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城市的房地產為什麼買了就掉價?

南柯一夢201603028


看看鶴崗和哈爾濱就知道了,大城市漲不動了就會放開落戶門坎,吸納周邊農村和小城市的勞動力和購房款,結果就是小城市喪失了勞動力也就喪失了發展前景,房價低但就業崗位萎縮找不到工作,大城市勞動力過剩,結果工資低房價高


高尚先生合肥房產諮詢


這是一個偽命題。為什麼呢?因為:城市房價的漲跌,不單單是按照城市大小或一二線來劃分的。

比如:這是2018年12月,全國70個城市二手房的掛牌價格。

12月均價環比上漲城市的數量為24個,均價環比下跌城市的數量為45個。

跌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淄博 -9.04%、北海 -4.61%、蕪湖 -4.39%、惠州 -3.64%、中山 -3.54%、重慶 -3.47%、湖州 -3.22%、嘉興 -2.80%、江門 -2.65%、西安 -2.34%。

我們只從下跌的城市裡看,能完全按照大小城市進行劃分嗎?顯然不能。

城市房價的漲跌,有很多原因。首先:

1.地價。麵粉價格決定麵包的價格,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

2.供求關係。影響供求的因素也有很多,不考慮限制性政策時,一般往往體現在常住人口數量和商品房庫存數量上;

3.區域地緣優勢。房子是單價最貴的商品,往往賦予了很強的投資屬性。一些地緣優勢較好的城市,比如北京周邊,河北的香河、廊坊、保定,甚至上海周邊的江蘇某小城市,房價走勢也是長期看好。當然,這些小城的房價,也會隨著一線城市的房價而漲跌,且漲跌走勢基本是一致的。很難出現“北京房價跌,燕郊房價漲”的奇怪現象。看看現在燕郊的房價吧,跌幅一定是比北京要大的。

簡單的回答到這裡,應該可以配的上這個問題的水平了。從市場角度看,房價影響的因素就是上邊這幾個大方面。結合到我們自身,影響房價的,是政策和銀行。


哎呀國際莊


一般小縣城人口數量有限,而且沒有什麼外來人口,人口持續流出,最近雖然推廣城鎮化,但是進城後沒有就業崗位,還是出去打工,一般新樓盤都各種誘惑,價格低開高走,但是賣二手房就開始掉價,或者有價無市,總體來說縣城房子不具備投資價值,還是響應國家號招,房住不炒才是正道,自己住管他漲價降價,沒有任何影響


哇偶卡


買房子就像找工作一樣,為什麼同一個工作小城市工資很低,在小城市很難找工作,房子也是一樣的,沒有流入人口的地方或者城市工資是房子是飽和甚至過多的,大家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房子了,孩子要十幾二十年才有需求,又沒有外地人定居房子賣給誰,誰會買,所以小城市的房價漲的很慢很難,降價處理可能都沒人接手就是這個道理


深莞惠房地產小諸葛


這個是知識的傳導機制問題,不得不承認,這個國家的精英都聚集在大城市,他們的眼光,學識,地位決定了他們能最先發現問題。然後通過各種渠道向下傳播,而最底層的小城市人口,他們大部分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自身很難對事情做出準確分析,只能盲從,或者根據過往的經驗。再加上開發商和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宣傳。農村向城市轉移的剛性需求。註定了這些人會成為最可悲的人。


鄭州大炮


除了賣房子,再也沒有可賣的了,那麼多人盯著房子賣,能不漲嗎?誰去白盯著呢?


王辛才


根本原因在於供需關係。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鄉鎮的農民很多就在縣城買房,縣城的人有條件就在市上買房,市上的人再有條件就在省城買房,在省會或者直轄市有條件的人可能就在一線或者國外買房。


鄉鎮幹部肖洪昇


一個道理,供需關係,需求多了價格自然上漲,大城市人口外溢了再加上國家限價,所以降一點點很正常,國家新政就是既控漲,也防跌。


粵港澳大灣區豪宅專家


因為小城市有太多外出掙錢的人,他們拿著相對來說比較高的收入回來,自然感覺老家的房價低。有上漲空間,所以,買買買。


與君同舟渡抵岸各自歸


農民工回鄉進城,然後再外出空置,幹不動了就回鄉養老,做城裡人是歷代農民的一個小小的願望,能力剛好滿足,又有歷代的需求,自然小地方房地產也就發展起來了,再加入個跟風、炒作等因素,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