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股票分紅要除權,那A股分紅有什麼意義?

侯哥財經


寫給證券監督委員會的一封信

關於就資本市場減稅降費措施徵集意見的通知

我是一個塵散,參入市場有20幾年的經歷,最近貴會發布《關於就資本市場減稅降費措施徵集意見的通知》我提一個想法,建議僅限於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派息;還除息。給出我的看法是,從合理性講,公司發行股票或股份,是為該公司籌得發展資本,公司經營的好有盈利,理所當然要分給所有有投資的股東,是合情合理的。股東投資理論上獲得的回報就是紅利。證券交易市場上股東之間,投資者即股民之間的股份轉讓,炒作(炒股)跌價虧損,溢價獲利與公司發行股份分紅派息是兩回事。而且紅利還是含稅的,投資就是想增值,投資獲得的紅利,分給股東的紅利而且只佔上市公司盈利的一小部分,比喻說存款、買債券獲得利息也沒有要從本金減利的,股東投入的資本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交易,股份息權是不變的只是獲股息權人變了而已,又減去紅利+利稅再除息既不等於虧本。理論上算是虧本,有不合理之處,建議能否扣稅不除息。這樣對促進資本市場有更好的發展,望貴會審視研究。

此致

建議小散:黎XX

電 話:1534XXXXXXX

二〇一九年〇三月二日(星期六)


正用電工


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編輯王曉波認為: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分紅和除權除息。

分紅主要有2種形式,一是給你分錢(如10派2元),二是分你股票(如10轉3、10送2)。A股的分紅通常有兩次,分別是年報和半年報。大多數公司會集中在1~4月的年報,半年報分紅的也有,但比較少。

有些新股民看到這就想著可以在分紅之前買入,然後第二天再賣掉,這樣就能輕鬆大賺。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賺錢似乎很輕鬆,但真實並非如此,因為無論你分到多少紅利,次日開盤的時候股價會減去相應數額,不可能讓你佔到一毛錢的便宜。為什麼呢?這就涉及到除權的概念了。

現金分紅叫除息,比較容易理解,就是給你分多少錢,都從股價裡面扣除。分股票除權則稍微麻煩一些,因為股票分紅包括兩種:轉增股票和送股,比如我們常聽到的10轉10、10送10,簡單說就是你持有多少股票,分紅的時候再送你一倍的股票,但除權次日股價也要折半。

看到這裡你大概明白了,所謂的分紅好像只是一個數字遊戲,並沒有實質性的資產增加。但也不完全是這樣,因為除權後股價低了,市盈率也降了。

股價低也有了上升的空間,對於持股者來說後期的上漲也是紅利兌現的一個過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面對同樣質地的股票,價格低的自然要比價格高的有吸引力,這是人性使然,所以低價更有利於吸引投資者參與,相當於增加了流動性;而股民分到的紅利不會從賬戶中提走,而是進行再投資,也相當於充實了市場裡的資金。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IPO、增發等等融資都是從股市裡圈錢,而分紅可以說是上市公司唯一一種投錢反哺股市的方式,所以如果大部分公司堅持年年分紅,股市會健康很多。

不過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分紅是要交稅的。就拿現金分紅來說,持股時間越長交稅越低。你持股不到一個月就賣出,紅利20%要交稅;持股超過1個月,不到1年賣出紅利10%交稅;持股一年以上,賣出免稅。

不難看出,政策是鼓勵長期持股的投資者,而不利於短線交易者,因為現金分紅股價要除息、紅利要交稅,如果沒有搞懂就盲目短頻交易,很可能還要虧錢。比如前段時間民生銀行的10送2派0.3元,如果是持股1個月的股民就得倒貼錢交紅利稅。因為每10股需扣紅利稅0.46元((2+0.3)×20%),而你只分了0.3元,相當於要倒貼0.16元。所以民生銀行後來調整成了10派0.9元。

最後再說一個轉股和送股的區別,比如我們經常看到10轉3送2,相當於給你5股,但區別在於轉是從資本公積中轉增股票,不需要交稅,送則是利潤中送股,要按每股1塊的面額交稅。所以對股民來說,同樣是給股票,轉要比送更好。


每日經濟新聞


對面股票的分紅,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分紅之後還有進行除權或者除息,如果是送股,比如10送10,送完之後你的股票數量多了一倍,但是價格就要砍一半;如果是派現金,比如10派10,每1股分你1塊錢,但是第二天開盤股價就要降低1塊錢。這不是數字遊戲嗎?有啥意義呢?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啪哥的看法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注意到分紅之後除權除息並不是我們A股獨有的,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我國香港股票分紅之後除權除息的處理方式都是一樣的,除權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每一股送的股票數)、除息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所分的現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大家以最簡單的道理來想一下,如果公司分紅送股,10送10之後就意味著公司的股票數量反了一倍,如果股價不變的話,那麼公司的市值就翻了一倍,難道因為分紅,公司市值就要翻一倍嗎?如果這樣的話,那上市公司天天分,公司市值可以無限制的增長,那作為投資者我只要在公司分紅前把股票買進去,然後資產天天翻倍。派現金也是一樣,如果不除息那就亂套了。這就像啪哥之前舉得一個例子,一個西瓜價值20元,無論你切兩半還是切四半,總價值得不變,不能因為你西瓜切了兩半西瓜就值40元,切4半西瓜就值80元吧。唯一和國外不同的是,國外的上市公司分紅之後股價雖然低了但是大多數還能漲回去,但是A股中某些公司就漲不回去了,這可能是大家比較惱火的事情。還有就是國外的上市公司一年分紅好幾次,而我們有些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就沒分過,鐵公雞一枚。

其次,分紅也是有好處的,比如拿派現金來說,只有公司真正賺錢了,才能拿出真金白銀來分給股東,如果不賺錢想分也分不了,從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的話,如果公司經常現金分紅就證明這個公司是真的盈利了,盈利能力比較強。同時,如果是送股的話,一除權股價降低了,也會增加股票的流動性和吸引力。

最後,儘管除權除息看似是一個文字遊戲,不太合理,但是仔細想想也能理解。所以上市公司長期穩定的分紅對於長線投資者肯定是有利的;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的話,意義不大,因為短線投資本來就追求價差,而不是股息。

好了,我是啪哥,覺得啪哥說的有道理手動【點贊】,更多股票知識【關注】我的實時動態即可。


趣聊財經


一、巴菲特的看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巴菲特就秉持這種看法。他認為,利潤分給投資者之後,投資者賺錢能力不如他,放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賬戶上,可以賺更多的錢,並且分紅還要交稅,為何要分紅,因此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從來不分紅,其股價已經高達30多萬美元,不分紅,不斷積累是極為重要的原因。

二、股利無關論

其實,分紅好還是不分紅好,探討的是分紅與公司價值關係的問題。莫迪裡阿尼和米勒兩個人在1961年的文章中首次提出這一問題,認為分紅與否對公司價值沒有影響,這就是著名的“股利無關論”,是MM定理在股利分紅政策上的邏輯推演。

三、爭論與辯疑

兩人提出了這一理念之後,引起了巨大的爭論。爭論並非侷限於M&M兩人理論在邏輯上是否有問題,因為顯然沒問題。爭論的焦點是,M&M理論推演的理論假設有問題。主要的思想包括如下:

(1)“在手之鳥論”,西諺有云:“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意思是說,公司盈利之後如果不分紅,而是再投資,則再投資未來是否盈利是不確定的,那還不如當下就分給投資者。

(2)代理成本理論,上市公司賺了錢之後不分給投資者,管理層有動機將這些錢在未來變成自己的工資和獎金。投資者要想避免這種狀況發生,就要監督經營管理層,而監督成本是非常高昂的,監督是無利可圖的,因此不如分掉。

(3)信號傳遞理論。上市公司分紅是一個信號,反映了公司未來盈利的預期情況。

(4)優序融資理論。不分紅而把盈利直接再投資是成本最低的融資,除非企業不需要融資,否則分紅就會傷害企業的價值。

實證上,分紅有利於公司價值的結論和不利於公司價值的理論都有,得不出一定會如何的結論。

可以參考下面一篇文章。

四、我國股市還是分紅好

回到我國資本市場,分紅好還是不好。分紅之後必須要除權,除權是按照分紅的數量,投資者分到手的是扣稅之後的,因此總體上收入會下降。

然而,這種看法過於線性,因為分到手的變現的才是自己的,分紅即使要扣稅,也變成了自己賬戶上真金白銀的收入,多不多兩說,畢竟是真金白銀。

如果不分紅,股價就不會下跌了?看看5月初到現在A股的下跌,如果有信心賣在高點上,那麼分紅與不分紅又有什麼區別呢?


李解經濟


股票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一種方式,讓持股的股民有當股東的感覺,讓全員都有參與感。甚至,有時候打開常年套牢的賬戶,還可以看見“可用現金”越來越多。

股票分紅一般有兩種形式:送股除權以及派息,合稱除權除息。

A股分紅的意義主要有:

1,送股除權增加股票流動性,比如一隻100元的高價股,可能很多散戶朋友不敢買,但10送10之後變為50元,相應的股本增加1倍,敢買的人就會多一些。有人調侃說,高送轉的意義就是拿100元換了兩張50元的。

2,分紅增加股東的現金收益,相應地股價也會減去每股分紅,形成次日的開盤價,比如某個股當日收盤價10元,當晚分紅10派1,每股就是10送0.1元(還會扣稅),次日該股票開盤價格就是9.9元,這麼一看,股東甚至還虧了權益!

A股歷史上誰是分紅最多的公司?如果拋開公司基本面單純看分紅多少沒有具體意義,因為“分紅率”這個指標更重要,比如你持倉100萬的貴州茅臺,每年獲得分紅2萬元,收益率2%,如果持倉100萬的民生銀行,每年獲得分紅4萬元,不考慮股價波動的情況下,回報率而言民生銀行要高於貴州茅臺。

A股歷史上,貴州茅臺、格力電器以及大多數銀行股的分紅都不錯,這也是一些長線價值投資者的鐘愛。

歡迎關注“龍珠財經”,分享專業而實用的財經知識。


經年財經


分紅形式有二種。但由於股市設計了除權概念,所以無論哪一種,都不會增加你的資產。一種是送轉股。顧名思義就是送你更多的股票。比如10送10,你有100股,就送你100股,這樣你就有200股。由於有除權,原值10元的股,10送10後,除權變成5元/股。所以資產並沒增加,只是股數增加了,股價降低了。行情好時,會有填權炒作,所以這對股民是有利的。另一種是現金分紅,即送錢,也要除權和邀稅,資本同樣沒有任何增加。對上市公司和普通投資者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因為一般分紅不多,缺乏填權的空間,所以市場很少炒作。對國家來說,企業的錢進了自己口袋是憑空多了一筆錢,自然歡迎。對機資投資者和股權投資者來說,由於長期持有,不會賣掉,因此股價漲躍,只是數字遊戲。但現金分紅,卻讓自己的股票變成錢,股份又沒有減少,是受歡迎的。對於做中短線的普通投資者,由於經常賣出變現,所以並沒有獲益。對於上市公司,企業發展要錢,把錢分出去了就沒錢了,只能是向銀行貸款,增加財務和經營風險,不利於企業發展,這也是為什麼企業不願現金分紅,而更多的是股本分紅的原因。


朕總想害叨民


股票分紅後除權除息,保持市值的不變,應當是全球通用的規則。

也就是說10送10後股價折半,或者10派10後股價少一塊,簡單來看很好理解,本來就是100萬市值的公司,不可能因為股本數從100萬股擴充到200萬股,就變成200萬市值了,如果這樣的話,現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肯定不是蘋果,而是產生於最早上市的那一批公司了。

所以,股票分紅並不是為了市值的增長!

如上所述,通常而言股票分紅可簡單分為分股和分錢兩類

分股

送股又分為轉股和送股,轉股是資本公積金減少,然後股份數擴張,這個手法只要簡單的會計賬目變動變動就好了,大股東不需付出就獲得了更多的籌碼。

送股則必須要公司產生盈利了,用盈餘轉為為資本,雖然股東持有的權益同樣是不變的,但至少說明公司賺錢了。這種手法對於大股東來說,好處就是不用將利潤分給小股東,往好了說有利於公司擴大再生產,往壞了說方便大股東挪用公司資金。

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更多的是採用轉股的方式進行分股,不論是轉股還是送股,股東持有權益不變,但股價大幅打折,是很多新股和次新股常採用的手法。畢竟A股市場投資者大部分都是散戶,對高股價有著天然的恐懼感,看看貴州茅臺的投資者構成就很明瞭了。

股價大幅打折,對上市公司的好處在哪?

1、利於炒作

2、吸引更多散戶參與

這樣股價容易起來,股價起來了,市值又上來了,對於小散戶來說賺錢了,對於大股東來說可以再次融資了,皆大歡喜!

分錢

分錢就是現金分紅,是目前管理層為引導價值投資風氣力主倡導的一種分派方式,也是國外成熟股市常用的一種分派方式。

能夠持續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首先說明了公司是穩定盈利的,其次盈利是真實的,財務造假導致賬面利潤高的公司不可能持續拿出現金進行分紅。

所以對於我們小散來說,股息率可以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財務指標判斷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這或許是現金分紅對於我們散戶的意義所在了。

當然,並不是說不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就不是好公司,成長性的公司因發展過程中資金需求,並不會進行大幅的派現,而是將利潤投入再生產,比如著名的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就不進行分紅,巴老爺子的意思是錢分給你們還不如交給我繼續投資幫你們賺的更多。通常進行持續分紅的公司都是經營比較穩定的,A股的現金奶牛比較出名的就是格力電器、貴州茅臺,還有銀行股、高速公路股,算下來股息率都是遠超過同期存款利率了。

總體來說,分紅是否慷慨可以作為判斷一家公司優劣的依據,但並不是絕對,一定要判斷該公司所處的階段是成長期還是成熟期,同時要理解分紅後除權除息的做法,投資股票要想長期盈利,還是從上市公司業績及未來前景角度出發,積極向成熟市場成熟投資者學習。

最後要說的是,上市幾十年依然是鐵公雞一毛不拔的公司,一定不是好公司!


老兵傑西


  • 還有,很多股民對於高股價是恐懼的,而除權之後,高股價變成低價股,這實際上就增加了參與競買的人。所以分紅相當於增加了一些個股的參與人氣。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股息是應納稅的。例如,現金股息,持有期越長,納稅越低。您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持有股票並將其賣出,股息為20%。如果超過一個月,它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出售,股息將以10%的價格支付。如果股票持有超過一年,它將是免稅的。看到這些人中的許多人的第一反映是頭髮是紅色的,股票價格必須被移除,股息必須納稅。我輸了!是的,這對短期交易者來說並不好。因此,當現金股息特別高時,有人會提前一晚出售以避稅。

  • 如果公司支付股息,10到10意味著公司的股票翻了一番。如果股價沒有變化,那麼公司的市值就會翻倍。是因為股息,公司的市值會翻倍嗎?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上市公司的每日市場價值,公司的市值可以無限制地增長,那麼作為投資者,我只需要在公司股息之前購買股票,然後每天資產翻倍。如果一個10元的股票分紅計劃是10到10到10,那麼相應的股票價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上下波動,直到它增加一倍,從10到30。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原來的市盈率比率是10,市淨率是2,那麼市盈率將變為30,市淨率將變為6.同行公司不使用股息,即使他們沒有賺很多錢,但是相應的市盈率和市淨率較低,相對估值過高。

  • 當然,並不是說不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就不是好公司,成長性的公司因發展過程中資金需求,並不會進行大幅的派現,而是將利潤投入再生產,比如著名的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就不進行分紅,巴老爺子的意思是錢分給你們還不如交給我繼續投資幫你們賺的更多。通常進行持續分紅的公司都是經營比較穩定的,A股的現金奶牛比較出名的就是格力電器、貴州茅臺,還有銀行股、高速公路股,算下來股息率都是遠超過同期存款利率了。


代號HC


股票分紅後除權除息,保持市值的不變,應當是全球通用的規則。

也就是說10送10後股價折半,或者10派10後股價少一塊,簡單來看很好理解,本來就是100萬市值的公司,不可能因為股本數從100萬股擴充到200萬股,就變成200萬市值了,如果這樣的話,現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肯定不是蘋果,而是產生於最早上市的那一批公司了。

所以,股票分紅並不是為了市值的增長!

如上所述,通常而言股票分紅可簡單分為分股和分錢兩類

分股

送股又分為轉股和送股,轉股是資本公積金減少,然後股份數擴張,這個手法只要簡單的會計賬目變動變動就好了,大股東不需付出就獲得了更多的籌碼。

送股則必須要公司產生盈利了,用盈餘轉為為資本,雖然股東持有的權益同樣是不變的,但至少說明公司賺錢了。這種手法對於大股東來說,好處就是不用將利潤分給小股東,往好了說有利於公司擴大再生產,往壞了說方便大股東挪用公司資金。

筆者神農點股02年入市,潛心研究股票十多年,並集結了一批"民間股神",總結了一套選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抄底戰法,深受股民喜愛,特此建立了一個【微信公眾平臺:315605609 】,每天講解選牛股思路,很多朋友學會後,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剛剛也是有很多粉絲朋友說,看了您直播講解,也是成功抓住了華控賽格80多個點的收益,要不要繼續加倉。

華控賽格,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截止目前漲幅高達82%,很多相信了本人的新股民,看了微信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神農點股直播微信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深賽格,我是根據雙龍戰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58%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勢是不是跟上面講到的兩隻股票類似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跌洗盤迴踩底部支撐後企穩拉昇,目前該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撐線附近,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本人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光洋股份、西安旅遊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神農點股公眾平臺:315605609 )查看,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取得聯繫,本人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神農點股微信公眾平臺:315605609 】


大宵金融柒


要回答上市公司分紅後要除權,就得介紹一些財務和法律上的問題。

首先,如果公司以每股10元發行股票籌集資金,這就是每股淨資產。按法律規定,股東投入公司的10元是不能再從公司抽回,今後只能在證券市場上轉讓。公司也不能將股東投入的資金作為紅利分配還給股東。假設法律允許股東抽回原投資金額,比如,股東抽回其中的5塊,那麼公司的每股淨資產也只有5塊了。

從財務上講,股東之間股份的轉讓轉讓都是以這每股淨資產10元為準。而具體交易金額以交易對象之間約定的價格為準,即市場價格。股份轉讓的價格可能會高於10元,也可能低於10元。就如,茅臺每股淨資產98元,而交易價格為860;而華夏銀行每股淨資產是12.5元,市場價格僅7.5元。股東之間股票交易價格與公司無關,公司財務和會計上只考慮淨資產。

公司能夠返還給股東的只能是公司獲得利潤的一部分。比如公司當年盈利每股1元,那麼公司每股淨資產就是11元,可分配的利潤也就1元,也就是此時股東享有公司每股淨資產是11元。如果股東想這時轉讓股票,從公司財務角度,就是11元的淨資產從一個股東手裡轉到了另一個股東手裡,而公司的每股淨資產沒有任何變化。

為了便於說明問題,我們假設股票市場價格就等於其每股淨資產。11元的每股淨資產,市場價格就是11原。如果公司將當年盈利的1元以現金形式分配給股東後,每股淨資產就是10元了,即11-1=10,這時分紅後的股票價格就是10元。對股東來說,他既從公司那裡得到了投資回報1元,同時還持有公司股份,每股是10元,合計股東擁有的財產還是11元。但股東在公司分紅後再轉讓股份,每股淨資產就是10元了,那股票價格就只能是10元,不再是11元,因為股東已經先前已經拿回了1元的現金紅利。所以公司分紅後,每股淨資產就要扣除每股的現金紅利,這就是除權。對照股價就是股票價格要從含權價格上扣除每股紅利金額。如果有人想在公司分紅後再買進公司股票,那這個價格只能是除權後的市場價格。本例就是10塊。如果這個股票倍市場看好,它的股價可能會遠高於每股淨資產,但都與公司無關,除權還是扣除現金股利部分。

我說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