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抗“疫”英雄多

龍禮香

面對2020年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管一線還是後援,峽江縣人民都在努力著,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惟願大家平安!

隔離病區護士:“我可以的,不要換掉我“

“患者痊癒出院了,我們也暫時結束了21天的隔離病區工作,真好。珍惜當下,安然即好!”3月2日晚,護士劉芳在朋友圈寫道。

2月11日,包括劉芳在內的4名醫生、7位護士組成的第二梯隊正式進入峽江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病區。由於防控物資緊缺,治療時間長,為了節約防護物資,醫護人員都是把所有的工作做完才從隔離病房出來,不喝水、不吃食物、不上廁所,悶在防護服裡有時長達8個多小時。

在入隔離病房之前醫院瞭解到有個護士心動過速,當時想換掉她,但她拍著胸脯說:“沒事沒事,我可以的,不要換掉我。”她就是劉芳。捨不得浪費防護服的劉芳,總是在進入隔離病區前不吃不喝。2月27日,陽光暖暖。劉芳從早上7時進入隔離病區一直忙到15時,防護服的悶熱讓她有點兒缺氧,加上體力不支,她重重地摔倒在隔離病房。爬起來簡單揉揉胳膊肘,她又繼續幹活。一旁的護士肖迎迎正在告訴患者如何吸氧,患者說:“我覺得此刻你們最需要吸氧。”

在此期間,隔離區陸續收治了10位病患(2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8名留觀病例)。7位一起並肩作戰的姐妹,不僅承擔了患者的常規治療護理,還要對病房消殺清潔、處理患者排洩物和生活垃圾等,工作強度可想而知,但她們從無怨言。

村委值守村幹部:“不管多苦多累,我們都會堅持到底”

水邊鎮北龍村位於縣城西北邊四公里處,交通的便利使該村平日裡也是車來車往的。疫情管控開始後,該村委先是組織幹部村民值守,復工復產後只有村幹部輪班了,由10個村幹部實行早上8時到第二天早上8時換班的“兩人一班倒”。對過往車輛及人員開展問詢、測溫工作,對來往的人員宣傳普及疫情知識……如此單調反覆的工作,更需要耐心和責任心。“不管多苦多累,我們都會堅持到底。”面對繁複的工作,大家都秉持著這樣的理念。

“下半夜人多,基本都是開車進出的,也有下半夜偷偷從外地回來。見到我們在值守,他們基本就會退回留觀區去。”村委第一書記肖仁威已經二十多天吃住在村裡了。雖然離家不遠,雖然娃兒還小總打來電話奶聲奶氣地問道:“爸爸,你怎麼還不回來呀?” 他總是說:“快了快了,等‘疫走花開’爸爸帶你踏春去。”

夜已深,春寒料峭冷雨悽。筆者和值守村幹部在視頻通話時,總看到村幹部潘文勇用手搓搓臉。“我加塊木炭哈。火不能斷的,夜裡太冷了。對了,這裡還有老表們拿來的土雞蛋,他們說讓我們夜裡餓了的話,可以煨著吃。”視頻那頭的潘文勇臉上紅紅的,那是通宵爐火的暖,也是村幹部們一腔熱血的意。

義務理髮師:“在家裡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有需要,可以來我這裡,免費幫大家理個髮。”2月25日,正在移山村村口值守體溫檢測點的劉紹濂對過往村民說道。37歲的劉紹濂常年在外開理髮店,年前回來和父母團聚。疫情期間,他自願從正月初三就開始在村口值守,幫村民送物、代購等。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因疫情防控需要,理髮店都沒有開門,而部分村民急需理髮,劉少濂就想著發揮自己專長,義務為村民理髮。

“這頭髮剪得真不錯,及時不說關鍵還免費。”理完髮的村民李金坪摸摸剛剪好的頭髮向劉紹濂道謝。“不謝、不謝,快回吧。”這幾日,劉紹濂共幫20餘村民理髮。“本來只想回家過個年就要出外營生了,哪知這年過了這麼久。既然出不去,我就在家裡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情嘛。”劉紹濂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