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身份地位是如何變化的?最後有沒有如願以償?

獨立feel


在我看來,《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身份變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從無拘無束的天地之子最終變為體制內的普通一員。

在此期間,他的“名頭”大大小小起起伏伏。有的不好聽但有小範圍的實權和自由,比如弼馬溫;有的很響亮但並無相應權柄,比如齊天大聖;還有的就是一好聽的頭銜,鬥戰勝佛,但權力有多大,誰知道呢?反正這些名字都是為了收編孫悟空而專門設置的。而收編就是進入體制,體制內,你懂的,不管實際如何,名字總不會太難聽。

鑑於世人大多以被收編為榮,以此為標準,悟空的身份可以說是一路上升。初始時只是天生地養、無父無母的“野人”一個,就算跟菩提老祖學了本領,沒有編制內的身份,也不過是“妖怪”一名。後來被天庭籠絡,上天當了小仙。雖說在神仙序列裡算是忝居末位,但以凡人眼光來看,脫離妖怪身份,獲得神仙編制,就是可喜可賀。奈何悟空不識抬舉,偏要大鬧天宮,落得個被壓五行山的下場。但體制內還是給他留了一個出路,就是進入取經隊伍,製造打怪升級的履歷,最終獲得另一個體制內身份:鬥戰勝佛。

由於在《西遊記》的故事中,佛祖貌似比玉帝還高端一點,所以在佛祖座下獲得職位,也似乎比在玉帝手下獲得職位高端一點。也就是說,最後孫悟空從一個地位略低的機構跳槽到了另一個地位略高的機構,理論上身份自然也比之前有所提升了。

但這樣的人生變遷,是孫悟空所願的嗎?最後他老老實實當了個不輕不重、不過不失的“鬥戰勝佛”,是他希望達到的理想嗎?這些是值得說道說道的。

孫悟空的心態,在我看來其實沒有太大變化。從一開始,他就是秉持自由自在、無法無天觀念的,要說他的理想,其實應該一直都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自恃可以靠一身本領達到這個目的,於是勾銷生死簿,下搗龍宮,上鬧天庭,所作一切,都不過是為了擺脫天地人間對他的束縛。以他的通天本領,本來也差不多可以實現這一目標了。但是佛法無邊,終於還是有人能治得了他。佛祖出手,悟空的命運從此被鎖定,再無其他可能。

說到底,是孫悟空技不如人,既然怎麼都鬥不過佛祖,那自然對這樣的結局無話可說。但他真的心甘情願嗎?不見得。看他取經路上,多少次想打退堂鼓就知道了。佛祖和觀音給他安排的這條路,並不是他自己選擇的。只是為了從五行山下出來,不得已答應罷了。

孫悟空打退堂鼓的原因和豬八戒不同,不是因為好吃懶做,嫌取經辛苦,而是受不了唐僧對他的約束。尤其是唐僧念起緊箍咒的時候,悟空是頭疼得一邊求饒,一邊恨不得一棒把唐僧打死。確實,給他戴金箍這事,本來就是最犯孫悟空忌諱的,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受約束啊。但佛祖和觀音的用意就是要改造他,就是要去掉他的這個頑固個性,讓他成為跟芸芸眾生一樣“聽話”的一員,所以金箍必須戴。

雙方的訴求,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以這種正面硬槓的方式表現出來。

最終誰贏了?表面看當然是佛祖。孫悟空始終破不掉緊箍咒,只能老老實實“聽話”了。但表面的順從等於心底的認同嗎?我不認為。看取經成功後,取經小組成員受封時,個個喜出望外,唯有孫悟空最關心還是他頭上的金箍兒,不但要唐僧“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還要“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麼菩薩再去捉弄他人”,就知道了。

唐僧一路上說了多少遍,沒有所謂“松箍兒咒”,孫悟空難道不知道嗎?孫悟空自己在取經後期也一直乖乖的,再也沒惹唐僧念緊箍咒了,難道不是已經適應了?然而,到了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叫嚷著要念“松箍咒”,還說這金箍要脫下來“打得粉碎”,免得再被觀音拿去讓別人戴,“捉弄他人”,可見在孫悟空心裡,對於佛祖和觀音讓他戴金箍一事,始終耿耿於懷不能釋然。即使他現在已經成佛,理論上和佛祖、觀音、唐僧是一夥的了,但在他的思想中,依然認為這玩意不是好東西。

可見,孫悟空在思想上始終不能和佛祖保持一致,他並不是心甘情願被馴服,也並沒有“覺今是而昨非”,恰恰相反,他的“初心”一直沒有改變,當別人以被收編被榮時,他只覺得這是被圈養的不適。他不需要這個,但他也不會不接受,因為時間和事實已經告訴他,他鬥不過佛祖。

如此而已。

很多人從正向的角度去解讀《西遊記》,認為孫悟空的取經經歷就是一個被馴服的過程,被馴服就是一個人邁向成熟的過程。這種看法是否成立,見仁見智,但我認為,至少孫悟空本人並不是這麼想的。他應該不會認為自己最後是成熟了、進步了、“修成正果”了,而是明白了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控制著這世界,那是他無法抵抗的力量。

更何況,有那麼多其他的個體,心甘情願地支持這套強力統治的體系,並且為這套體系找到美好的解釋,自覺自願為這強力的持續穩固而擔當基石,孫悟空憑一己之力又能怎樣對抗?哪怕他對抗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不被約束,不是帶動他人,但這強大的力量,是不允許存在任何一個不受約束的個體的。

孫悟空認清了這現實,儘管思想上並不認同,也只能不再抵抗。

所以,題主問最後孫悟空是否如願以償,我覺得是沒有的。孫悟空曾經在乎的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曾經嚮往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與這些目標比起來,佛祖座下一個區區的鬥戰勝佛名號算什麼?這種所謂的身份地位,對孫悟空來說可有可無,甚至有還比沒有更糟。如果可以選擇,他最留戀的,應該還是花果山水簾洞裡那一段無拘無束的自由時光吧。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1 孫悟空身份特殊

1.1 出生於石卵

天生石猴。身份不屬於人界,也不屬於神界天庭,後面冥界也不能管。據《西遊天殤》,出生孫悟空的那塊石頭是菩提花費數十萬年靜心施法煉化的一塊神石。

1.2 天生有修仙潛力

孫悟空在石卵中已開啟神智,對空間法則有明悟,後來菩提正對孫悟空量身打造一個筋斗雲。孫悟空學會筋斗雲、72變化後,實際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既然已跳出人界、神界及冥界,也不受金、木、水、火、土系法則約束,也就有修煉這五系法則的資質。但是孫悟空實際是金系極品仙根,也就是其他水、木、火、土系是隱性的,需要後天激活。孫悟空在菩提師祖十天的指導下修煉,從人仙升級為地仙,也就是渡過了天道的風火雷三災,地仙擁有壽命500年。孫悟空資質超好,花費十多天就從修煉成地仙,普通人休幾百年也許還是人仙,機緣巧合下才會激發渡劫,百分之一幾率才可能渡劫成功成為地仙。

孫悟空修煉成地仙后,驚動了三界,神界暗殺組織秘密調查菩提,菩提不得不借口“孫悟空愛賣弄風騷,暴露教育成本”趕走,孫悟空。也藉此機會,要孫悟空去處理地仙壽命之劫。

2 孫悟空願望

2.1 何為道

“何為道”?《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這樣不可描述的“道”讓孫悟空著迷,進而對長生大道的嚮往。”。《道德經》:“天地之所以長久,乃其不自生”,天地具有長生之德,因其不自生,那麼孫悟空是天生石卵出生,也同樣具有與天地同壽的資格。

2.1 長生就是逆天之舉

天地本性乃不自生,固能長久,但是以猴子身形的孫悟空和天地是不一樣的,那麼只有修煉才能找到天道中最為尊貴的“長生大道”。

所謂“修仙”就是不斷從自然界索取天地元氣,納為己用,從擁有高強的本領和長壽的能力。這種不斷吸納天地靈氣的行為就是和天地作對,天道不允許,於是天道每發現有休仙道的人提升一個境界,天道就會感應凝集天劫懲罰修仙者。人仙渡過“風火雷”三災成就地仙,地仙渡過“冰電”二災後城天仙,天仙分為三個等級: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天仙具有壽元幾百萬年。天仙繼續修煉成為天尊,天尊分為三個等級:混元天尊、混元太乙、真流天尊。

當然吃仙丹仙果也有增加壽命的功能,比如吃一個“人生果”能增加三五百年壽命,吃一個普通蟠桃也可以增加幾百年壽命,但是吃這些仙品食物只是第一次有效,多吃就和吃飯一樣,只能填飽肚子,不能增加壽元。

要想擁有長生的能力,必須不斷修煉,一個天仙也有壽元,必須進一步提升修為。

3 孫悟空的造化非凡

3.1 出生決定身份

孫悟空的身份一直是天產石猴,也就是不是草根族,也不是富二代。而是天然形成。

孫悟空雖然是猴子,但是很具有智慧,也就是智力不是用腦細胞容量簡單描述的。不能用普通的腦含量來衡量一個人的智力。即便同一個物種也不能拿腦容量來衡量智力。

現在社會一些理論僅僅是為了獲得掌聲。如“大腦只利用了10%,開發大腦100%後,能成為超人”這種理論就是博人眼球,不符合自然現象的理論,就像一臺電腦系統盤裝滿後還能運行嗎?

還有種理論說“860億腦細胞”超過任何計算機計算能力”這就是謬論。按此理論,一頭笨豬的腦容量很大,那麼應該超過一臺586計算機計算能力,實際豬還是豬,豬腦容量只是用來計算吃睡的,還比不了一臺486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以上的例子也就是說,智力及所受教育改變不了身份。猴子、豬、電腦各有各的身份。不會有代替性的變化

按普通人想法,孫悟空既然出生於一個石卵,應該和草根族一樣的命運,但是孫悟空的智力決定了,他是一個不平凡的猴子。一個不平凡的人當然會遇到不平凡的遭遇。不平凡的遭遇就是造化。

身份的根本性質不會變,但是身份的地位會受造化影響。

石猴一出生就有一個不平凡遭遇,一個猴子提出誰能進入水簾洞就拜他為王。石猴一不小心被某猴子推了一下後背,跳過了水簾洞。從這時起,石猴的和草根族一樣的命運發生變化了,石猴獲得得了“美猴王”的美稱。

3.2 美猴王願望

美猴王看著老去的猴長老,很痛苦,這時有一個猴子又提出可以去學長生之道,這就是造化,其他人也許就隨便敷衍一句完事,甚至還嘲笑一番古往今來,無數帝王將相無不以失敗告終,就連僅敢追求吃顆長生不老藥的秦始皇都得不到長壽,而被“豬落玉石”使者暗殺於沙漠,落得於與臭魚伴運回洛陽的命運。但是美猴王悟性非凡,毅然前往學長生之術。

3.3 造化決定命運

孫悟空順利地找到了能學長生之術的菩提師祖,從此孫猴子不再是一個做草的草莽英雄,為以後能獲得三界認可的具有仙籍的仙人做了鋪墊,產生願望得以實現。

別小看選學校選擇老師。孟母三遷,無非就是為了找一個適合孟子成長的學校。

就像現代,眼看繁體字及生般硬套的八股文已經審判為糟粕,如再送子女去學繁體字,學八股文,學寫古詩文,那麼子女就是沒造化了。

而要送去教鋼琴、教英語、教計算機的學校,這樣的造化自然能改變子女的命運,這樣不論草根族、富二代還是富三代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大家造化一樣。





輝歌49


早年間,常聽老人們講罵人的句子:說誰家的小孩子淘氣,好像家裡沒有大人管似的,就用“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這樣難聽的話來罵人。長大後才知道這句罵人的話是指"齊天大聖"孫猴子。

說起這個猴子也真夠可憐的,一塊石頭吸取天地日月精華,變成了“猢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爹孃。

所以開始就沒人管,加上天生的“猴性子”,玩劣之心不可避免。他率眾在花果山佔山為王,經千辛萬苦拜師學藝。苦練本領過程中,多少知道了什麼是“榮”,何為“恥“; 學得一身本領不說,還獲得了名字: 孫姓,名悟空也。

小小的得意還是讓他忘形了一把,顯擺武藝之時被老祖告之“學業已成”,可下山獨闖一番天地,但是不能說出師承何人。這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是沒有“門”,更無“派”。

誰都有臉面,誰都有自尊,誰也不想默默無聞地生活,闖出一番自己的世界,爭強好勝才是真,猴子也不例外。

自學得一身本領,猴子的心漸漸膨脹了起來。加上“朋友”的忽悠,藉著向龍王要兵器、討戰袍之機,戲龍王“鬧龍宮”,緊接著怒砸"閻王殿”,這是啥行為?“龍、閻”二王告之天庭,經“太白"撮合,“請”悟空到天庭當“官”,豈不知,堂堂玉帝根本就沒把小猴子當回事兒,弄了個“弼馬溫”來糊弄悟空,這可激怒了齊天大聖,至此,開始了有名的“大鬧天宮”。


對於“性子急,說話辦事不加考慮”的人,一般都會用“猴急"來比喻。您再“急”,也要有章法,不能任您胡來,必要時,“心靈雞湯"就能把你“搞定”。

曾幾何時,大鬧天宮把玉帝一家子弄得簡直是“人仰馬翻",最後實在沒辦法,把悟空交給瞭如來。

佛主通過軟硬兼施之法,最後整出幾碗“心靈雞湯",交觀音菩薩尋有緣人來西天雷音寺來取,令悟空等人左右護衛,弄出“九九八十一難"來磨鍊“猴性”,最後把一個“天不怕,地不怕”,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會“七十二般變化",有著“火眼金睛”,持有“鋼筋鐵骨"的“齊天大聖”擺到了“正規化”位置。是實至名歸,還是真把“俺老孫”當猴耍了?只有悟空自己知道。



題外話: “無規矩不成方圓"。師出無名,說話也沒底氣。如同在頭條,朋友們都在申請××領域創作者,申請原創,保護自己的文章。像咱一沒領域; 二沒申請原創的主,指不定哪天又出來個“假悟空”來(抄襲)噁心咱一下。

—— —— —— ——


龍之心7


孫悟空有沒有如願以償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說背景他師傅菩提老祖是神界大咖,很多人會給面子!但是他是被趕出師門的,菩提老祖不幫忙也說不定。在取經路上孫悟空前一半路各種的不服管,突然的假悟空出現之後就什麼事都聽唐僧的,到底是悟空的徹悟還是背後的陰謀呢?我覺得如願以償很難!


老王的日常


用白話來翻譯吧。

孫悟空出身寒門,卻一心想要過最上等的生活,為了這個,它無所謂規矩和手段。

第一次上天庭,其實只是勉強進入了上層的門檻,但他不滿意。

於是他自以為理所當然的反了。

這時候,天庭看他確實有能耐,所以給了他一個極貴的身份和待遇,算是滿足了他的願望。

但他還不滿足,他不僅僅想要身份和待遇,更想要實權了,這個契機就是蟠桃園,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論功行賞的大會,不請孫悟空理所應當,這貨毛功勞沒有。

這時候,可能是第一次天庭對他太放縱把,他野性犯了,對他的好不僅僅沒起效果,反而起到了捧殺的作用,助長了他的貪婪。

於是他第二次反了。

俗話說可一可二不再三,天庭能再忍讓一次嗎?還真就將玉帝的位置交出去?他孫悟空算哪個排面的,如來估計也就敢想想。

所以這一次之後,孫悟空就只能往低處走了,最終在如來那得了個佛位,但看封號就知道,論權柄不過是個護法,俗話說的看門狗、炮灰。

這與天庭能比嗎?齊天大聖雖然是閒職,但玉帝可真沒想坑他,因有的排面一點不少,就是道祖老君見到他,也得給個笑臉。

為什麼西天路上,他一抖威風就說自己當年是齊天大聖,而不提那未來的佛果,而那幫妖精、神仙的也大多是看他齊天大聖的面上,才給點面子,是真打不過他嗎?那他為什麼打不過就屁顛顛跑去求人家?

所以,在我看來,西遊世界裡,天庭之貴遠高於西天,權威更是不可比擬。

你說孫悟空是走高了,還是走低了。


天天書曉公子


你好,國風覺得:

西遊記中孫悟空最為寶貴和可愛的,就是其不懼王權,桀驁不馴的精神。在那毫無倫理摡唸的天地裡,自由自在的活著的時段。為一統眾猴探花果山水簾洞,為長生不老隻身一猴出海求仙訪道!可以為一根棒子欺負到鄰居頭上,因為註定的生死命運打翻地府,因為虛假的招安大鬧天宮!無論尊卑老幼,和天上的神仙稱兄道弟!



相信所有的讀者,應該都和我一樣,喜歡人生過得如此精彩的孫悟空,也只喜歡大鬧天宮之前的孫悟空。


但是大鬧天宮之後就不行了,歸於體制之下的孫行者一切安註定的劇本老老實實的行動,不容一點炸刺。稍不老實,隨著自己的意辦了事,不是被絮絮叨叨唐僧埋怨個不停,就是被念緊箍咒勒得頭疼腦炸!

勇敢率性活潑的孫悟空此時完全變成了一個只聽命於上級的僕從。身上的菱角光華被打磨的乾乾淨淨。我們只看到一個成天跟著馬屁股後面。遇到個妖怪,就到處求神拜佛,自己半點本事不敢動的跑腿的!而且一路上,只幹了這一件事兒!我不得不說,看的眼睛都煩了!



雖然最後,孫悟空在體制下得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但此時的孫悟空,不過是佛教體制下一名比較能打的打手!西天取經之後,再沒有半點出彩的地方!大概除了每天受到供奉,吃點香菸。連在身上滾點汗球,搓幾個泥垢丸的屁事都沒他的!


過不多久,大概能看到的只有一個長到豬八戒體型的孫猴子,出門再也不用騰雲駕霧,肯定有車有駕有小蜜跟隨。辦事嘛,動動嘴就行,再不用動不動就扯棒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