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我們曾打敗隋唐征服中國,專家:打敗隋唐是真,但跟你無關

韓國:我們曾打敗隋唐、征服中國,專家:打敗隋唐是真,但跟你無關

在歷史中,中國除了在晚清時期受盡欺凌之外,在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中國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雖然有些人誤將存世不過幾十年的隋朝,看作是綜合實力較弱的朝代,但在真實的歷史中,隋朝同樣有萬國來賀的輝宏時刻,只不過被好大喜功的隋煬帝,通過修大運河、修東都洛陽以及北征高句麗,而給活活的拖垮了,但隋煬帝並不算是一名昏君,畢竟無論是大運河,還是推廣科舉制度,都對後世有著極為積極正面地印象。

韓國:我們曾打敗隋唐征服中國,專家:打敗隋唐是真,但跟你無關

而他的繼任者——唐朝,就更不用說了,畢竟在文人書客中都將這個朝代稱之為"盛唐",但就是這麼兩個強大的朝代,卻有國家宣稱在歷史上擊敗過他們,甚至公佈歷史地圖,證明自己曾征服過中國,那麼說出這些話的國家究竟是誰呢?它既是我們的"好"鄰居——韓國,在他們的敘述中,在歷史上不僅擊敗了隋煬帝,同時也讓唐太宗吃了敗仗,但對於他們說的話,專家表示:打敗隋唐是真,但跟你韓國無關。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韓國:我們曾打敗隋唐征服中國,專家:打敗隋唐是真,但跟你無關

其實在歷史上,挫敗隋唐大軍的是一個名叫高句麗的國家。要知道,在中國歷史上,隋唐兩朝都是極為強大的朝代,不僅萬國來朝並且令北邊遊牧民族不敢冒犯。特備是在唐朝時期,不僅一舉殲滅了東突厥,還直接將其首領押回長安,可以說,此時的唐朝放眼整個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既然這樣,為何唐朝就是拿不下一個高句麗呢?其實原因主要有四點。

1、 要說起高句麗這個國家,其主體是由久居北方的扶余人創建而成,對於當地的地形乃至於氣候,都十分的瞭解和適應,而這就像是後來的德國入侵蘇聯一樣,最終慘敗的原因,兩者可謂是殊途同歸了,不僅物資補給困難,同時當地多山、嚴寒的氣候,對於隋唐兩軍也極為不利,而這也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韓國:我們曾打敗隋唐征服中國,專家:打敗隋唐是真,但跟你無關

2、 然後就是高句麗能才輩出,特別是一個名叫乙支文德的將領,其武略之能不在隋唐名將之下。而作為高句麗的統治者——淵蓋蘇文,其統治手段也極為高超,絲毫不落於創造出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所以,兩者之間並非是簡單的強弱對比。

3、 其次,隋唐對於高句麗的征伐,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場侵略戰爭,其在道義上並不佔據優勢,很難得到國內的全力支持,所以打了敗仗也就理所當然了。

4、 最後就要說高句麗的統治構造了,其實,高句麗這個國家和其他的外藩邦國並不同,其政治架構與漠北的突厥有著天壤之別,是一個制度完善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其國內也是大肆發展農耕業,其在面對外敵入侵時,能夠為戰爭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而這點,強悍一時的突厥是做不到的,所以在面對隋唐進攻時能夠將其挫敗。

韓國:我們曾打敗隋唐征服中國,專家:打敗隋唐是真,但跟你無關

所以,綜上所述高句麗雖是個小國,但卻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勝仗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即便是這樣,有何韓國有何關係呢?而這就要和韓國強大的"造歷史"來聯繫在一起了,高句麗的領土範圍,主要集中在中國吉林以及朝鮮半島北部大部分地區,雖然朝鮮半島上又出現一個高麗王朝,但兩者之間並無半毛錢關係,可韓國硬是將兩者混為一談。

韓國:我們曾打敗隋唐征服中國,專家:打敗隋唐是真,但跟你無關

但事實上,高句麗是由中國東北地區的濊貉部落和一部分扶余人組成,只不過後來遷入一部分古朝鮮遺民,可其主體民族及統治者並不是朝半島民眾,所以,這並不足以支撐韓國反客為主的觀點,韓國之所以將高句麗前行納入到該國曆史,其主要原因便是因為高句麗曾擊敗過隋唐兩朝,並且為了誇大高句麗的戰績,甚至將其疆域圖進行一番"整容",將整個中國古代疆域納入勢力範圍,而這也是他們說的,曾征服過中國的理由。

韓國:我們曾打敗隋唐征服中國,專家:打敗隋唐是真,但跟你無關

而對於韓國這番操作,專家看過後毫不留情的說道:高句麗確實在歷史上擊敗過隋唐兩朝,但這跟韓國沒有一點關係,其征服過中國更是無稽之談。在何況,高句麗的歷史定位,始終都是中國東北的割據政權,跟韓國曆史扯不上一點關係。

韓國稱歷史上曾打敗隋唐,征服過中國,專家:這都和你沒任何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