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風喪膽的古代流放之地,都在什麼地方?這些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還不知道古代流放之地到底都是哪些地方的讀者,接下來就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在現代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犯人被流放充軍的橋段,基本上都是老少邊窮的地方,尤其是水滸傳中,很多梁山好漢就因為犯罪而被流放到當時的蠻荒之地,因此這才不願意去。那麼古代的流放地點一般都是哪裡?

聞風喪膽的古代流放之地,都在什麼地方?這些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其實,不同的朝代都有不同的流放地點。我們先來看看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流放之刑還沒有完全制度化,只是偶爾行用。流放地點的選擇,也大致以偏荒之地或帝國新近征服的地方為主。大致說來,主要有以下三大區域:

一是今鄂西北的房陵(今房縣)、上庸(今竹山)地區。二是嶺南地區,集中在合浦(郡治在今廣西合浦市北)、日南(郡治在今越南中部順化市北)、九真(郡治在今越南中部清化附近)。三是西北邊疆地區,主要包括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地區。

聞風喪膽的古代流放之地,都在什麼地方?這些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其中,房縣被稱作是"帝王流放之地", 唐中宗李顯曾被流放至此,在這待了14餘年後又回到京城當皇帝。

現如今,房縣是全國著名的木耳之鄉,黃酒之鄉,也是現在武當山,神農架,長江三峽黃金旅遊線上的重要連接點。這裡有野人谷,野人洞等著名的景點。2013年湖北神農架國家地質公園還被評選為中國最美麗的地質公園,從這也能夠看出房縣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景點。

聞風喪膽的古代流放之地,都在什麼地方?這些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接下來看看唐宋時期

隋唐乃至宋代流放地點的選擇多考慮到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原因,流放地分南、北兩地。懲罰或預防以及大多數的政治犯,多流於南方邊荒之地方。而朝廷往往將罪犯流於北方邊地以實邊戍邊。

聞風喪膽的古代流放之地,都在什麼地方?這些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南方煙瘴, 包括:蜀地 , 湖廣 , 嶺南 , 雲貴、海南島等,也是各朝流放的首選地區。這些地區開發較晚, 氣候溼潤(大多是久居北方的犯人) 、蚊蟲瘴氣等環境惡劣, 生存是一種煎熬 ; 也有要穩住邊界地區派大量軍隊、流放犯人戍邊的。

比如說海南島。眾多文人豪傑被流放到海南,這個自古被稱為"天涯海角"的孤懸海外、邊陲蠻荒的偏安之地。這些被流放的大都是中原傑出人物,在被貶期間積極傳播中原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海南的經濟發展。

聞風喪膽的古代流放之地,都在什麼地方?這些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最後來說說清朝,清代流放承襲明代,充軍、流、發遣均為異地安置。流刑最輕,流刑之上為充軍,最重為發遣,為降死一等的重刑。在清朝,主要將罪犯流放至寧古塔。那裡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流放至此,也主要是為了開荒種地,修橋築路,改變清皇族老家的面貌罷了。

以上就是古代比較常見的流放之地,比較有意思的是,曾經令犯人聞風喪膽的流放之地,如今都已經發展成經濟繁華之地,或者是旅遊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