬督脈);

巔頂部支脈:從頭頂到顳頦部;

巔頂部直行的脈:從頭頂入裡聯絡於腦,回出分開下行項後,沿著肩胛部內側,挾著脊柱,到達腰部,從脊旁肌肉進入體腔,聯絡腎臟,屬於膀胱;

腰部的支脈:向下通過臀部,進入膕窩中;

後項的支脈:通過肩胛內緣直下,經過臀部(環跳,屬足少陽膽經)下行,沿著大腿後外側,與腰部下來的支脈會合於膕窩中。從此向下,通過排腸肌,出於外跟的後面,沿著第五蹠骨粗隆,至小趾外側端(至陰),與足少陰經相接。

二、膀胱經不通

惡風怕冷、頸項不舒、腰背肌肉脹痛;腰膝痠軟、靜脈曲張、尿頻尿多;尿黃、前列腺肥大。

三、經穴分佈

本經經穴分佈在眼眶,頭,項,背腰部的脊柱兩側,下肢後外側及小趾末端。起於睛明,止於至陰,左右各67穴。

四、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頭、項、目、背、腰、下肢部病證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側線的背俞穴及第二側線相平的腧穴,主治與其相關的臟腑病證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證。如小便不通,遺尿,癲狂,瘧疾,目痛,迎風流淚,鼻塞多涕,鼻血醜,頭痛,項、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後側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等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