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足被合併算死不算生,被“死敵”收編是一種屈辱的活法?

近日,瀋陽城市足球俱樂部投資人莊毅做出承諾:遼寧宏運隊一旦無緣中甲聯賽,已經升入中甲的瀋陽城市將接收遼寧宏運隊職業球員和梯隊。如此操作方法其實已經意味著遼足已經死去了,而球員也屬於被兼併,這對於遼足來說是一種屈辱的活下去的方式嗎?

遼足被合併算死不算生,被“死敵”收編是一種屈辱的活法?

遼寧宏運隊因為欠薪問題始終沒有解決,解散已成定局。在遼寧省體育局的撮合之下,沈足和遼足將會進行合併。其實本質上來說,遼足已經“死”了,它已經不存在了,說好聽了是一種合併,說不好聽點其實就是“死”後被兼併了。

遼寧宏運俱樂部自身的那些歷史已經無需反覆贅述,其實遼足和沈足之間的關係,就像曾經在頂級聯賽時期,遼足和大連隊的關係一樣,雖然同處在遼寧省,但是兩隊的球迷都不認可對方,在國內也相當於青島隊和魯能隊這種關係一樣,從球迷的角度和競技的層面來說,相當於“死敵”。

遼足被合併算死不算生,被“死敵”收編是一種屈辱的活法?

所以從這方面來說看,遼足解散之後被死敵收入麾下,對遼足球迷來說,其實更像是一種屈辱的活法。而且這支合併後改名為“新遼足”的隊伍,第一,不能改變註冊地,還是屬於瀋陽足協,無法歸屬到遼寧足協旗下。第二,它是在遼足解散之後,將遼足所有的資源(主要是球員為主)納入麾下,更像是吞併的方式。

其實說到底,遼足的本身已經算上消散了,球隊解散之後就像2012年消散的大連實德一樣。現在的新遼足是另外一支球隊,它隸屬於瀋陽,以後或許會屬於遼寧足協,但是起碼從本質上來說,它不算是遼足的延續,更像是用“狸貓換太子”的方式,製造出一個“假遼足”。

遼足被合併算死不算生,被“死敵”收編是一種屈辱的活法?

遼足解散合併入沈足,其實不要被表面那所有的描述給蒙了眼,簡單的描述就是,遼足沒有了,剩的那些七七八八的資源,被沈足給收走了,然後沈足未來可能會“冒名頂替”成為新遼足。

說了那麼多,最終還是五個字:遼足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