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釀酒都是純天然糧食酒,為什麼銷路都不好?

何三畏


農村釀酒並非全是純糧食酒!因為農村有很多人是不懂酒的在開酒坊,他們都是按賣酒麴的說用簡單工藝做出酒的。我也是做酒的,我很反感所謂的‘新工藝’,高產酒麴實質上是六十年代生產酒精用的,很多人為圖高產,看似用的純糧食,實際上用高產酒麴做出的酒品質是很差的,與我們用老工藝,老酒麴產的酒有本質的區別!我們產的52度純包穀酒15元一斤供不應求,有的廠用高產酒麴生產的52度包穀酒10元一斤賣不掉,說明消費者是不能欺騙的!要想做出好酒,首先必須懂酒,這是需要技術支撐的,不是憑賣酒麴的吹兩句便會的!


李五哥79461684


首先,好酒一定是純糧酒,但純糧酒卻不一定是好酒。雖然我們經常能聽到諸如此類,“我爸爸的朋友他表舅農村自釀的白酒賊好喝,絕對純糧好酒,是我喝過最好喝的酒”這種說法。的確,農村小作坊所釀出的酒也有好酒,且釀酒的都是熟人,自然也就多了幾分信任感。

但更多的是質量無法把控,每次酒質參差不齊,酒液中有害物質含量並沒有達到出廠標準的酒。因為農村釀酒限於技術以及資金的侷限,其釀酒過程中酒質是得不到保障,其中的甲醇、雜醇油、重金屬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是有可能超標的。

且這些小作坊是不需要質檢的,釀酒全憑經驗以及運氣,好壞與否也是得不到保障,質量以及口感並不能統一。可能你這次打來的是口感不錯的純糧好酒,但是下次打來的可能就是劣質的純糧酒。這樣的酒自飲可以,但是拿出去售賣顯然是一種對消費者十分不負責任的行為,一種欺瞞行為。

其次,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且也較為注重健康,人們在吃喝上面更為青睞於正規渠道所買到的東西。農村自釀酒即使是真正的純糧好酒,但是買來買去也還是熟人。作為三無產品,依照現在人的消費觀,的確難以像正規酒廠的白酒一樣得到更多人的認同。

現在是一個消費為王的時代,並不像以前五六十年代物質匱乏,是人搶商品而非現在的人挑選商品。可以說,現在白酒市場中,除去茅臺酒,基本上別的酒都是供大於求。而農村自釀酒也不例外,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同,你也就開拓不了市場,銷路自然好不起來。

所以說,想要推廣真正的純糧好酒,至少得先擺脫三無產品這個身份,然後在酒質上下功夫,保證酒液中的各物質達標,且是能穩定地保存下去,不能時好時壞。再通過一些適當的營銷宣傳,才能打開銷路,將更多性價比高的純糧好酒帶給眾多酒友們。

只能說,農村自釀酒相當於日常擺地攤的,酒質以及健康方面難以得到保障。故對於酒友們來說,若非自己親自喝過,感覺十分靠譜,還是選擇正規酒廠所出產的酒為好。畢竟一些性價比高的正規酒廠所生產的純糧酒也不在少數,且相對來說酒質以及健康方面更要有保障。


一個小酒酒


小酒坊的酒,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好酒,甚至都不如大廠子裡的部分勾兌酒,雖然小酒坊確實是拿糧食做的酒。

這主要是因為小酒坊很多都是買的機器,按照賣設備人教的方法,使用玉米做的快速發酵酒,酒味苦澀辛辣,並且還不適合陳放,再加上包裝不好,沒有相關手續且又沒經過國家檢測機構檢驗,無法在市場上大量售賣。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朋友抬槓,我們家門口眼看著是用糧食釀的酒,怎麼會不如大廠的勾兌酒呢?

這裡有必要簡單的普及一下釀酒知識。

釀酒講究的首先是窖池,您各位可以先去看看你家門口這個是不是泥池,如果是水泥池,肯定不對的。泥池和水泥池只多了一個水字,出來的酒可就水多了。

接下來你看他用的什麼原料,如果純粹的大麴加高粱,這個酒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是玉米等用糖化酶發酵的,我只能呵呵了。

再就是看他的發酵期,一般濃香型白酒最低發酵期兩個月,低於這個的都要用到糖化酶和酵母粉,這種酒在業內稱為快速發酵,酒確實是酒,但是不好喝且後味不夠,也不適宜存放的。

這些還都是比較簡單的,裡面有更多複雜的跟您各位說也沒多大意義,因為外行只需要知道酒的品質就可以,沒必要學那麼多。就像我現在也只關心白酒,並且是隻關心濃香型白酒,其他的事我也不願意去多做了解。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對於自己經常用的東西多點了解沒錯,但是知道過多了肯定會影響到自己從事的行業,那就有點喧賓奪主了。

其實大部分消費者都沒見過或者看到的不完全酒廠的生產過程。那麼您各位只需要知道如何鑑別好酒就夠了,特別是要在喝酒之前就可以清楚明瞭的知道馬上就要倒肚裡這個酒的好壞最重要。

不多說了,您各位參考一下底下這個圖片吧。哦,對了,如果有開封的朋友看到這個,麻煩您關注我一下,因為我們廠由於受產能限制的因素,只能在開封市內做大型活動,這裡特別向其他地區的酒友們說句抱歉,您還得再等等。

當然了,無論哪裡的朋友關注交流,小編都是非常非常的高興並感謝。



白酒有黑幕


看著評論有點來氣啊,都是一些不懂傳統釀酒的人在瞎扯淡

1.使用劣質原料

只要是真正做傳統工藝固態釀酒的你完全不需要擔心原料好壞問題,你哪怕劣質原料白送都不要,一百斤優質高粱不過180元,劣質的高粱算不要錢,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工序花相同精力的情況下,優質高粱出酒40斤,劣質高粱出酒30斤,外加劣質高粱蒸煮發酵更容易出現雜菌和白酒發苦,請問最終出售後所得的錢和利潤一樣的情況下有什麼理由選擇劣質高粱呢?這過程還要承擔雜菌的風險以及白酒發苦流失客源的後果呢?

2.小作坊設備簡陋不安全?

首先小作坊也是通過正規行政部門審批通過後才能開的,其次安檢部門也是不定期的各種檢測,如果白酒質量不安全能讓繼續?最後小作坊做傳統工藝酒一年的利潤有多少?如果萬一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夠不夠賠?

最關鍵的是傳統工藝延續至今700年曆史,可聽說真正的傳統工藝純糧酒有問題?

3.小作坊如何實現食品安全?

白酒不安全主要來源於酒中的雜醇,尤其以甲醇為主,但是釀酒和甲醇又是不可分離的,原料中的果膠才是甲醇的攜帶者,一般只要嚴格按照傳統工藝流程,徹底蒸煮發酵,在蒸餾取酒時必須掐頭去尾並且每一批次取酒都通過甲醇試紙測試,在含量安全的情況下最後通過自然催陳,所以白酒中的各種有害物質完全可以達到安全的標準。

4.很多規模酒企為何抬高甲醇?

首先很多規模酒企現在自己並不釀造酒,大部分都是通過收購小作坊小酒廠的基酒來生產酒,而基酒絕大部分是沒有經過催陳窖藏的,甚至很多都沒有掐頭去尾的,如此就必須通過設備過濾吸附化學催陳這一步才能達到安全的標準,但是過濾吸附化學催陳後的基酒同時也把有益的各種醇酯一起去除,這樣的酒已經缺失了白酒原有的口感,所以就必須通過添加各種化學添加劑勾兌才能達到理想的口感,這其實是在為添加勾兌打一次預防針

5.勾兌和勾調的區別

傳統工藝釀酒取酒後必須經歷勾調這一工藝,其目的是調出需要的口感和酒精度,但是勾調只是酒與酒的混合,沒有酒以外任何成分加入,而勾兌是把各種化學添加劑通過一定比例和酒的混合,這是有本質區別的,勾兌對釀酒工藝流程要求都不高,但是對勾兌這一工藝要求非常高,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是對勾兌的要求.


釀酒那些事


如果技術標準把握不好,依靠經驗和感覺釀酒,每一批次之間都會存在質量差異,當今人們普遍重視品質和健康的情況下,僅憑"純糧釀酒"就可以成為搶手貨嗎?

釀酒的環境狀況,用工身體健康問題,原糧質量、品種,技術配方參數,酒的度數,口感和包裝儲存環節,以及價格等等因素,無不直接影響自釀酒的銷售與生存狀況。

一些正規化管理的酒企,可以發生酒的質量和虧損等問題,甚至因此導致難以維繼,而面臨倒閉的局面,那麼小作坊就不會發生質量環節的一些人為問題嗎?

比如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為了利益,一些無良經營者,什麼怪招使不出來?當然,那種自釀酒經營者,畢竟也要考慮"自砸招牌"的嚴重後果,想必絕大多數還在釀製良心酒的。

只是,飲用酒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逆勢而上,必須把握市場定位和規模,規範經營,質量穩定上呈,物美價廉,並且取得相關衛生、技術等級認證,方可為銷量上升進入良性循環奠定基礎。

(網絡圖片)


莫忘初心242650426


農村釀的純糧酒銷路都不好嗎?我做了十年,好像還可以吧,每天三百斤大米,產25度的酒四百多斤,天天賣完,全部都是就近銷售的,方圓十公里左右範圍內。我們這裡都是喝這種低度米香型的酒,價格也不貴,度數不高喝的量也大,做得好的銷量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做不好就沒有銷路了。現在很多酒廠為了提高出酒率和方便操作都採用糖化酶來發酵,做出的酒質量不穩定,米香不突出,其實低度白酒要做得好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度數低要做到耐儲藏就比較難,很多低度白酒放個二三十天就和水差不多了,還有的就是度數低香味就沒有了,所以釀酒還是靠技術吃飯的,要做得真做做得過硬。把質量做好了,銷路你可以不用去管它,口碑好起來還愁銷路嗎?順便說一下很多人質疑農村酒廠設備簡陋沒有提甲醇的技術,釀出來的酒甲醇超標不能喝,別的香型的酒我不敢說,因為我沒釀過,但是像我們這種半固態發酵的米香型酒,我放那麼多年從來不用提取甲醇,食品藥品監督的拿去化驗卻檢不出甲醇,他們的標準旪每升酒的甲醇含量不得超過6毫克,但是我的酒不是超不超過的問題而是根本就沒有,檢驗報告上是說未檢出,我就理解為沒有吧。很多人對於農村的東西都比較質疑,其實在農村做一點點生意競爭那也是相當大的,一點也不比城市好做,今天做不好明天就馬上有人取代你,要想做下去,在質量上就不敢有半點放鬆,有時候做壞一鍋酒寧願連同酒糟一起拿來餵豬也不敢拿去賣,怕砸了招牌。

農村釀酒的銷路,大多還是靠本地市場,說銷路不好的,一般都是想做外地市場的,那是非常難的,很多證都辦不下來也不允許流通,超市都進不了,想在市場上跟那些名酒分庭抗衡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再說了,有些東西做得再好也得有人認可,中國的市場那麼大,酒的種類那麼多,除非你的酒做得人家喝過一次就永遠忘不了,那基本也不可能,還有一些靠宣傳做得銷路很好的,有條件的可以去嘗試用那些模式,總之農村釀酒農村銷,酒做好心態擺好,生意還是能做。


純糧釀酒小作坊


第一,農村裡面釀酒大多數都是“剽學”。就是見別人蒸了幾次酒就自己買個器具幹上。更奇葩的是,很多釀酒的根本自己不喝酒,對於酒的好壞也無從分辨。買酒的人對酒質不認可

第二,農村鄉鄰會算的明面上成本,卻忽略很多隱性成本。像我們這釀谷酒用新工藝做出來的成本是6塊左右,所以8到十塊一斤的酒很好賣。但是這種酒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有標註度數,酒尾接得長。如果嚴格按工藝來做,成本高上去了,喝酒的不買賬。

第三,懂酒的不多。農村裡大多數喝酒的人並不懂酒,只要是自己釀酒就覺得是好酒。那麼又回到第一個問題上了:導致很多自釀酒的存在。反倒專門釀酒賣酒的不如上門加工酒的。





鄉攝湘音


作為一個超級愛喝酒的小仙女,我茅酒大仙特別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品牌效應

酒友們都知道,一款好的白酒的品牌也是十分重要的,農村的純天然的糧食酒銷量一直不太理想,是因為沒有一個品牌的效應。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於品牌的信賴是很重視的。一個好的品牌起碼可以保證這款白酒的品質,即使,有些好的品牌的白酒品質不一定好,但是由於品牌的效應,所以在銷量上要比農村的釀酒好很多。

二、三無產品

現在食品安全在社會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人認為農村的純天然糧酒品質就一定很好,其實不是這樣的,農村的純天然糧酒對於食品安全這一塊是沒有辦法保證的,導致很多人喝了之後會覺得不放心。現在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高,人們就寧願多花一點錢,也不願意拿自己的身體健康開玩笑。

三、酒的品質

小橘子認為,無論是純天然的糧食酒還是好品牌的酒,或多或少都沒有辦法去保證誰才是真正的糧食酒。現在很多市面上的酒大多都是用酒精勾兌的,所以基於對品牌的信賴,酒友們還是願意為瓶裝酒買單,不止是因為酒的品質,而是對於農村的純天然糧食酒的生產存在著不放心的心理。

無論是哪一種白酒,都各有優點,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的說農村的酒就不好,也不能說瓶裝酒就一定好。所以,這個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口味來決定。

我是小橘子,一個懂酒又好酒的小仙女,想了解更多關於白酒的內容嗎?那就趕緊關注我吧,悄悄的說,你們是不可能把我喝醉的,想喝酒,那趕緊來茅臺,小橘子請你喝!


茅酒大仙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現在雖然年輕人飲酒的比較少,但是在我國總體飲酒的人群還是非常龐大的,這支撐起了我國眾多的白酒市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喝酒也開始關注喝好酒,但是好酒的價格漲得實在太快,農村自釀的純糧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往往我們會發現農村的自釀酒銷路不怎麼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好酒出自純糧,但純糧並不一定就是好酒

無論是什麼產品,市場才是檢驗市場的一個標準。雖然我們說很多名酒都是喝的品牌,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品牌酒的品質要遠遠高於很多自釀純糧酒。我們通過蒐集資料可以發現,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銷售好的,價格高的多數都是純糧酒,當然一些勾兌酒也受到一些朋友的歡迎,但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喜歡喝純糧酒。

純糧酒也是分好壞的,就比如近幾年廣告打得多的醬香酒,要經過幾次取酒,而在不同階段取到的酒的品質也差別巨大,而對於我們農村自釀酒,雖然也會掐頭去尾,但是多數酒都是混雜在一起。

除了這個因素以外,在不同地區、不同的釀酒師傅釀出來的酒品質也相差很大,而且很多小的酒坊不會對原材料進行檢測、也不會對酒質進行評定,這就會造成酒的穩定性不好。

好酒也需要營銷

現在社會發展了,但有一些釀酒人可能還秉承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總覺得自己釀酒技術厲害,喜歡喝酒的朋友自然就會找上門來,但是請看看茅臺、五糧液以及郎酒等知名酒企,他們每年在營銷上的費用有多高。這些企業知名度已經夠高了,為什麼他們還會拼命花錢做廣告呢?

當然,還有一些釀酒的朋友比較灑脫,也不想把企業做的太大,想著經營也是件頭疼事,或者一些朋友一心在釀酒上而不願去做過多的宣傳,這都會造成釀出來的酒只在一定的範圍有影響力,在其他地區毫無知名度,銷路自然也不會太好。


珠海禾蟲哥


首先從食品安全說起吧,現在人都注重食品安全,加上這幾年來各種黑心商家搞出的食品安全的新聞太多了,大家對目前國內的很多食品的信任值都很低啊。所以你說是純食、無添加,大部分人是不相信的,除非本身就很信任你的人才會相信。

其次從銷售角度來說下,小作坊通常是規模小,資金也少,自然銷售渠道更是少,只能靠自身周邊的熟人圈子銷售,所以自然銷量不理想。目前如果真有手藝且酒也做得好,可以通過網絡擴大受眾面,通過自媒體進行一定的傳播。也可以和當地旅遊景點或其它人流量多的場所合作進行銷售,但要注意的是你的酒沒有QS所以不要在超市等上架銷售,但有人找你買你賣給他是沒問題的。

最後聊一下手工精釀能不能出安全的酒吧。看到有些評論說得好像只有大廠才靠得住一樣,這個本人不太同意。。如果只有大廠才可靠就不會出現前幾年白酒添加塑化劑的事件了!我是覺得如果你嚴格的科學的來釀製,那麼釀出安全的好酒那是必然的。小規模生產本身就更容易控制,只是因為監管麻煩稅收又少,所以目前國內是一刀切直接不允許大家小規模生產。所以也沒法出現像國外那樣能做出有個性的葡萄酒和精釀啤酒小廠家,只有一味的大廠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