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民族之卡尔梅克:回到了祖国

以上文字可以概括为:土尔扈特去了又来了。

去的时候,虽然也遭遇了一些战斗,但他们可一边放牧一边前进,可谓优哉游哉也。回来的时候,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要不是首领渥巴锡足智多谋,要不是整个部落矢志不渝,恐怕这一计划最终会被断送掉。出发的时候,他们有168083人,到达伊犁,他们只剩下了66013人,其余的十万余人,有的为了整个部落的前进死于敌人的刀口,有的在病痛、酷寒、流沙、烈日中丧生。至今走在哈萨克草原上,依然不时可以看到他们的游魂在天空8000米高度的地方飘荡。他们的悲壮令乾隆皇帝也唏嘘不已,特发圣旨如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及众头目,吾驻伊犁将军大臣闻奏,尔等数万之众,不慕异教,眷念佛法,禀承朕恩,乞求


失去的民族之卡尔梅克:回到了祖国

前来。朕鉴于尔等不慕异教,眷念佛法而来者,殊为可嘉,明鉴施仁。 再,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均系旧土尔扈特,昔时属于俄罗斯之际,尔汗敦多克达什曾于乾隆二十一年,遣使赴藏熬茶,行做善事等情,告俄罗斯代为转奏,乞求施恩,朕即仁慈鉴照施恩于彼,遣尔使吹札布等,赴藏诵经布施。今尔等诚心诚意,不忘佛经,既已归顺于朕,朕即睿照施恩尔等。尔后倘有赴藏叩拜熬茶,欲行善事,朕即施因,照尔之愿准行。另,舍楞者,乃为前与吾军争战而窜逃俄罗斯之人,今尔既怀念佛法,欲蒙朕恩,乞降前来,朕绝不究尔前罪,宽宥免罪,尚且施恩于尔。昔日讨伐尔时,倘被吾兵捕获,当要治罪,现既亲身来降,不仅无罪,尚与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同样施恩哉!再有,尔等自俄罗斯脱出前来,途经哈萨克游牧之地,声称略取哈萨克之粮食之,此也非紧经之事。然自此之后,尔等不得再于哈萨克之地滋生事端,惟有好生保持和睦。即是尔等之间,亦勿行盗窃之事,只有相互关照,慈爱老幼,承蒙朕恩,遵照朕旨而行,则外无事端,内无贼盗,安宁居住,黾勉不怠。又,尔等既自远道艰辛跋涉而来,故于安置尔等之时,朕业已降旨伊犁将军大臣等,指给良牧,安置水草丰美之地,歇身安居。当尔等来朝之际,定赏衔品,重施厚恩,著尔等蒙受存留之。特谕。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日。”

以上内容用文言写成。虽然清代时候的文言文已经和白话文很接近了,但是对于今天以网络为主要阅读媒体的的读者来说看起来还是有些困难,我简单翻译一下吧,它的意思是:亲,你们跑了一万多里路终于回来了,朕感动得一塌糊涂啊有木有!

这话说起来很简单,但背后还有很多曲折。

土尔扈特回归之初,就派了格桑大喇嘛等5人快马加鞭赶到伊犁,向清朝在伊犁的官员报告土尔扈特回归的决定。这意思恐怕是问询一下,如果我们回来了你们要不要?伊犁参赞大臣舒赫德立即具章上报乾隆皇帝。不过土尔扈特并没有等待清政府的回答,就开始行动了,颇有先斩后奏的意味。当然,真实的原因是情势所迫,他们再也没有时间来等待清政府的回复了。不过最后看来,乾隆皇帝很喜欢他们这一次先斩后奏。

土尔扈特到了途中,沙俄政府给清朝的照会也到了北京,里面说到土尔扈特正在向伊犁方向逃窜。这样看来,土尔扈特大局回归是真的了,但是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朝你有很多猜测。有的人认为,土尔扈特自行迁居伏尔加河流域,现在又自行回来,简直一点王法都没有,对于这种目无法纪的人,不应该接纳。还有人认为,土尔扈特人是想回来填补准噶尔的位置。

对于准噶尔这个部落,乾隆王朝从皇帝到臣下真的是伤透了脑筋。准噶尔部落曾在今天的新疆北部地区建立过准噶尔汗国,他们的首领都是好战的人,不但和清王朝作战,也和蒙古的其他部落作战;而且反复无常,对于清朝,他们今天归顺了,明天又开始骚扰,后天继续归顺,大后天组织好军队又来了。清政府一次次打败他们,康熙皇帝甚至亲自征战,——康熙皇帝被称为“马上皇帝”,就是因为三次亲征准噶尔,——但总是解决不了问题,一直到乾隆年间,才由兆惠将军率军彻底打垮了准噶尔。但也因为此,准噶尔部落消失殆尽,准噶尔盆地以及周边地区成为了真空,只有普氏野马昏头昏脑到处找发情的伴侣。因此乾隆朝中就有人认为,土尔扈特之所以不远万里回来,就是想占据原属于准噶尔汗国的地盘,他们担心,如果土尔扈特强大起来,成了又一个准噶尔,弄得边塞不宁,那不是引狼入室?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东归群众中不完全是土尔扈特人,其中还有舍楞以及他的部族。舍楞是准噶尔的人,清政府曾经和他的部族拼得肉碎骨枯,这次回来到底是想复仇呢还是真心归化呢?谁也说不清楚,但不管怎么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一些人就基于这一句古训给乾隆皇帝上了奏章,认为不可接纳。

还有一点不得不考虑,那就是,土尔扈特在阿玉奇时代已经宣布从属于俄罗斯了的,不管当时的阿玉奇是真心还是假意,是另有所图还是迫不得已,这宣布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如果清政府接纳了土尔扈特,那是会引起国际纠纷的。不过当时国际间的唯一法律其实就是打仗的实力,俄罗斯在跟清朝的一系列战斗中没有占到便宜,所以乾隆皇帝可以对俄罗斯的反弹少做一些考虑。

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如果乾隆皇帝只是一个中等才智的人,在那么多奏章面前,看到一会儿建议阻止土尔扈特入境,一会儿又是接纳他们,最终自己弄的六神无主了,估计就会想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古训,干脆不要他们算了。但是弘历哥可是一个人间上少有、地府全无的雄才大略、聪明一世的人,他有自己的见解,他综合分析了个方面的原因,认为土尔扈特是真心归顺,因此决定让他们回归故土,重兴大业。

因此,乾隆晓谕伊犁诸官员,特意派了伊昌阿、硕通率领军队到伊犁河畔迎接东归英雄们。

记得当年观看一部关于汶川大地震的电视剧的时候,里面有这么一个镜头:受灾的农民在废墟上挖掘着 ,抢救埋在地下的亲人,这时候,有个人无意中回头一看,看到跋山涉水的解放军来到了他们跟前,于是喊了一声“解放军来了”,乡亲们一边呼喊,一边大哭起来。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感动的热泪盈眶。我的读者们也可以想像,土尔扈特人踏上了祖国的领土,看到那么多人正在迎接他们的时候,那种百感交集真是无法形容的。一路上的艰辛和死亡没有吓倒他们,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在数千公里之外的那个国度,他们的祖先们生活过的地方,那才是他们的归宿,是他们永恒的家园。现在,地方走到了,梦想也实现了,朝廷对他们的到来那么重视,这怎能不让这些背井离乡归来的人们感激涕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