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水潭醫院援鄂醫療隊李鑫:哪裡更需要我 我就到哪裡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面蔓延,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身為呼吸科的一名護士,從接到防控疫情的通知起,我就做好了上一線的準備,從開始報名支援本院發熱門診,再到主動報名支援武漢,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哪裡更需要我,我就到哪裡。在哪裡能幫助到更多的人,我就到哪裡。

北京積水潭醫院援鄂醫療隊李鑫:哪裡更需要我 我就到哪裡

知道院裡要選派人員去馳援武漢時,我下了夜班馬上就和領導報名,當時沒想別的,就覺得作為一名護士,而且是呼吸科的護士就應該去。也會害怕,也會擔心,但這是責任感使然。還沒有和家裡人商量,本以為家人會反對,結果妹妹一邊哭得稀里嘩啦,一邊說理解,父親也躲進衛生間抹眼淚,然後走出來說:“去吧,是應該去。你就保護好自己,孩子你也放心!”有了家人和領導的支持,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儘自己的力量為那些不幸被感染的患者提供幫助。我們都清楚地知道目前沒有特效藥,但我想我至少可以到他們身邊照顧他們,倒一杯水,喂一口飯總還是可以的。還可以鼓勵他們,幫他們建立戰勝病魔的信心。總之,就是能幫一點是一點,能救一個是一個。

北京積水潭醫院援鄂醫療隊李鑫:哪裡更需要我 我就到哪裡

到武漢工作的一個月裡,從開始進病房前的緊張、焦急、迷茫,到淡定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看到病人從危重症轉為重症,再由重症轉為輕症,看著病人出院的那一刻,我覺得每次克服護目鏡的模糊為患者紮上點滴、克服防護服的悶熱為患者翻身拍背、冒著更大的被感染的危險與患者交談都是值得的。

北京積水潭醫院援鄂醫療隊李鑫:哪裡更需要我 我就到哪裡

一次,我們剛剛交完班,一個病人突發緊急情況需要搶救。面對著陷入昏迷的病人,面對著滿床滿地的病人嘔吐物、排洩物,“髒”“被感染”這樣的詞就沒在腦子裡出現過,只想趕快給患者建立靜脈通路,這樣搶救藥物才能輸注到病人身體裡,然而患者四肢水腫嚴重,很難找到血管,在大家焦急萬分之際我想到了紮腳,當我通過護目鏡上唯一一小塊沒有模糊的縫隙,看到我扎到病人大腳趾上的留置針有回血時,心踏實了大半。經過搶救病人恢復了意識,這才發現自己早已渾身溼透。悶熱、缺氧、不適都不怕,只要能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

北京積水潭醫院援鄂醫療隊李鑫:哪裡更需要我 我就到哪裡

我們不是英雄,來武漢只是換了一個更需要我們的工作地點而已,這就是我們的光榮職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終將勝利。


文圖/武漢北京積水潭醫院醫療隊隊員 李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