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想要複製《寶可夢Go》的成功?

前些年在國外大火的《精靈寶可夢Go》是一款搭載了AR技術(現實增強)的寵物養成對戰類手遊。

但遊戲真正有趣的是可以基於現實的地理位置在各個地方發現不同的“神奇寶貝”。而為了獲得更稀有的寶可夢,玩家們總是會拿著手機穿梭在城市各地,一度還發生了“百鬼夜行”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騰訊想要複製《寶可夢Go》的成功?


但我們也知道這種基於真實地理位置的線下游戲會產生諸多隱私和安全問題,所以國服是不可能有的。

而騰訊抓住了這個機會,在去年文創大會上就提出要做幾款AR手遊。但誰能想到他們的效率會如此驚人,在前幾天就公佈了《一起來捉妖》這款“借鑑品”。


騰訊想要複製《寶可夢Go》的成功?


遊戲一上線就引起了極大的話題性,但看評論大都是討論這次騰訊的“抄襲”有多少相似。

“除了UI設計,遊戲畫風給人的感覺十分相近之外,甚至連捕捉使用的道具都是精靈球的樣貌,講道理你不應該用縛妖網,捆妖繩嗎?如果說哪裡具有特色的話或許就只有氪金系統了。”


騰訊想要複製《寶可夢Go》的成功?



實際上,《一起來捉妖》還是有些特色的,比如遊戲不允許玩家邊走邊玩;採用的是虛擬定位,你可以使用微信步數來兌換出行距離;地圖也並非是基於現實的場景,概念非常模糊,這就很好的保護了玩家的人生安全和隱私問題。(當然不這樣做你也不能登陸國服)

遊戲還和線下商鋪聯動,除了捉妖之外,你還可能抓到“紅包”,可以直接去實體店兌換,或許沒有什麼比“現金”更誘人的了吧。


騰訊想要複製《寶可夢Go》的成功?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認為我在“洗地”,給騰訊爸爸說好話。但實際上我對這款遊戲的前景並不看好,上面的內容都只是在做鋪墊而已。

我們知道線下的AR手遊是幾年前火熱的概念,騰訊直到現在才推出,或許玩家們的熱情已經被消磨殆盡,即便首發日下載人數眾多,但大家或許只是來湊個熱鬧的。


騰訊想要複製《寶可夢Go》的成功?


遊戲以捉妖為核心,中國古代志怪小說裡的妖怪基本都包含在內,但很遺憾,這並不具有品牌效應。寶可夢是有二十多年IP沉澱的,潛在玩家不計其數。而且大家都有明確的目的,“我想抓皮卡丘,超夢”等,但你說有什麼妖怪是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的呢?鯤鯤嗎?


騰訊想要複製《寶可夢Go》的成功?



更何況騰訊還在裡面加入了“神奇的”區塊鏈系統,玩家之間可以交易用虛擬貨幣交易自己“貓”。但你要知道所有加入區塊鏈系統的遊戲,至少在國內會涼的很快。

對比寶可夢Go,雖然《一起來捉妖》更具有商品性,更像是一款成熟的產品,但它卻並沒有突破點和沉澱,這對於一款備受期待的國產AR遊戲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對騰訊這次公佈的首款探索類手遊,我持悲觀態度。

騰訊想要複製《寶可夢Go》的成功?


各位又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