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骨子裡的“崇洋媚外”還要持續多久?

我們現在買東西一聽說是進口的,外國貨就絕得上檔次,比我們日常接觸的絕大部分國產品牌上檔次,從手機、汽車到日用百貨等等。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來看,我們國家一開始就遠遠落後西方列強,無論從工業、軍事還是從教育、企業來看,我們一直是學生,幾乎是一直以一種仰望的角度推動自己國家社會改革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當我們腐朽清王朝還在鎮壓義和團的時候,紐約第五大道上已經是高樓大廈滿街起了;當我們袁世凱還是復辟帝制的時候,美國舊金山已經舉行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當我們國內軍閥還在中原大戰時,美國的金門大橋已經通車;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前五年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已經建成。那時我們確實樣樣不行,大到洋槍、洋炮、火車、輪船,小到火柴、肥皂、煤油燈,我們幾乎不具備生產能力和社會普及,因為我們技術落後,國家人民貧窮。所以就有了洋火、洋油燈、洋墨水、舶來品等等一些列的時代名詞,這些名詞中突顯商品的來源,一個“洋”字頓時讓人眼前一亮,商品價值翻倍。我們的祖父輩、父輩絕大部分都會有這麼一個觀念:認為外來的就是好東西。他們處於那個年代,這樣的觀念我承認基本是對的,從鴉片戰爭開始,歷經一百多年,國人已經經過五六代人的更替繁衍,但是這種觀念還時時影響著我們,我們雖沒有經歷過那樣的年代,但是我們從出生就會多多少少灌輸著這樣的一種觀念,這種觀念放在今天並不完全錯誤,也不完全正確。如果我們還是一味接受這樣的觀念,那就是一件非常錯誤、非常可悲的事。

我們骨子裡的“崇洋媚外”還要持續多久?

1900年的紐約街頭

我們骨子裡的“崇洋媚外”還要持續多久?

1900年的北京街頭

現在有錢人的孩子動不動選擇留學,更有甚者在初中高中階段已經留學國外了,如果非得較真的去比較,你會發現很多有錢家的孩子留學的學校還不如我們國內的一般院校,然而當這些留學的孩子回到國內一說是留學回來的,我們似乎已經習慣地對這種喝過洋墨水的學生另眼相看。還有在一些公共場所外放的音樂動輒就是外文歌曲,我不排斥很多英文歌是非常好聽的,但是那些曲調平庸沒有多大意義的歌曲就不用放了,他們似乎總覺得放點外國音樂非常上檔次。一些年輕人的T恤上動輒印一些英文字母類似於logo的東西,當你問及他們英文的意思時又啞口無言,難道印上我們精美的漢子、勵志的名言就不美嗎?

當下還有一種看似比較高端的購物形式:代購。代購就是託在國外生活的朋友買一些外國當地的產品郵寄到國內。商品從營養品、化妝品到衣服、手錶等,囊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代購產品確實非常棒,但那也是建立在高高的價格之上,有的代購產品跟我們國內的一些品牌相差甚遠,就是在外包裝上的一些外文字母標記,就覺得高端了?我身邊一位朋友竟然託人在阿聯酋購買鈣片,阿聯酋富裕不等同於發達,再者只為補鈣的話,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產品,難道我們國內就沒有更好的產品嗎?除非是那些我國還處於技術短板的少數高科技產品。

這種舶來品即是好產品的觀念甚至滲透到我們的下一代,往大處說甚至影響我們的文化傳承。我記得我們八零後小時候的動畫片就是黑貓警長、葫蘆娃、哪吒鬧海、東方小故事等等,我們在這些動畫片中收到童年最早的人生啟發,看完黑貓警長我們懂得懲惡揚善、看完東方小故事我們學會了很多中國優秀的傳統美德;我們小時候吃的媽媽蒸的白麵大饅頭、吃的香噴噴的餡餅和包子,夏天偶爾調皮偷喝爺爺的大碗茶,我們一樣長的結結實實。反觀現在的孩子們,條件稍微好點的家庭,孩子們熱愛的披薩、漢堡、可樂等等,先不提營養與否。究其原因是披薩真的好吃過我們的肉餡餡餅嗎,可樂真的是那麼美味好喝嗎?非也!

我們骨子裡的“崇洋媚外”還要持續多久?

小時候我們追的劇—葫蘆娃

前幾年,聽過這麼一個新聞,在武漢一個日本人的自行車丟了,當地派出所竭盡全力找回了被盜的自行車,如果是我們平常老百姓的自行車丟了,還會像這樣被迅速找回嗎?前段時間還有一則真實的新聞,某某醫院貼出的優先就醫告示中竟然有一類叫做“外國人士”的人群,為什麼外國人士就能優先國內人士呢?一所高校為給留學生騰出住宿房間,硬生生地把國內學習強制搬離。類似的新聞時有發生,為什麼我們總覺外國人來了就要好好對待,就要另眼相看呢?說到底,就是國內一部分人骨子裡的基因認識還是覺得外國的 人、物到了國內就是比我們優秀,我們也特別重視外國人對我們的看法,這種基因認識從祖父、父輩傳到今天,還有一些揮之不去的陰影。

我們骨子裡的“崇洋媚外”還要持續多久?

現在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很優秀了,至少在日常生活的商品產出和配套服務已經能夠後很好的滿足我們絕大多數人的需求,在一些方面更是優越於其他發達國家。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之一。如果在某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好,那也是有情可原,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所謂的“崇洋媚外”已經成為過去式,已經在中國復興的進程中被碾壓在車輪底下。我希望我們這一代人,應該轉變這種觀念了,外國的先進文明成果我們還是要抱著誠懇的態度去虛心學習接納,但是我們更多的是要相信自己的祖國,相信自己的文化,相信自己的生活方式。畢竟我們比過大部分的西方中小國家,畢竟我們的一些技術已經能夠與歐美髮達國家的發達技術相抗衡,畢竟相比於很多前進緩慢甚至是原地踏步的國家我們國家一直在變好。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提到所謂的“進口”“外國貨”會有一種類似於“嗤之以鼻”的心理反應,一提到國貨就有一種踏實自豪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