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孫儷:常常把“你好”掛在嘴邊的孩子,才是成功的教育

熱播劇《安家》看似一部職場進階升級打怪的電視劇,實際上裡面暗含了很多的育兒知識。

我在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發現了由孫儷主演的房似錦空降新門店,但是她的業績就是上升的最快的人。

這其實離不開她與客戶溝通的時候無論是當面還是打電話她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您好,我是房似錦”

帶客戶看房子的時候有臺階他會對著客戶說:”請注意腳下“

在面對懷孕的客戶,沒有辦法彎下腰來自己穿鞋套的時候,她說:”我來幫助您,您現在懷孕不方便彎腰。“

在這些種種的表現裡看得出來,雖然他有一個比較糟糕的原生家庭,但是由他那疼愛的爺爺也把他教育得非常的有禮貌。


《安家》孫儷:常常把“你好”掛在嘴邊的孩子,才是成功的教育


一、 孩子禮貌待人的方式有哪些呢?

1.孩子見人要問好,這是最基本的禮儀。

外出的路上,聽到一位媽媽對自己的孩子說:“不是和你一直強調,見人要問好嗎,昨天晚上我還特意囑咐了你”那對母女從我的身邊走過就繼續向前走去。原來是她們剛剛遇到了熟人二女兒並沒有和別人問好,所以媽媽在事後教育孩子。

2.孩子要學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在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吵鬧。

以前每到下午放學的時候,一撥學生湧入公交車上,正好這個時間點也是很多上班族下班的時間,也上班族上了一天的班比較的疲憊,想要在下班通勤路上能夠休息一下。但是孩子們呢,也上了一天的課,但是在下了課之後就顯得異常的興奮,在車上有點吵鬧,這就比較影響上班族的休息,這就是一種,在公共場合裡這麼沒有禮貌的表現。


《安家》孫儷:常常把“你好”掛在嘴邊的孩子,才是成功的教育

3.大方得體,有良好的用餐禮儀。

你們有沒有帶孩子在外出就餐過的情況?我有一次帶著我們家孩子在外面吃飯,旁邊那也有別的家庭帶著孩子吃飯,外面飯店地方比較寬敞,有一些孩子看到店裡面的玩具就會顯得異常的興奮坐不住,經常在整個餐廳裡跑來跑去,甚至追逐打鬧,沒有一點良好的用餐禮儀和習慣,其他客人在這裡就餐的時候影響一些食慾和心情,畢竟孩子在打鬧追逐,而且也怕孩子會在餐廳裡摔跤之類的。

4.把一些基本的禮貌用語時常的掛在嘴邊,比如說“請,您好,對不起,”這些禮貌用語常掛在嘴邊。

其實無論是我們還是孩子,在學校或家庭裡面都會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或者是她同學之間會出現一些小摩擦,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孩子做錯了的話,是不是可以提前跟另外一個同學道歉,跟他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那這樣子的話,這個同學之間的友誼是不是就保存下來了呢?如果說,一直不肯向對方道歉,說對不起的話。可能同學之間的友誼就會變得破裂,而且可能還會升級一些升級成打架事件,就會破壞同學友誼。


《安家》孫儷:常常把“你好”掛在嘴邊的孩子,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禮貌待人對於孩子來說有哪一些重要的意義呢

1.禮貌待人的孩子,能夠更好的擴大自己的交友圈。

我舉個例子來說,在那個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的時候,杜江的兒子嗯哼,在剛下車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比較漂亮的小女孩,就是那個小泡芙,因為兩個小朋友都是第1次見面,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也不知道怎麼打招呼,後來杜江引導自己的兒子:嗯哼,那個小女孩的名字叫小泡芙,你可以過去跟他打聲招呼。嗯哼稍微有點靦腆的走過去,跟小泡芙說:“你好,我叫嗯哼,可以和你做個朋友嗎?”你看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你好,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這麼簡單的一句禮貌用語,對方也會給出相應的回應。慢慢的從陌生到熟悉,這樣就會慢慢的增加孩子的交友圈


《安家》孫儷:常常把“你好”掛在嘴邊的孩子,才是成功的教育

2.禮貌待人的孩子也更加受到關照

如果一個孩子見了人也不問好,總是躲在家長的背後,又或者帶去公共場合的時候不遵守相應的規定,排隊埋怨排的時間長、大喊大叫的耍脾氣。有這樣表現的孩子,肯定不會得到大家的喜歡。所以,我們在平時就應該要培養孩子成為這樣的一類有禮貌的人。

3.禮貌待人是種比較平凡質樸的品質,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句老話說的好:先成人後成才,簡單的理解就是如果孩子的品性品格都沒有培養好,又何談讓孩子成功呢。近日,演員劉希媛被爆在海南三亞違規停車,不聽保安勸阻反而出言不遜,開口罵保安,而劉希媛旁邊的灰衣男子並沒有平息,而是幫著劉希媛推搡保安,拒絕移車。當天劉希媛穿著隨意,一身休閒服,可能路人並沒有認出來她是誰,只是覺得看不慣這種行為就拿手機拍下來了,而劉希媛直接試圖打掉路人手機。併發生了爭吵,其中劉希媛的辱罵更是不堪入耳,引得路人發怒:“三亞不歡迎你!”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禮貌待人的例子,如果能夠好好溝通,禮貌平等交流,也就不會引得路人大怒。


《安家》孫儷:常常把“你好”掛在嘴邊的孩子,才是成功的教育

三、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培養孩子的禮貌待人呢

1.父母以身作則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一個父母一對父母的事,出口成章,沒有1:00禮貌待人的話,那麼孩子也會一樣學樣沒有,不會變成有禮貌,那麼如果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父母的話,他在言行舉止當中也會影響著孩子。

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說:“愛是平時就讓孩子感覺到尊重,從一點一滴中給予孩子力量,這就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大的愛和支持


《安家》孫儷:常常把“你好”掛在嘴邊的孩子,才是成功的教育

2.從小培養習慣

在孩子的語言萌芽期的時候,也就是一歲左右的孩子,他的語言萌芽期是相對比較成熟,孩子基本上可以說爸爸媽媽這樣的疊詞,那麼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的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教孩子說:“你好再見,對不起,”這些不是疊詞,雖然會給孩子增加一定的難度,但是的話如果在教育的過程當中孩子會跟著說出來,培養孩子慢慢把這些禮貌用語說出來的時候,對於孩子的後期來說是比較好的。

3.多給孩子表現和練習的機會

比較好的做法就是把禮貌應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家裡來了客人,孩子也要招待客人,不能自己只是顧著自己的吃飯。這些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情景,家長可以在平時就能給孩子做出示範的樣子。這樣他們就能學到家長的樣子,並且在實踐中也這樣做到。


《安家》孫儷:常常把“你好”掛在嘴邊的孩子,才是成功的教育

4.給予孩子及時的肯定

比如說孩子在家飯,找不到自己的小勺子,這個時候他過來跟你說:“媽媽請你幫個忙,我的小勺子找不到了,能幫幫我嗎?”聽完孩子的跟你說的這句話的時候可以蹲下來回答孩子:”寶寶很棒哦,知道用禮貌用語,媽媽幫你找一下你的勺子。以後你如果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記得一定要用禮貌用語,因為有禮貌的孩子,別人才會幫助你。“

這簡單的一句話就給了孩子正向反饋,原來做個有禮貌的孩子是可以得到表揚的。孩子得到正向反饋更加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

5.不要過度強求孩子,讓孩子自己適應

如果你的孩子行為粗魯,把她帶到一邊,私下跟他討論這個問題。當著別人的面批評你的孩子會讓她難堪會打擊他的自信心,而且可能會使她以後變得更加粗魯,以此來報復你,所以當有一些不當行為的時候,千萬要記得私底下跟他溝通這件事,這樣子她才能記住才能慢慢的去改正。

葉聖陶在《習慣成自然》一書中指出:“要有讀書的能力,必須把書本打開,認認真真的去 讀;要有文明禮貌的行為,必須走進環境,點點滴滴的薰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