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漲的菜價“菜比肉貴”,不安分的CPI關乎你的錢包,別大手大腳了

就在這幾天,蔬菜漲價的消息盡人皆知,這又像房租一樣,好像是一夜間漲起來的。

一覺醒來,香菜價格竟然飆漲到39.9元一斤,讓人咂舌

這一斤接近40元的香菜價是山東壽光的某超市出現的,又有網友在網上爆料,濟南的香菜價格已經按兩出售,一兩5元,也就是一斤50元,超過豬肉價格一倍多,“菜比肉貴”的現象出現了。

不僅僅是香菜價,其餘蔬菜價格都在大幅上漲。

8月23日,在濟南的某個農貿市場,茄子價格2.5元/斤,較17日(下雨前)上漲25%;油菜價格2.8元/斤,較17日上漲55.6%;黃瓜價格2.5元/斤,較17日上漲50%;豆角價格2.5元/斤,較17日上漲66.7%;芸豆價格3.7元/斤,較17日上漲23.3%;菠菜價格5元/斤,較17日上漲42.9%。

很多人看不懂了,這蔬菜咋能這麼?請給一個合理的解釋。

當然,一般情況下,蔬菜價格都是維持平穩的,但這次真的是趕上了特殊情況。

據報道,8月19日夜間至20日凌晨,受颱風“溫比亞”過境影響,壽光市不少地方出現了強降雨,截至20日5時,市區降雨量超過264.3mm。同時,幾個上游水庫連續告急,彌河壽光段遭遇了自1974年以來最大的洪峰,最大過境流量達每秒2250立方米之多,水位持續暴漲,並出現倒灌的情況。截止22日晚間,積水仍未褪盡,仍有數座村莊浸泡在積水中。

飛漲的菜價“菜比肉貴”,不安分的CPI關乎你的錢包,別大手大腳了

當地發佈的災情及救災信息顯示,此次災情共造成20多萬個大棚受損。

受災地區是山東壽光,這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都”,無論是產量還是對外輸送量,都在全國名列前茅,這樣的蔬菜產區受災,就能直接對蔬菜價格造成影響。

來自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數據顯示,當前蔬菜日交易量由災前8月17日的2935噸增至8月24日的3280噸,增幅為11.7%;蔬菜均價由災前的2.48元/公斤漲至2.78元/公斤,漲幅12.1%。

但是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來深入分析下,這個菜價到底怎麼漲上來的,還能不能持續漲。

實際上,壽光受災只是一個導火索,加速器,讓菜價上漲這個事兒,擺到了檯面上,媒體競相關注,成為盡人皆知的新聞。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蔬菜價格的上漲,也不是完全因為壽光受災,更為重要的是,蔬菜價格早已進入了上漲週期,而且這輪菜價上漲,還是全國性的上漲!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從7月初開始,全國蔬菜價格連續7週上漲,8月10日開始的一週,農業農村部對全國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的價格監測顯示,黃瓜、芹菜、大蔥、大白菜和白蘿蔔價格環比漲幅較大,黃瓜漲幅最大,達到9.0%。

北京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最新公佈的一週數據顯示,8月17日,該市場蔬菜平均價是2.10元/公斤,周環比大幅上漲7.14%。

看日期!8月19日夜間至20日凌晨,颱風“溫比亞”過境壽光,而菜價上漲明顯是出現在山東壽光受災之前,這就說明了,菜價在此前已經形成了上漲趨勢。

對於這輪全國性,持續性的菜價上漲,原因在哪兒呢?

剛才已經說過,對於蔬菜這種農產品而言,“靠天吃飯”是必須的,也就是說,根本漲價原因還是天氣因素。

由於過去幾個月,天氣高溫炎熱,一下雨就是大雨暴雨,這將直接導致蔬菜產量不足,而且持續的高溫天氣,還容易增加病蟲害,使得很多蔬菜存儲起來很困難,很多蔬菜質量下降,無法上市,能夠上市售賣的也就被稱為優質菜源,這些優質菜源被收購商加價搶購,導致了菜價出現了全面上漲。

蔬菜這種農產品,由於產區和銷售區往往距離較大,在運輸途中,也容易受到天氣因素影響,導致蔬菜損耗。

除了天氣因素以外,那就是通貨膨脹因素,或者說人民幣貶值影響。我們還記得在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CPI物價指數,已進入了2時代,也就是物價上漲了。

房租猛漲就是物價上漲的一個領域,如今,在通貨膨脹出現苗頭,但宏觀經濟調控存在滯後性的週期內,菜價的上漲就受到了多方面物價因素的影響。

比如說,通貨膨脹將使得房租上漲,由於蔬菜儲存也需要倉庫,房屋,所以租金上漲就提升了蔬菜的存儲成本。

蔬菜也需要運輸,汽油價格的上漲,人工成本的上漲,或者以人民幣計價的其他服務價格的上漲,都構成了蔬菜價格上漲的因素。

另外,蔬菜從生產到流通,中間也有收購方,代理方,銷售方,在這輪蔬菜價格上漲中,是不是也有中間商囤積居奇,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因素。

這些中間商,主要利用的手法和炒作股票差不多,一方面利用短期蔬菜市場受災供不應求局面,抬高收購價影響市場,一方面從農戶手中購買大量蔬菜囤積,製造更緊張的供求局面,等蔬菜價格過高之後,再拋出手中囤貨,獲取差價。

像這樣的手法,在此前的蔬菜價格猛漲的過程中,都被使用過。

比如此前出現過的“蒜你狠”行情,大蒜價格被抬高四十多倍,就是有很多大蒜的經銷商,鼓勵蒜農惜售,再大量囤貨,等蒜價大漲後再攫取大量利差。

當然,由於這種人為炒作因素,導致的蔬菜價格猛漲,不會持續太長時間,蔬菜價格往往在炒作者出貨後,或者國家調控政策出臺後,價格暴跌,迴歸正常。

由於經濟和通貨膨脹都具備週期性,真正要我們警惕的是,這輪蔬菜價格的上漲到底是不是新一輪通脹週期的起點,通貨膨脹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經開始從金融市場向普通商品蔓延,這才是我們最為關注的。

由於物價構成因素本身存在很強的聯動性,比如剛才說的,房租上漲導致蔬菜的存儲成本上漲,國際油價上漲導致運輸成本上漲,蔬菜價格上漲就會導致以蔬菜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價格上漲,餐飲業,外賣業成本也會上漲,提價就成為了可能。

最近網上很多網友感嘆說,自己已經受到了物價上漲的影響,“消費降級”現象出現,原來吃一頓飯500元,現在只想花100塊,省著過還是比較好的。

有部分網友還說,年輕人準備好過苦日子吧,物價上漲就別大手大腳了,勒緊褲腰帶沒錯。

看來,已經有不少人感覺到通貨膨脹,以及周圍物價在上漲的大環境。

從經濟學角度講,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都會出現通脹,一旦進入通脹週期,往往會持續較長時間,從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CPI雖然進入2大關,某些普通消費品價格確實出現了上漲趨勢,部分消費品通脹率還是很高的,但這還不足以構成全面通脹。

全面通脹是CPI連續上漲,環比增幅逐漸抬高,CPI超過3警戒線,人們對於物價看漲預期非常強烈,顯然,我們現在還沒到這種時期。

後續我們可以密切關注統計局發佈的CPI指數,由於宏觀經濟調控強調前瞻性,相信最近一段時間,對應的調控政策也會密集出現,以遏制通脹在普通消費品中的蔓延趨勢。

對於我們而言,勒緊褲腰帶什麼的,說得還是太玄乎,但是省吃儉用,開源節流,這確實是理財的正道,也是通脹時期對沖高生活成本的簡單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