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不能生,為延續香火,他連娶3個小妾,結果依舊沒有孩子

妻子不能生,為延續香火,他連娶3個小妾,結果依舊沒有孩子

美國《時代週刊》是世界上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先出現的新聞週刊之一,是專門為關心國際事宜的讀者們開設的,《時代週刊》稱得上是週刊界瞭解全球新聞的窗口。而我國第一位登上《時代週刊》的人就是北洋軍閥領袖吳佩孚。還被《時代》雜誌稱為“中國最強大的人”。

多個省的軍政大權都在吳佩孚的管轄之下,他也被稱為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軍閥之一。所以日本人想盡一切辦法要收買吳佩孚,但是吳佩孚對日本人的侵略行為是深惡痛絕的,他堅持拒絕做漢奸,也成就了一段佳話。然後這樣一個作戰勇猛,剛毅正直的人卻被命運捉弄,連娶3個小妾,結果依舊沒有孩子,他一生無兒無女,這也是吳佩孚心中的一大遺憾吧。

髮妻病重離世

吳佩孚的第一段婚姻完全由雙方父母一手包辦。那時吳佩孚才十五歲,娶了大他三歲的王氏為妻。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母親為吳佩孚選中的這門婚事有三歲的年齡差,也算是為自己的兒子討個好彩頭。1889年,在兩邊的父母組織下,這對新人舉行了簡單的婚嫁儀式,

雖說是包辦婚姻,但是夫妻二人相處和睦,相敬如賓。在封建傳統下找到了合適自己的伴侶,也是值得羨慕的一對。雖然兩個人年紀不大,但兩人就是別人眼裡的恩愛小夫妻。

妻子不能生,為延續香火,他連娶3個小妾,結果依舊沒有孩子

而婚後不久就發生了不幸的事情。妻子王氏大病了一場,沒想到一病不起,最後的日子與病魔為伴,沒能為吳家留下一兒半女就嚥了氣。吳佩孚還沒從喪妻的悲痛中緩過來,就進入了自己人生的低谷期:因為得罪了當地的官爺鄉紳,吳佩孚只得離開家鄉孤身一人來到了北京。在北京熬過了十幾年總算混到一箇中尉級別的監管。能夠在外人面前風光一回了。

續絃未能得子

在吳佩孚度過了人生的低潮後,也有一些地位和財富了。回到家鄉收到了老鄉親朋們的熱烈歡迎和招待。這時吳佩孚已經三十一歲了,在王氏離開之後也沒再談及婚嫁之事。母親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正好藉著這次兒子風風光光的回來,也給自己找一門親家。街坊鄰居看到如今的吳佩孚也小有成就,對待自己的母親也是出了名的孝順,有能力也有善心,是個不錯的女婿人選。紛紛找媒婆幫著聯繫。

吳佩孚母親在前來約親的人家裡左看右看,精挑細選,最終看中了李家的大小姐。要說這李氏容長得也是如花似玉,再加上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姑娘,說起來與吳佩孚也門當戶對。吳佩孚見了李氏也十分中意,這門婚事一拍即合,三天後就舉行了婚嫁儀式,娶了李氏進家門。

妻子不能生,為延續香火,他連娶3個小妾,結果依舊沒有孩子

吳佩孚當時有要務纏身,還是以事業為重,在結婚的第二天就回到了軍隊中,把李氏一個人孤零零的扔在了山東老家。

轉眼間三年的時間過去了,這時的吳佩孚已經晉升為北洋陸軍主力炮兵第三標第一營管帶,在軍隊裡有了權力就有了說話的資本。吳佩孚一直都想著能夠一家團聚,這次終於有了機會,連忙將在山東的母親、妻子和弟弟都接到了軍營裡。

此前夫妻二人分隔兩地,吳佩孚的母親也不會說什麼。可是這次夫妻二人一同在軍隊裡生活了幾年,也不見兒媳婦的肚子有什麼消息,這可把當婆婆的急壞了,漸漸地婆婆便覺得兒媳婦沒有生育能力,對兒媳婦的態度越來越不好,而兒媳婦看婆婆的臉色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婆媳關係成了家裡最大的矛盾,而夾在中間的吳佩孚也很難做。

甚至有一次婆媳爭吵,吳媽媽竟然說出家裡的母雞都會下幾個蛋,娶進來的兒媳婦卻生不下一個孩子。其實沒能為吳佩孚生下孩子一直是李氏心裡的痛,聽到婆婆這樣惡毒的語言,實在是對李氏的重大打擊。這樣的日子他一天也過不下去了,吵完架就收拾行李回了老家。經過這場大鬧,

夫妻又一次分隔兩地,李氏在自責和不滿中度過一天又一天,精神方面出了問題。

妻子不能生,為延續香火,他連娶3個小妾,結果依舊沒有孩子

不光性格不在溫柔大方,還整日吸食毒物解除愁悶。終於,這樣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的李氏在四十一歲這年離世。到最後也沒能留下一個孩子。

再娶妾室,依然未能如願

在吳佩孚娶妾室張佩蘭的時候,李氏還未離世。只是吳佩孚受不了來自母親的壓力,母親每日嚷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口號,逼得吳佩孚迎娶了張佩蘭,張佩蘭年輕漂亮,孃家裡也是有門有臉的大戶人家,嫁給吳佩孚是絕對配得上的。李氏作為當時的正妻,自然是看不慣新入門的太太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只是自己沒有孩子,在家裡也沒什麼地位。

吳佩孚對於兩位夫人都沒有什麼意見,所以希望能夠儘量平衡對待兩個人,希望能借此緩和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可是這兩個人誰也不相讓,讓吳佩孚十分頭疼。後來他也只能在其中玩一把幽默,笑成緩和二位夫人的關係也是自己鍛鍊收攬人才能力的機會。

妻子不能生,為延續香火,他連娶3個小妾,結果依舊沒有孩子

雖然張佩蘭進門進的是風風光光,但是知道她三十八歲也沒能懷上孩子。這可把夫妻二人急壞了,只是這種事情都是要靠緣分,沒有老天爺上次的運氣,怎麼急也急不來。張佩蘭不忍心吳家沒人繼承香火,主動提出讓吳佩孚再次納妾。遺憾的是,這次納妾依然沒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命運的轉盤還是沒能將好運送到吳家,直到一九三九年吳佩孚離世,膝下也沒有一個自己親生的孩子。

吳佩孚為了能擁有自己的孩子努力了一輩子,結果卻事不遂人願。但好在吳佩孚弟弟家的孩子吳道時被過繼到了吳佩孚門下,也算是了了吳佩孚一家一輩子的心願。而且吳道時從小也管順懂事,一直謹記著父親吳佩孚對自己的教誨。晚年身體狀態不佳,受病痛折磨,便閒賦在家,不問世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