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去世時年僅23歲

  1990年,一首《一個真實的故事》在第四屆CCTV青歌賽獲獎後,一時間紅遍大江南北。想必很多人應該都聽過。但這首歌背後卻有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徐秀娟,今天,小編就來講講關於她的故事。

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去世時年僅23歲


  徐秀娟,1964年10月1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一個滿族漁民家庭,因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家庭環境的影響,她逐漸愛上了丹頂鶴。17歲時,她跟隨父親到了扎龍自然保護區,開始負責養鶴、馴鶴的工作。由於她父親本身就是一位鶴類保護工程師,她跟著父親學習到了很多。1983年,她飼養雛鶴的成活率達到了百分之百。她的名聲漸漸傳了出去,被稱為“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

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去世時年僅23歲


  1985年,徐秀娟自費到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進修。進修期間,學校雖然為她減免了一半的學費,但她的生活依舊十分艱苦,每天只吃饅頭就鹹菜來維持。後來由於交不起學費,她還通過獻血來換錢,以此維持學業。儘管生活條件如此艱苦,她依舊將兩年的學業壓縮在一年內就完成了。甚至還在空餘的時間裡,自學了英語。

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去世時年僅23歲


  1986年,徐秀娟接受了鹽城自然保護區的邀請,隻身來到了射陽,並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開始鑽研養鶴技術。同年,她寫出的論文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之後,徐秀娟帶著三枚鶴蛋開始遠赴鹽城自然保護區。一路上,她利用暖水袋、脫脂棉等有限的東西悉心照料著這三隻鶴蛋。最終,小雛鶴安全出生。又經過了83天的照顧,這三隻小鶴也成功展翅飛翔。她也因此攻克了一個世界性難題:首次在低緯度地區孵化丹頂鶴成功,讓鹽城保護區逐漸成為了先進的孵化養育基地。

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去世時年僅23歲


  1987年,是徐秀娟多災多難的一年。在這一年,不斷有鶴觸網死亡,還有幾隻鶴相繼生病,徐秀娟為此心力交瘁。1987年9月15日,一隻名叫黎明的天鵝走失,徐秀娟著急的飯都吃不下,四處尋找。已經累到不行的徐秀娟找了一天沒有找到黎明的蹤影,第二天又接著找。終於在下午聽到了黎明的叫聲。但此時,跟在工作人員後面的徐秀娟卻累倒了,她在留下了生命中的最後四個字“我不行了”之後,因極度疲憊而溺亡,當時她年僅23歲。她短短的一生,獻給了自己熱愛的養鶴事業。她也成為了我國環境保護戰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後來,她的事蹟傳遍了大江南北,也教育著人們要熱愛大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